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增强信仰信念信心

21.05.2021  19:10

   编者按

  5月13日,省委中心组学习会暨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召开,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增信的重要论述,以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为主要内容进行研讨。会上,中心组主要成员作了交流发言,中心组其他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现将会议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从党史中感受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

  王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百年党史,既要学习好党的辉煌成就篇,也要总结好党的风雨曲折路。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中回望来路、寻觅得失,对于锤炼奋斗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始终坚持斗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党始终坚持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党史昭示我们,新中国所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壮大的,要始终增强斗争本领,胸怀“两个大局”,以斗争精神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在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育先机、开新局。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党史昭示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实现了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党史昭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在思想建设上的集中体现,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个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做实事求是的表率,在求真上下功夫,在务实上见真章。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从筹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本质都是坚持和弘扬了党的群众路线。党史昭示我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始终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改进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始终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党史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学史悟思想以实干抓落实

信长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这段历史,思想启迪十分深刻。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取得顺利进展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青海各项工作中去,把青海的事情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青海各族群众满意。

   实事求是是精髓灵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历程表明,实事求是是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等的利器,是防止“左”和“右”的错误的法宝。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实践,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切实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是固本之要。 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也是一部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落实“三个坚定不移”重大要求和建设打造“四个地”重大任务,谋划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细化近期行动方案,着力在抓好项目投资、稳定工业运行、挖掘消费潜力、改善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改善民生福祉上有新作为,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青海贡献。

   艰苦奋斗精神要永远发扬。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历经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而都能挺过来,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党的作风好、党群关系好、全社会有凝聚力。我们要继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宝贵经验,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真抓实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持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独特优势

  多杰热旦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政治创造,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是把握大势适时提出。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都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适时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响亮的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政治主张,立刻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和衷心拥护。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 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治体制突出的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把握大势,适时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构想,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广泛协商讨论的基础上,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正式宣告建立。 三是巩固提升发展。 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多党合作事业,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作用日益显现。

  实践充分证明,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其基本内涵概括起来说,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其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第二,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第三,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这一政党制度,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以“四个必须”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

  吴晓军

  学习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必须坚定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体系。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制度,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

   二、必须赓续精神谱系。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独有的伟大精神谱系。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必须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发扬“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不断挖掘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三、必须把握发展机遇。 谁认识机遇早,谁顺应机遇快,谁就能掌握主动、赢得先机。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必须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找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使青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回旋空间、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纵深支点。着力建设和打造“四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活方式等各领域的全面、深刻、系统性变革,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四、必须增强风险意识。 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向着伟大复兴越走越近的时候,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越要有安全发展的战略定力。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实现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坚定不移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

  公保扎西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以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为原则目标,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开辟了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光明大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一、伟大实践开启了党的民族工作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民族平等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了中央民族访问团、民族识别、确立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极大地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融洽了民族关系,成功解决了前人从未处理过、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成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大创举,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

   二、认真汲取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宝贵经验。 探索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尤须铭记。放眼世界,我国的民族工作做得最成功、经验最宝贵,这是我们开拓前进、开创新局的重要法宝。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把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的人心防线筑得坚而又坚、实而又实;要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全面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维护各民族团结进步、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织。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汲取历史经验、积极开拓进取,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路径,创新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方式,创新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创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载体,创新加强民族工作的保障,全力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书写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党的优良作风是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滕佳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回顾这一时期,可以说党的优良作风是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一、伟大成就的取得在于坚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

  这一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用不长的时间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离不开党和人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学习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就要汲取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二、伟大成就的取得在于坚持求真务实优良作风

  这一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实现“三大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等,这离不开党和人民坚持求真务实优良作风。学习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就要汲取和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踏踏实实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好。

   三、伟大成就的取得在于坚持依靠人民优良作风

  这一时期,我们党通过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离不开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优良作风。学习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就要汲取和发扬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和作风,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四、伟大成就的取得在于坚持自我革命优良作风

  这一时期曾出现严重曲折,但我们通过纠正错误实现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这离不开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优良作风。学习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就要汲取和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和作风,坚决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现象作斗争,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中汲取奋发前行的磅礴力量

