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林业部门积极开展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研究 为推动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01.08.2016  19:02

    近日,省林业厅会同青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情况调研,加快当归、黄芪种植技术规程编制,确立地方标准,为推动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调研工作从7月初开始,结合我省野生植物新品种发掘和地道药材驯化技术研究和青藏高原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研成果,利用了1个月的时间分赴西宁三县、海东市互助县等地,通过走访农户(企业)、现场查看、比对分析、观测记录等形式,调查面积达2万余亩,初步查清了黄芪、当归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掌握了栽植黄芪、当归对气候、土壤、养分的基本条件,了解了各生长发育阶段和采收成熟药材时对技术措施的要求等。

据了解,我省中藏药材资源丰富,在全国普查的363个重点药物品种中,我省共有151种,其中植物类药131种,蕴藏量1.03亿公斤,特色优势明显,是我国道地中药材产地之一。

    根据调查情况,省林业厅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制定措施,服务农户。一是尽快编制出台《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和《黄芪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分发各种植区,为指导生产提供服务。二是争取项目支持,开展我省道地中药材良种壮苗选育技术研究,建立一定规模当归、黄芪良种繁育和优质壮苗培育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壮苗和生产技术服务。三是联合科研单位和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分级及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和《黄芪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初稿已近完成,近期将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和分送相关单位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