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28.04.2015  12:24

  进入冬季,西宁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以及休闲区域里跳锅庄、跳社火、唱贤孝、拉二胡的市民们热火朝天,在他们的脸上似乎看不到青海西宁冬季的寒冷。而这良好的文化氛围都是西宁近年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成果。

  西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西陲安宁”之意,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今有“中国夏都”的美誉,是天南海北的人们神往的地方。近几年,外地游客蜂拥而至,来到青海西宁后他们发现,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这里的蓝天白云、清爽宜人的气候,还有魅力四射的西宁文化。如今,当外地游客漫步在西宁街头时,会被浓浓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怡然自得的秧歌队、热情奔放的锅庄舞、时尚现代的健身操,还有街头小巷里吹拉弹唱的青海小调、山头上高亢嘹亮的“花儿”……西宁沈那遗址、青唐城遗址,展示着西宁灿烂的古代文明;唐卡、堆绣、彩陶、皮绣,彰显着西宁悠久的历史传承;青海“花儿”、塔尔寺藏艺三绝、民族歌舞,释放着西宁独有的地域魅力;丁香之城、中心广场、北山美丽园、海湖新区,体现着今天西宁时尚的个性;包容诚信、务实创新,彰显着西宁独特的文化自信。来到西宁,人们无不被这座城市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感染和吸引。

  深冬的午后,阳光明媚,只要你走上街头,但凡有街头广场的地方,都会有一队队舞者,他们不分年龄,舞得正酣。但凡有小游园的地方,总会有吹拉弹唱的曲艺队、激情洋溢的票友们,人们从他们充满喜悦的表情和充满活力的舞姿中,能品味出那份幸福与甜蜜。

  这些只是西宁百姓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而这一个个场景体现的是西宁的活力、表达的是西宁的文明、彰显的是西宁的魅力。这是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新时期在群众文化工作转型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出来的西宁文化模式,也是这几年西宁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及全市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创新带来的结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西宁,一座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的西部城市。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自汉魏建城以来的2000多年来,先民们就在西宁留下了众多的文化资源,在历史的更迭中,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宗教文化和多彩时尚的都市文化,共同构成了西宁独具特色、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在肥沃的地域文化土壤滋养下,西宁文化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多元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种节庆文化、广场文化以及季节性群众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厚重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缩影,更是这座城市参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群众文化的深厚基础,也就没有整个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力量。文化的发展不仅让市民得到精神享受,更让他们感受到改革的成果,同时文化也为社会和谐进步增添了新的力量,为城市精神的塑造赋予了文化内涵,群众文化在塑造城市精神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3年,西宁市正式取得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西宁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在西宁这样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巨大的潜力。于是,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围绕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以维护社区群众文化权益为主旨,以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为着力点,以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基础,以群众文化为抓手,以发展和规范民间文艺团队、扶持基层文化、加大文化品牌建设为主,以开创空间、创新形式,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为目的,闯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路子来。

  自开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西宁市结合加快文化强市战略部署,采取措施,加大投入,确定了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推进提升工程和夯实基础,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服务,实施“四项”系统工程等主要任务。以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为要求,完善一个网络,建设两个体系,实施三项工程,强化四级基础,开展五项共建,通过“强基础、广覆盖、高效能、出亮点、可持续、成示范”六步走,利用两年时间,根据西宁地域和人口结构特征,以及现阶段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性,探索形成符合西宁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自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来,西宁市在统筹基层文化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从群众文化需求出发,开展了一系列免费开放工作。市群艺馆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免费培训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填补了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的空白。派专业干部赴四区三县文化馆举办舞蹈、音乐、曲艺、时装、花儿等各类艺术培训,提高了全市群文干部及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仅提高了面向大众、面向基层文化的服务职能,也为繁荣西宁市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全市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了顺应形势、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覆盖面,市群艺馆探索新型服务途径,打造了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品牌和文化艺术服务类窗口——西宁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该中心旨在依托本市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有效的统筹整合,为社会各界搭建文化服务平台、策划文化活动、协调和组织演出活动,展现群众文化成果和地方文化特色,方便快捷地为广大市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切切实实地让老百姓感受到文化惠民、文化便民带来的好处。

