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遏制草原恶化 局部呈现好转态势 ——我省综合施策草原生态保护成效凸显(上)

09.06.2017  10:43

  长期以来,我省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政策,通过农牧部门多策并举,扎实推进,全省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好转趋势,表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多年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草原载畜压力指数明显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多措并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入快车道

  “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大规模开展休牧封育和草原生态治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草原重大生态工程投资80亿元。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入快车道,成为历史上政策投入最多,建设力度最大,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退牧还草工程。2011年以来,共投资46.39亿元,建设休牧围栏39万公顷,划区轮牧围栏302.4万公顷,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原2万公顷,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2.17万公顷、畜棚8.05万栋。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2005年至2012年实施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一期工程,2013年启动实施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十二五”期间,共下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资27.95亿元。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原44.43万公顷,防治草原鼠害334万公顷,建设暖棚27352栋,贮草棚109.41万平方米。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2008年开始实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十二五”期间,共下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资3.35亿元,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原6.72万公顷、沙化草原3.65万公顷,防治草原鼠虫害5.58万公顷、草原毒草7万公顷。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开始实施了《青海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已下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资2.31亿元,治理黑土型退化草原0.57万公顷、沙化草原0.13万公顷,防治草原鼠虫害56.37万公顷,建设牲畜暖棚25.8万平方米,贮草棚7.96万平方米,为2.88万农牧户配置了太阳能电池、太阳灶等新能源设施。

  从2011年开始,我省全面落实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年落实补奖资金19.46亿元;2016年开始落实新一轮补奖政策,年落实补奖资金24.13亿元。6年来全省已累计落实补奖及绩效资金132.77亿元。对0.16亿公顷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实施禁牧补助,对0.15亿公顷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按照公平、公正和普惠原则,实行了差别化禁牧补助;到2016年全省草原生态管护员总数达到22517个,初步建立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原生态补奖绩效管理试点。从去年开始,已在全省开展绩效考核。

  从2008年开始,我省探索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到2014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从体制、机制上初步闯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实现了从“生产功能为主”到“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理念创新,从“散户为主的小农经济”到“合作股份制为主”的经营方式创新,从草原畜牧业到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推动了草原传统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举措得力,形成独具青海特色、特点的方法措施

  经过多年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我省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具青海特色、特点突出的方法措施。

  ——草原生态保护上升到全省战略。省委、省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重要的战略地位,并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扎扎实实抓好保护生态环境”等系列指示精神,提出了“四个转变”新思路,从全局的高度赋予了草原生态保护新任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制度、实践深度和推进力度前所未有。

  ——注重坚持立足实际,分类施策。充分征求牧民群众、各界人士、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形成了“坚持以草场承包为基础,以户为基本建设单位,以草畜平衡为前提,以恢复草地植被、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工程实施思路。三江源地区以草地生态优先,保护和建设并举,走生态畜牧业的路子;环青海湖牧区以草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并重,发展高效畜牧业;柴达木地区和东部农区,依靠农牧交错的有利条件,推进草畜联动、循环发展。

  ——突出发展草业产业化。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了饲草料生产、加工、储备体系,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加工为主、牧户种植为辅东西联动、农牧结合的草产业格局,形成了“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牧户”等多种发展模式。2016年在多灾易灾的5州17县初步建立了省、州、县、乡、村五级防灾抗灾饲草料贮备体系。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修订完善了《青海省实施〈草原法〉办法》,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结合草牧业试验试点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原承包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规范化草原流转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纠纷仲裁体制机制和草原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结合草牧业和粮改饲试点,探索了多种方式的“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新型草牧业发展模式。

  ——坚持“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将涉牧政策捆绑实施,坚持以生态畜牧业为目标,以草原补奖机制为手段,以游牧民定居工程为保障,以饲草料产业为基础,“四位一体”有机结合,整体推进,综合施策,不仅提高了政策执行效率,提升畜牧业转型发展和草原保护水平,而且使牧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强化草原监测监管。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工作的意见》、《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绩效评价办法》、《青海省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工程草原监测项目和农业部草原监测等项目,从2005年开展监测,监测样地数量从300个增加到目前的694个,固定牧户调查400户,覆盖全省所有草原类。结合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建立了牧户信息与草原管理相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强化资金发放、牲畜核减、承包草原变化等的监管力度。(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