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九成患者县域内就诊

21.01.2016  10:30
  一边是大医院“一号难求”,一边是基层医院“无人问津”,传统的就医习惯让医疗机构和患者都有些尴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概念构筑起了我市医改的美好愿景。日前,记者从西宁市卫计委获悉,2015年西宁市9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目前已实现90%病人县域内就医的目标。
  据了解,2015年按照省、市综合医改工作部署,我市确定了突出“三医联动”,实施9项行动,落实36项措施的“3936”任务措施,全面推进综合医改工作,31项省级重点医改任务全面完成,8项重点改革任务超额完成。全市9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实现了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医的目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推广普及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工作,市级综合医院全部实现了手机微导诊、手机预约诊疗、手机缴费查询等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探索开展按病种分级诊疗和按病种(组)医保付费改革试点,完善了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机制,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立了双向转诊科和全程管理服务模式,将审核备案的176种非基本药物纳入“百姓药箱”,为社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的一体化家庭医疗卫生服务。全市三、二、一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上升6.36%和4.29%,呈现“一降二升”趋势。
  同时,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9.7%,全市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按规定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缓解了群众的就医负担,病有所医目标基本实现。全面推行基层家庭责任医生、家庭签约和家庭百姓药箱三家”服务模式。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乡居民家庭60.51万户,签约率为93.96%,药品零差让利患者2544.43万元,群众用药负担持续减轻,群众就医费用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