  李杰翔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段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的艰难历程,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过严重挫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深刻教训。我们必须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固本培元、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持续固本培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是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不断筑牢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源和本,不断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二、客观分析评价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坚持正本清源。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我们要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三、在新时代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坚持守正创新。 我们要继续保持彻底的革命精神,同一切弱化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继承和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坚持和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

  王宇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鲜明阐释了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组织工作在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但由于这一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出现错误,党的组织工作也经历了特殊的曲折发展历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曲折历程启示我们: 第一, 党的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没有脱离政治路线的组织路线,也没有脱离组织路线的政治路线;只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才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二,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紧紧围绕正确的政治路线谋思路、定措施,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抓落实,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服务党的政治路线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第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组织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党的领导缺失缺位,党的组织事业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四,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一次次反躬自省、纠错革弊中实现自我革新和淬炼提升。

  学史明志,知史励行。迈上新征程,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牢牢把握组织工作的正确方向、基本思路、重点任务、主要举措、方法路径,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质量和水平。

   把握历史趋势遵循发展规律以高质量党办工作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于丛乐

   从历程角度讲,虽然革命建设有曲折,但实现前进上升是历史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与前进相伴的是曲折。在曲折中实现上升,得益于我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看任何问题、作任何决策、抓任何工作都要常怀“国之大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不变应对时势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信心、有底气在民族复兴征程中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从结果角度看,虽然艰辛探索有失误,但取得巨大成就是不争事实

  探索的历程充满艰辛,前进的道路伴有曲折,虽然有路线制定中的相对“左倾”、革命建设中的暂时徘徊、治国理政中的阶段性失误,但是这一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夯实稳固的,取得的建设成就是积极巨大的。在失误中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主观符合客观、把握了革命建设的规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领袖思想,把握发展规律性、保持政策稳定性、激发群众创造性,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同各族干部群众一道续写青海篇章,为全国发展作出青海贡献。

   从现实角度说,虽然服务保障有压力,但勇于担当作为是职责所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是青海新发展阶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在省委领导下,主动承担压力,持续增强动力,积极凝聚合力,推动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办工作的主题主线。要把好政治方向,当好风向标、把关人,在办文、办会、办事中体现党办的政治价值。要做好服务保障,当好智囊团、参谋部,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要抓好贯彻落实,当好催化剂、监督员,全线贯通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以史为鉴悟思想凝心聚力谱新篇

  马吉孝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五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飞跃,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主要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建设时期,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群团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组织广大劳动群众紧紧围绕推进“一优两高”、守护地球“第三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建设“五个示范省”建功立业。

  新中国建设年代,是困难重重、艰苦奋斗的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精神昂扬的年代,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创业精神和时代精神。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引导广大劳动群众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创业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青海精神,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创造性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开创未来。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訚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党锤炼、培育、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艰苦奋斗精神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学习回顾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就是要科学把握、深刻领悟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厚意蕴,不断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引领我们以必胜的信念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强化忧患意识。 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就难以自立自强、发展进步和兴旺发达。政法机关要赓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从经验和教训正反两方面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树立大历史观,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和斗争准备,守护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勇于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持之以恒永葆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保证。政法机关必须始终把“三个绝对”作为第一政治要求,要以正在开展的教育整顿为契机,坚持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毒,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永远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创造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在政法工作实践中,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政法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陈瑞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重温这段历史深刻感受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的思想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来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思想成果,其中许多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进行的全面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打下了一定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出现的曲折失误,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要客观对待和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物质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断继承和发扬热爱青海的光荣传统

  刘格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省军区及前身1军参与解放青海、保卫青海、建设青海,用牺牲奉献诠释了人民军队宗旨,用青春热血谱写了报效国家、建设青海的壮丽诗篇,生动唱响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高原赞歌。

   热爱青海就要始终强化宗旨意识。 解放初期的青海,满目疮痍、百废待兴。1军及省军区在建党建政、剿匪平叛的同时,抽调大批指战员投入生产建设,很快就稳定了社会、发展了生产,让贫苦的农牧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感悟这段历史,我们必须坚定人民立场,真正搞清“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深刻认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规律没有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确保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热爱青海就要持续巩固军地团结。 当好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是我军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省军区官兵视人民为亲人、把青海当故乡,始终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战一线反恐维稳、进灾区抢险救灾、上高原送医治病、入寺院联建联管、促团结解难帮困,有效发挥了“三队”作用。感悟这段历史,我们必须巩固新时期军政军民团结,以“六联建”活动为抓手,助力做好乡村振兴、帮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把人民军队爱民为民的形象根植到全省各族群众心中,不断谱写军民大团结的时代新篇。

