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三乡工程”显现活力与动能

17.11.2022  08:25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返乡能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有资金、技术,还有现代化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西宁市湟中区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感慨到。

  2021年,玉拉村育苗中心引进了11名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出34种草莓品种,并研发出了一些适合青海地区栽种的反季节草莓品种,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收致富。还先后培训技术能手300余名,每年有60位村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

  “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是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西宁市自2021年3月启动实施“三乡工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各项工作迅速破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探索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进程中,“三乡工程”已经展示出巨大的潜能与空间、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作为西宁市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载体和有效抓手,已然成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一张美好而亮丽的“名片”。

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服务。摄影:潘玲

  扮靓高原美丽乡村

  2021年3月,西宁市委市政府做出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全市深入实施“三乡工程”的重大决定并细化出台支持“三乡工程”的30条具体措施,建立“三乡工程”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对推进“三乡工程”做出全面安排部署。各区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三乡工程”工作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并迅速加以实施。

  为厚植市民下乡基础,西宁着力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遵循乡村建设发展规律,围绕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目标,以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推动水利、公路、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外修颜值、内修气质,努力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八里村、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村庄规划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同时不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11项,清理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2万余吨,192个村基本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新一轮农村厕所革命改厕10240个。

  湟中区涌现出许多田园美、生活美、和谐美、群众美、风情美的“网红村”,如田家寨村从昔日荒滩地变为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市民下乡。

能人在农村大显身手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摄影:潘玲

  激活要素资源

  “不用跑很远就能住到有特色的民宿,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日月山下二十四庄廓’!”西宁市民姚女士表示。

  保护好传统村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原生态,绝不能大拆大建,绝不允许对环境造成污染。坚持衬托地域特征、传承历史文化、保留民俗底蕴、融合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这是西宁市指导“三乡工程”有序推进遵循的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建设理念。

  “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样式、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湟中西纳川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大通朔北藏族乡窎沟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湟源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出,湟中区云谷川“印象小镇”、湟源县河湟民宿“日月山下二十四庄廓”、大通县“十里塘坊”等特色品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更多的市民下乡。

  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在“三乡工程”中,西宁市激活要素资源,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数据显示,目前西宁高原特色冷凉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1.8万公顷,建成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195个,畜禽规模化养殖场299家;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7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带动农户22万户;创建“河湟田源”区域公用品牌,农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4个;全力推进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提质升级,申报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10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工坊、基地10个。

  同时,多措并举筑巢引凤,积极促进能人回乡创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农科院、青海大学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面融入青海省农业科研创新联盟。选派1000余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服务,构建“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建成西宁蔬菜科技园等一批区域性试验示范基地,吸引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三乡工程”。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2400余名,带领6万余名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发挥了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作用。

企业建起乡村旅游基地吸引市民下乡。摄影:潘玲

  聚力助推乡村振兴

  在实施“三乡工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乡村有什么?”“应该怎么去?”“去了干什么?”这是许多市民的疑问,乡村旅游相关信息发布不充分、选择性不强,反映出“数字乡村”建设特别是旅游网上咨询服务需尽快完善。

  “乡村有什么”“去了能干什么”“乡村能够提供什么”等问题,这反映出乡村组织“一站式”为能人服务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投资乡村有哪些准入条件?”“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长远发展能否稳定持续?”企业兴乡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用市场规律,破解不解、难解问题,做可行之事、创新之事,助推乡村振兴。

  持续吸引市民下乡消费方面,西宁市确定要以提升乡土生活体验为目标,实现城乡互联互补,促进农村进一步“活”起来。

  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上做文章,以满足市民远离喧嚣、返璞归真的情感需求为导向,将乡愁村韵物化、活化、产品化,培育发展“乡愁产业”。努力打造乡村记忆工程,形成一批富有高原地域特色和“河湟”文化底蕴的“乡村群”,传承历史文化记忆,吸引更多市民下乡。同时,提高乡村旅游运营水平,结合乡村地貌生态特点展示乡村风貌、挖掘乡村特色饮食、优化特色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开展踏青、赏花、休闲、冬季旅游等主题活动,利用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自媒体、直播带货等新媒体,引导市民到农村体验乡土风情、品尝特色美食、观赏乡村美景、购买土特产品等,满足市民下乡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多样化性需求。拓展帮扶工作内容,结合实际拓展居民家庭或亲朋对接农户家庭,市民家庭体验种植、养殖,通过租种、代种、代管、代养等形式,体验农业生产和收获,促进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

  为激发能人的乡愁情怀,吸引更多能人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反哺农村、振兴乡村,带动农民进一步“富”起来。西宁市将加快平台建设,打通各类人才回乡创业的绿色通道,全面掌握在外能人、已回乡能人和有意愿回乡能人的情况,对已签订协议的能人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跟踪包服机制和“三乡工程”政策兑现绿色通道,让符合条件的能人和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为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展拳脚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能人组织协调能力,为乡村投资兴业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尽快启动培养新业态领域技术人才和农村全领域本土人才,这类人才更能稳得住、接地气,也能真真正正为“三农”服务,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同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企业兴乡”联通着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能有力推动农业进一步“强”起来。因此,西宁市提出四条相关措施。

  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尽快建立村集体产权制度信息化平台并运营,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本土经营主体。

  二是优化乡村资源,盘活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满足规模企业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需求,为发展餐饮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流通、休闲观光旅游、农家乐民宿创意化等第三产业提供基础、制造商机。

  三是推动产业特色化融合化发展,结合村庄特色、资源禀赋,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居则居、宜游则游。

  四是推动村企共建,鼓励村集体(村级股份制专业合作社)与引进企业组建村级新型经营主体,将村集体土地、荒山和村民自有耕地、房屋的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为引进企业提供行政审批、土地流转、劳务派遣等协调服务,以股权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青海5乡村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