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过上数字化生活
青海新闻网讯 用手机就能买到商店里的面包,附近好吃好玩的打开手机就能了解,手机就是你的“购票助手”……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都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搞定。越来越多人惊呼:热衷信息消费,让西宁人真正过上了“数字化生活”。
新生活体验:生活快捷便利
1月7日一早,家住省城南山路的刘女士,要坐公交车上班,她打开“西宁公交”,实时路况信息一目了然。接着,她利用“云闪付”只花了1分钱就到了单位。她想起后天要带儿子去复诊,于是在手机上打开“小薇健康”完成了预约挂号。“移动信息化服务所带来的各种便捷,让越来越多的人正享受着步入信息消费时代的快捷便利。”刘女士说。
如今,带一部手机,就可以乘公交车、出租车,甚至可以像银行卡一样用于商业消费,而不必再为坐车没有一两元的零钱而尴尬——这实际上是绝大多数市民有关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最切身感受。
不仅如此,网友结伴驾车出游,更是信息化消费的另一种呈现。“网上组队的最大好处,是选择车友的范围宽。”市民姚立建是一名酷爱自驾游的车主,他说,以前,每逢节假日出外结伴基本是亲朋好友,但由于大家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近郊、有的喜欢远游……常常玩不到一起。“自从有了几个车迷群后,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根据兴趣自由组合了。现在,我们每次举办的活动基本上都有不同的网友参加。”姚立建说。
新商机扑来:传统消费方式改变
事实上,信息化发展给西宁人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出门逛街不用带多少现金,大小商户皆可刷卡;水费、电费、电话费无需排队,交费终端随处可见……不过,最明显的例证应该是我省冷链物流的飞速发展,带给消费者的“新鲜”体验。
“青海牛羊肉因纯天然、口感纯正备受食客欢迎。然而,由于过去青海冷链物流发展滞后,许多得天独厚的青海产品很难走出省门实现优质优价。多年来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负责人赵志祥说,为拓宽农畜产品销路,青海省自2016年开始加快农牧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电子商务在农牧区的应用范围。
“随着政府的配套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原电商特别是生鲜电商终于迎来了发展春天。不仅如此,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天南地北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到新鲜的青海牛羊肉。”赵志祥手里拿着厚厚一沓发货单说,最近,他们公司就往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发了10多吨牛羊肉。
新数据改变:数字化消费快速增长
信息化建设让我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246.26亿元,其中通信业收入40.8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收入46.9亿元、信息服务消费145.52亿元、信息终端消费13.04亿元。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我省已有29个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0个、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62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780个,建成京东西宁仓储配送中心,启动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试点,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全面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和信息体系建设,成功实施全国首条由政府主导、从产地到销售地(西宁-南京)农产品全程冷链示范项目。完成国家第三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任务,实现与国家平台的互联互通。搭建了青海省再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