   热爱青海就要不断端正价值追求。 军人就意味着牺牲奉献。解放青海时期,1军剿马匪、平残余,近3000名官兵壮烈牺牲;建设青海时期,省军区历代官兵用青春丈量雪山的高度,用奉献书写人生的境界,先后有196名英烈长眠雪域高原。感悟这段历史,我们必须进一步端正价值追求,大力弘扬“老高原”精神和“新青海”精神,热爱军营、扎根高原、建功青海,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用牺牲守护生命、用奉献托起安康,甘愿为人民贡献一切、牺牲一切,始终汇聚起发展前行的不竭力量。

   传承发扬宝贵精神勇担使命砥砺奋进

  王黎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激励鼓舞我们筑牢信仰之基、砥砺政治品格、汲取信仰力量,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为青海“十四五”开局起步贡献力量,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

   感悟党史伟力,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要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青海广大农牧民群众,走出民生凋敝、经济萧条、蛮荒落后的半封建半农奴制社会,走向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新时代伟大的力量,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中吸取经验,不断提高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大是大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政治判断力,切实强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领悟力,始终坚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政治执行力。

   弘扬伟大精神,敢挑重担履职为民。 要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传承弘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三线建设精神、青藏高原精神和尕布龙赤子精神,始终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崇高信念,扎根高原、艰苦奋斗,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为企业和企业家排忧解难、真诚服务,着力破解工业经济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发展关联度低、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等瓶颈制约,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铭记历史启示,勇担使命砥砺奋进。 要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汲取精神动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正视我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有效破解省属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境、深化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精准施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持续高质量筹办好“青洽会”,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把握规律本质用好经验启示

  张光荣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发展。这段时期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刻启示。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党和国家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同我们党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息息相关。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阶段特征、保持战略定力,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必须坚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群众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热情。历史证明,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更加广泛的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人民当家作主铭刻在新时代的奋进历程上。

   第三,必须坚定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事实充分证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今天,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四,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勇于正视错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可贵品质、伟大之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更为复杂艰巨的风险、挑战与考验,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不断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马伟

   一、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胜利完成了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展了各项建设事业,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二、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基本制度基础。这一时期,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在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成果。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经验。 历史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生产关系的变动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能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矛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有效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持续完善生产关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

   认真学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史做好“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人

  尼玛卓玛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奋力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启了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这一时期,在广袤的青海大地上,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青海大地上、谱写在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接受教育洗礼,做好“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人。

   一、要做对党忠诚的传承人。 对党无比忠诚的信念是完成“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最重要精神力量保证。对党的忠诚源于对信仰的坚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要做无私奉献的传承人。 “两弹一星”的研制史,既是奋斗史,也是奉献史。党员干部要强化奉献精神,培养乐于奉献的胸怀,培养为党为国为民的高尚节操,塑造无私奉献的品格,始终将党、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作为最高追求,以实际行动体现爱党之情、报国之志、为民之心。

   三、要做砥砺奋斗的传承人。 与研制“两弹一星”的时代相比,艰苦奋斗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党员干部要付出艰辛努力,接续奋斗,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要筑牢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做好“中华水塔”的守护人。

   四、要做自强自信的传承人。 自强自信是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员干部要感悟思想伟力,深入理解把握领袖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要感悟伟大成就,深刻认识党对国家民族的伟大贡献,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感悟力量,在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实施、建设“五个示范省”的新征程中,彰显党员担当、履行党员责任,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1]  [2]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
规上工业80.9%贡献率来自西宁——全省经济半年报之七
  2021年上半年,西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人民政府
在实践中展示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重在行动,人民政府
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召开 多杰热旦出席并讲话
  8月6日,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召开,人民政府
着眼民生福祉 致力民生改善——全省经济半年报之六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