   “百姓大舞台”:老百姓自己的舞台

  西宁市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前,经常会有一些场景令人难忘:雨天里,有人打着伞,津津有味地看着舞台上的节目;晴天里,人们完全忘记了高原毒辣的太阳……从只有几岁的孩子到80岁高龄老人,从土生土长的西宁人到外地游客;从能充分代表西宁地域文化的曲艺表演到炫动的现代歌舞,从普普通通的群众演员到国内当红的影视明星,无论是艳阳高照的晴天,还是小雨淅淅的阴天,“百姓大舞台”将全市群众文化工作推向一个巅峰——200多场演出,300多万人次参与,咨询报名参加演出的群众几近爆棚,这是西宁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传奇,也是西宁市群众文化将舞台搬到群众中去、将舞台交给群众的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功,更是西宁市“创建文化示范区,共筑活力幸福城”取得的关键突破。

  当然,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艰难的抉择,也曾有过彷徨和困惑。据西宁市文广局副局长米少军说,两年前设立“百姓大舞台”时,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年近200场的演出,节目源如何保证?经费从哪里来?有没有观众群体?即使有了节目、有了观众,又如何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将舞台设立在开阔的广场上,安全和秩序又如何保证?一连串的问题,一大堆的质疑声,让所有领导对要不要搞“百姓大舞台”肩负巨大压力。要是不搞,如何迈开新时期群众文化转型期实践的步伐?经过反复论证后,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将舞台放到百姓中,通过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百姓评的方式,自然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

  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百姓大舞台”在全市文艺工作者、各类艺术爱好者中引起极大反响。这个平台的出现让他们的激情得到了极好的抒发,才艺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广大百姓有了零距离接触文化艺术的平台。于是,源源不断的节目来了,一大批草根明星从中脱颖而出。经过“百姓大舞台”的再培养,不但舞台节目越来越丰富,而且档次也越来越高。更令人欣慰的是,百姓演、百姓看的形式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每次演出现场秩序井然有序,群众自发维护着秩序。两年来,大舞台培养了一大批稳定的粉丝,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都将自己的热情毫不吝啬地奉献给了大舞台。

  西宁的“百姓大舞台”位于西宁市中心广场西北角,舞台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炫”不过专业舞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舞台,却让整座城市行动起来、活了起来,全省学校、军营、农村、牧区、企业等各行各业都在为它而动。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依托广场台阶搭建起来的并不够专业的舞台,却在两年多时间里迅速成为西宁民族团结的舞台、青海各民族文化碰撞的舞台、展示西宁文化魅力的舞台、与周边省份文化交流的舞台,以及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舞台、西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展示舞台。

  多少年来,西宁的文化一直有些不够自信,但是通过“百姓大舞台”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文化优势,于是,西宁市带着满满的自信,有了“百姓大舞台”走出青海、走到周边省份甚至走向世界的雄心。他们牵头积极与周边省份联系建立“百姓大舞台”地区联盟,加强与外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引进高端艺术作品和别具地区特色的文艺演出形式,使夏季广场演出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百姓大舞台”的成功,让西宁市群众文化工作找到了一个方向,让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明白了群众真正需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证明,“百姓大舞台”是西宁市以惠民作为文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最好创新;是全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是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叫响地方文化品牌的基础,更是西宁市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非遗”项目在保护中得到发展

  近年来,西宁市群众艺术馆紧紧抓住青海地方曲艺这一民间文艺形式,积极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该馆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四个、省级“非遗”项目一个、市级“非遗”项目一个。针对这六个“非遗”项目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传承保护工作。

  据了解,该馆组建“非遗”项目演示队伍——青海地方曲艺研究社,他们在曲谱探索、唱词研究上有了较大突破,在巡演展演上有了较大成绩,足迹遍及我省海东、海北、海南、西宁等州、市以及四区三县各地区,演出地方曲艺专场近百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宁市群众艺术馆还建立“非遗”项目传承基地七个,尤其是西宁二十一中小调传承基地和大通县园林小学贤孝传承基地的建立,使“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走进校园,从学生抓起,促进了青海地方曲艺的传承发展。采取“请进来、走下去”等多形式、多渠道培养“非遗”保护业务干部和青海地方曲艺民间艺人,共举办“非遗”项目专业知识和演唱技能培训班30余期,参训人员1500余人次。培训工作大大提升了文化馆站业务干部的专业水平和民间艺人的演唱技能。

  在此基础上,该馆搜集整理“非遗”项目的传统曲目,正式出版发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丛书——《青海汉族民间小调》、《青海平弦唱腔选》等书籍,编发《青海地方曲艺演唱专辑》等演唱书籍。拍摄制作“青海平弦”、“青海汉族民间小调”、“西宁贤孝”等“非遗”项目经典唱段的演唱光碟。摄制国家级“非遗”项目电视专题片《弹唱中的河湟春秋》,这些书籍的出版和专题片的发行,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起到宣传、借鉴、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杜燕副馆长刘鹏)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