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尔吉:一个与宗喀巴有着血脉之缘的村庄

20.09.2016  04:40

  苏尔吉佛堂

  青海新闻网讯 湟中,自古藏语称“宗喀地区”。在湟中,许多村庄的故事中或多或少的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村庄能像苏尔吉村那样,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诉述和传承他的丰功伟绩,因为其间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脉之情。

  “八龙山”下苏尔吉村

  苏尔吉村位于青海省东部,距西宁市24公里,平均海拔2651米,隶属于湟中县共和镇,距离镇政府所在地以北2公里。前营沟是一条季节性较强的河流,它发源于石沟门,在自南向北行进几十公里后最终进入湟水河,在这过程中留下了肥沃土地的同时,也将沟内十几个村庄串联起来,而苏尔吉村就是其中之一。

  苏尔吉村的地理位置相当特别,前营沟和两侧的山岭,将苏尔吉村构成典型的“两山夹一沟”的峡谷地形。东西两侧的山岭上沟壑众多,且沟壑都自东西两侧汇入村庄中心的前营沟,众多的沟壑同时将东西两侧的山岭切割成八座山丘,并以前营沟为对称轴将这八座山丘分为东西两侧各四座。因这些山丘名称中均带有“隆”或“龙”字,(东部山丘自北向南依次分别是:月龙、龙洼、下斜龙和上斜龙,西部山丘自北向南依次分别是:扎龙、尼隆、下角龙和上角龙。)因此,人们习惯将两侧的山岭合称为“八龙山”,而“八龙山”下的苏尔吉村也被称为“八龙庄”。

  前营沟不仅是东西两侧山岭的对称轴,同时也是村庄的对称轴,它将苏尔吉村的六个社平均分布两侧。前营沟东部自北向南依次分别是五社、三社和六社,前营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分别是一社、二社和四社。二社和三社分别被称为前营和后营,是苏尔吉村的中心位置,这两个社不仅是村庄人口最多的,而且还是村庄公共空间分布最为集中的。

  佛堂诉说村庄历史

  在苏尔吉村一直流传着“苏家占根,刘家开垦”的说法。苏尔吉村古称“苏仓”,据说在明代之前,宗喀巴母亲族里人初到此地,过着游牧生活。明初一户刘姓汉族人家的到来,改变了这里传统的生活方式,从此,宗喀巴母亲等族人在苏尔吉村定居下来,开始围墙建房、开垦土地,过上了农耕生活。因此,苏尔吉苏氏自称为宗喀巴母亲的“娘家人”,宗喀巴母亲香萨阿切姐姐的后裔。

  苏尔吉村的巷道众多,名称也极具特色。多数街巷根据山岭的名称命名,比如在尼隆岭脚下的巷道为尼隆路、通往前营的路为前营巷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宗喀路,这条路是途经苏尔吉佛堂的必经之路。这种以道路名称命名的方法让后辈铭记苏尔吉历史的方法,让我们对苏尔吉人肃然起敬。

  从村子的主巷进入宗喀路行进大约300米,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旧黄土干打垒高墙院落,这是典型的河湟地区庄廓院落。两扇藏式木板门,大门旁边有一通石碑,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4月12日立的“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镌刻着“宗喀巴大师母亲故居及佛堂”字样。

  苏尔吉佛堂亦称“苏家佛堂”,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在西藏甘丹寺圆寂后,苏尔吉苏氏家族人从西藏将宗喀巴大师生前衣物、用品、经卷等物带回,于本村修佛堂3间供奉。塔尔寺建成后,曾在原有佛堂基础上由塔尔寺出资扩建宗喀巴大师佛堂。原有建筑为一四合院,佛堂系二层木楼,上下各3间,坐西向东,与塔尔寺相望,内供塔尔寺所赠宗喀巴大师馏金小铜像1尊,另建有厢房10余间。由于与宗喀巴大师的上述特殊关系,该佛堂在历史上颇负盛名,不仅是当地群众的重要活动场所,而且还吸引着大批其他地方的朝拜者。

  苏尔吉佛堂石碑

  进入院子,西面一座二层木楼矗立在眼前,就是古老的“宗喀巴大师母亲故居及佛堂”。木楼顶端熠熠生辉的宝瓶铜饰、木楼二层迎风飘扬的经幡、风马,以及桑炉里一阵阵飘散的柏香味昭示着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氛围。

  从小楼左侧的木质楼梯往上爬,低头穿过二楼方孔楼梯口,来到二楼走廊,只见檐椽、板壁、地板,花格木窗,走廊扶墙均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装饰,木质为本色,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出暗红色。从半人高的木质扶墙望过去,整个院子一览无余,东墙边栽植着几棵粗壮的菩提树,几丛茂盛的紫丁香,整个院子显得古老、质朴,又不乏人文气息。

  美食传承百年情怀

  苏尔吉人对宗喀巴大师的敬重之情除了佛堂之外,还表现在生活中的美食上。油炸面食是苏尔吉人的钟爱,在各种宴席上都少不了“狗浇尿”和“翻跟头”的身影。

  “狗浇尿”,用菜籽油煎的薄饼,又称狗浇尿油饼,是河湟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面食。苏尔吉的“狗浇尿”分为只有一点酵面的“半死面”和不加酵面的“死面”两种。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擀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菜籽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拧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擀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菜籽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火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烧一圈青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50年代以前,当地民居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菜籽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苏尔吉村全景

  “翻跟头”是青海的民俗食品,是一种两头翻出中间切缝的油炸面食。将酵面擀薄,切成约1寸宽、3寸长的面条;从中间切一道缝不出两头,再将两头从中缝翻出,投入沸油炸5分钟左右即成,因其干黄薄脆、适口易存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

  苏尔吉村的“翻跟头”因外形酷似莲花,在河湟地区独树一帜。制作这种莲花状的“翻跟头”,秘诀在于制作过程中的“翻花”,而“翻花”也是制作“翻跟头”最繁琐的步骤。虽然过程繁琐,但是苏尔吉妇女在制作过程中却乐此不疲,因为在她们看来,这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据传说,宗喀巴大师在去往西藏求学之时,香萨阿切思儿心切,便炸制“翻跟头”捎给宗喀巴,一来让孩子吃到母亲亲手做的食物后不要想家,二来好让孩子早日求得佛法归乡,于是别出心裁的将“翻跟头”制作成莲花状。

  如今,随着信息业的快速发展,莲花状的“翻跟头”已被越来也多的人熟知,众多食客纷纷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饱眼福和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