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在西宁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1.01.2016  10:30
  2015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总体平稳体现为主要指标稳、就业形势稳、民生投入稳、脱贫成效稳,稳中有进体现为对外开放有进、市场主体有进、金融服务有进、生态建设有进,稳中向好体现为产业结构向好、投资结构向好、深化改革向好、精神状态向好。
  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们市“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好的党中央、好的总书记,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学谋划、扎实推动,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奋进、接续奋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化解。
  做好2016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131”总体要求和“12315”总目标,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履职为民的坚定立场和价值取向,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在继续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开启“幸福西宁”建设的新征程。
  积极培育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体系,构建新的增长格局。
  中高速增长只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表面现象,实质上都是要通过新的路径、新的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很大,这其中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有阶段性、周期性因素,但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从经济增长的支撑和约束条件来看,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中矛盾凸显,原有的传统动力体系开始弱化,新的动力尚未真正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各方面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着力培育新动力,使新动力的增强超过传统动力的减弱,努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动力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构建新的增长格局。
  坚持扩大投资拉动。
  这是从需求侧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60%,是需求侧当之无愧的主动力。政府投资必须适应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性变化,在规模增长趋缓的约束下更好履行有限职能,投向上更加突出公共属性,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方式上更多发挥引导带动作用,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和运营,减少政府投资支出和资金筹措压力。更好发挥民间投资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和潜能。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创新项目收益和分配机制,使之在更大范围、更具实效地推广。
  坚持有效供给推动。
  这是从供给侧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总供给和有效供给“双不足”是西宁当前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突出制约。一方面,我们处在工业化、信息化中期阶段,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够,在总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将是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我市大部分工业品、农业品需要外购就是典型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处在市场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供给结构滞后于需求特征变化,在中观微观层面的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能匹配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留在西宁本地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我市相当数量群众省外消费、网络购物就是典型现象。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西宁就会面临着既“吃不饱”、又“吃不好”的双重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长个头、强体质。需求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短期政策,不能长期化,从需求侧的短期动力转向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供给侧的“三大发动机”是根本动力转换,体现了经济回归增长本质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投资和消费行为背后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心理,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这是从科技和人才投入、资源配置方面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经过多年的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后,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生产要素供需形势发生趋势性变化、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迫切要求从提高要素生产率中挖掘新动力,以有效对冲要素供需变化。当前,我市企业创新资源分散,政府支持创新的点多但系统性不强,创新人才严重短缺,创新资源配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我们要加强统筹引导,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效协同,激发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升的潜力,为市场推动供需协同升级提供支持。一是要释放创新主体潜力。二是要释放创新成果转化潜力。三是要释放创新人才潜力。四是要释放创新政策潜力。
  坚持改革开放带动。
  这是从体制机制和内外环境等方面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要素成本的上升是刚性的,一个地区只要在发展,工资、地价等必然水涨船高,这是不可逆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完全“”住这些要素价格,而是要在遏制其过快增长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其他成本来进行“对冲”,实现全社会生产成本的总体稳定。靠什么“对冲”,就是要靠大幅降低制度成本,这既包括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制度成本,也包括市场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制度成本。下一步,我们要统筹安排重点领域改革的时序,强化相关领域改革之间的组合效应,特别是在继续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放活、管好、服务三管齐下的基础上,在行政事务、市场活动、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推进降低制度成本的工作,大幅降低企业成本。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西宁存在后发劣势;但在降低制度成本方面,因为我们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制度固化的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制度与利益之间的关联还不深,可以说有后发优势,完全有条件成为全国制度性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这是我们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同时,我市在扩大开放上有历史渊源、有区位优势、有市场纵深,要坚持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以向东开放为前提,以对内开放为基础,着力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协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着力培育增长点。
