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话暗语:旧时商业秘事

20.10.2014  13:21
核心提示:   所谓“行话”,就是某个行业内部使用的术语,出于保密考虑,行话很难为外行听懂。旧时,老西宁的商人中间就流行着这样一些行话,如今,这些行话大多已不为人知。   10月15日

 

  所谓“行话”,就是某个行业内部使用的术语,出于保密考虑,行话很难为外行听懂。旧时,老西宁的商人中间就流行着这样一些行话,如今,这些行话大多已不为人知。

  10月15日,记者拜访了老西宁人巢生祥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巢生祥先生的父亲曾贩过青油、开过粮行,幼年的巢生祥就跟在父亲身边,看父亲做生意,因此,巢生祥对老西宁商业行话也有些了解。

  行话里的秘密

  说起老西宁商业行话,巢生祥先生首先就想到了捏价、言子。

  捏价,就是两人在袖筒里通过捏手指商量价钱,比如,1是捏食指,2是捏食指加中指,3是捏食指、中指加无名指,4是捏食指、中指加无名指、小指,5是捏大拇指,依此类推。

  言子指的是某些行业内部使用的表示数字的特殊暗语。1为“建”,2为“丑”,3为“仓”,4为“虚”,5为“破”,6为“闹”,7为“条”,8为“可”,9为“稍”。如果说“丑条闹仓建”,指的就是27631。

  使用捏价和言子较多的行业要属青皮行,青皮行就是卖水果的行业。青皮行中的果子店是批发水果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水果批发市场,不过,果子店除了买卖水果外,还可以住宿、吃饭、喂养牲口,以方便远道而来的客商。那时,商人们交易水果的地方都是露天的,清早,批发商们把水果拉到果子店,早有等候在那儿的零售商一拥而上,挑选自己满意的水果。如果挑到了自己满意的商品,商人们就会抓紧牲口驮子或毡包,这就表示:这些货我要了。凡是被人抓着的商品就是有主的,别人就不能再问价了,因此,人们也把青皮行叫做霸王行。抓好了货物就要和卖家议价了,他们议价的时候在袖筒里捏价。捏好价钱后,要是有别的零售商来询问价钱,他们就会用言子来答复,不过这种答复大多是不准的,真正的价钱只有货主和买货的人自己清楚。

  除了青皮行,骡马行也喜欢用捏价和言子。骡马行也就是买卖牲口的行当。

  “这两个行当使用捏价和言子,我想是因为他们交易货物的地点都是露天的,人多口杂,为了保守商业秘密,所以使用暗语。”巢生祥先生说。

  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懂得这些行话,不过他们买了水果不自己去零卖,而是送到专门贩卖水果的果子铺去,再和果子铺的老板用“言子”议价,一般是每百斤加上两成的利润。

  收账有时间

  旧时,商家做买卖可以赊账,但到了一定的日子,卖家就会去跟买家收账,这个收账的日子就是标期,两方结清账目叫做过标。

  “我记得那个时候,西宁的标期是每月农历的21日,湟源的是19日,贵德的是18日,兰州是23日……”巢生祥先生回忆,“每个地方的标期都不一样是为了大家收账方便。一般湟源、贵德的商人都会来西宁进货,西宁商人要去兰州进货,那么湟源的商人进了货返回湟源卖了货,再把钱收回来,就要比西宁早几天,这样他收了账,才能还上西宁商人的账,依此类推,这样制定收账时间也是有依据的。不过有时遇到了物价波动,这样定的标期也会引起纠纷。”

  裁皮账里的货款两清

  旧时,老西宁的商家把一些零星的账目记在一种叫“裁皮(青海方言,音)”的东西上,所以这种账也叫裁皮账。

  “裁皮,是以前抽水烟时用的引火的东西。这种东西由挑着担子的小贩在街上叫卖,买来的时候是一张张摞在一起的薄木片,每张大约一尺长、半尺宽。因旧时的店铺中都备着灯盏、水烟、裁皮罐子招待客人,裁皮也是每个店铺必买的东西。裁皮和纸张很像,用来记账后,又可以用指甲裁成细条点水烟,店铺的记账先生就把零星的账目记在上面,等客人结了账,就当着客人的面把裁皮用指甲裁成细条,表示账目结清两不相欠。”巢生祥先生说。

  运货也要“礼让三先”

  “上坡让下坡,轻驮子让重驮子”是流行在老西宁脚户中的行话。脚户就是赶着牲口为别人运输货物的商户。

  “旧时,从西宁到兰州,脚户走得快的话要6天时间,途中要经过一处叫鹦哥峡的地方,那个地方特别险要,只能容一人一骑通过,所以脚户们每到那个地方就会遵循‘上坡让下坡,轻驮子让重驮子’这个原则,这样才能平安通过。”巢生祥说。

  另外,脚户在牲口的脖子上都要拴上一个铜铃铛,这个铃铛叫做“响子”。走起路来响成一片。

  “估计,这也是为了行路方面,在险要路段提醒别人‘运货物的脚户们来了’,请早作准备、让让路。”巢生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