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三举措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

25.10.2018  13:20
  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西宁市坚持服务型居家养老和托底性机构养老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发展服务业相结合,不断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养老服务格局已初见成效,全市养老事业全面协调稳步发展。   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西宁市坚持服务型居家养老和托底性机构养老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发展服务业相结合,不断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养老服务格局已初见成效,全市养老事业全面协调稳步发展。
  一是多策并举,引领服务业发展。为强化政府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责任意识、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热情,西宁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实施方案》,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等实施办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资助办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准入制度等政策文件,采取税费减免、床位补贴、运行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参与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
  二是“三化”并举,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将构建“老人喜爱、家庭接受、社会满意”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目标,以“养老服务社会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激活养老服务业。在加大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先后引进青海颐锦园健康养老城、久美藏药医养院、海湖新区老年公寓等7个建设项目,引资额达到12.4亿元。积极整合社会和社区(村)的各类服务资源,着力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100%的市区、87%的乡镇和63%的农村建设了为老服务中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逐步扩大。积极创新拓展居家养老智能化建设,加大“互联网+”养老应用。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成立了老人需求受理话务中心,为老人配备了“一键通”呼叫器,在日间照料中心运行“远程监管和照护系统”,实行24小时服务,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居家服务。大力发展养老护理、餐饮配送、家政服务、日间照料、老年旅游等多样化服务项目,积极培育品牌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升级,投资5900万元在200个村建设农村老年之家。
  三是建管并举,保障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把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纳入教育培训体系,在湟源牧校开设了养老护理专业,每年培训200多名专业学生。定期组织社工人才、医护专家到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展专业护理培训,提高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协调大中专院校、慈善组织、企事业等单位,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养老志愿服务,初步形成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立了高龄补贴及自然增长机制,连续四年提升补贴标准;积极落实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民办类养老机构床位补贴和老人护理补贴等政策,并对公办类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给予适当补助,养老服务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了政府购买服务评估评价及绩效考核指标,采取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对服务承接主体的合同履行、服务质量、对象体验、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评价和期中(终)考核等工作。加大督查力度,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运营情况和随机抽查的形式对服务情况进行全程的监管,营造安全、诚信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推动养老服务业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编  审:刁成秀 编 辑:郭文博 供 稿:李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