  对西宁来说,增长点大量存在、潜力巨大。比如,从农村看,住房条件普遍改善,但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严重不足。从城市看,高楼林立,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管理不足,地下设施老化,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任务艰巨,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承载能力、完善服务功能、实现互联互通。从产业看,传统产业亟待改造升级,需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积极落实“百项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向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偏小,需要积极落实“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在服务业方面,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健康养老需求快速增长,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旅游、金融已成为支柱产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产业充满活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已成为必然。从对外开放看,需要促进内贸与外贸、规模与结构、线上与线下、展会与产业、阵地与通道联动,建设藏毯绒纺产业、特色生物制品加工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国(西宁)国际清真产业园等外向型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县域经济看,需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对县域的园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特色化、集聚化、优势化上下功夫,在延伸、拓展上求突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从生态保护看,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还很不到位,需要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挖掘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容量。总之,我们至少可以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健康产业、外向型产业、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等方面培育增长点,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着力打造增长极。
  立足于经济增长点,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一是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重点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省级高新区科技产业、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二是打造多巴城市副中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建设生态新城。三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甘河有色(黑色)金属延伸加工和特色化工产业集群、南川锂电和藏毯绒纺产业集群。
  着力拓展增长带。
  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拓展形成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一是拓展形成宁大(西宁-大通)北川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带,打造西宁-大通沿北川河发展的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综合保税、科技服务、创新创业集聚、城市综合体等为一体的千亿元综合产业经济带。二是拓展形成多沙(多巴-沙塘川)沿湟现代服务业经济带,打造多巴-沙塘川沿湟水河流域城市主轴风情线的千亿元现代服务业经济带。三是拓展形成鲁多-西塔(甘河-鲁沙尔-南川)沿线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打造环甘河-鲁沙尔-南川公路沿线有色(黑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藏毯绒纺、文化旅游、会展业等为一体的千亿元“U”型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
  坚持供需两端发力,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经济持续增长,本身就是供给与需求结构相衔接的协调升级过程,比如,投资既是本期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以后时期供给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构性改革实质上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目标是实现长期均衡可持续增长,途径是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是实施减少资源有效配置障碍的政策措施。我们要从供需两侧协同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着力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对西宁来说,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拉动作用。要调整优化投资特别是公共投资结构,围绕补短板、保民生、强基础、增后劲,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围绕“早投晚投早晚都要投”的重要领域,投向涉及公众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产品领域和外部性比较明显的领域,向需求侧延伸,向消费领域延伸,向农村贫困地区延伸,更多投向科教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住房保障、生态环保、交通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要抓紧对各级干部进行项目工作能力培训,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提高审核效率。二是要继续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大力实施六大领域消费工程,着力发展“老幼”两端消费,鼓励旅游消费,稳住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扩大信息消费,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沿着“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品”的次序不断升级。要加强社保、医疗、教育等配套改革,增加公共消费支出,减少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以社会消费带动居民消费,从而扩大全社会的消费需求。要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现期消费能力。三是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施优进优出,着力促进内贸外贸投资融合发展,优化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创新外贸商业模式,加快培育出口型企业,努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畜产品和文化产品出口规模,支持推动企业集群式、链条式“走出去”,形成消费品与资本品并重、货物与服务协调、贸易与投资互动的对外贸易新格局。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增加商品或劳务供给,而是要解决好存量和增量问题。过去,我们长期注重需求管理,表面上看产能很大,但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趋势性变化,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等行业产品价格跌破成本,企业边际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下滑,缺乏增长动力。要着眼于扩大有效供给,把政策基点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活力。一是去产能。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引导和倒逼落后、过剩产能退出。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分清哪些是“真过剩”。我们的“家底”本来就比较薄,一定要实事求是、稳妥慎重,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二是降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着眼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金、要素成本,打出“组合拳”。三是减库存。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打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房政策通道,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鼓励进城农牧民购房定居,推动住房租赁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引导房地产企业注重提供创新性的供给、适合人性需求的供给、服务提升的供给。同时,还要注重引导企业产品去库存。四是增活力。放宽市场准入,巩固商事制度改革成果,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五是防风险。认真落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着力强化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
  抢抓政策机遇。逐条分析、逐项研究、深钻细抠中央、省委的政策措施,把政策里的“含金量”挖出来、对接上。推动政策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普惠性,使政策既好看又好用。优化政策组合。处理好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在稳增长压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加大总量政策力度,既扩大总需求,减轻企业负担,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稳定发展预期。同时,注意发挥结构性政策的校正作用,以免加剧结构性矛盾。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既考虑经济行为、物质行为,又考虑精神行为,考虑社会预期。狠抓政策落实。在吃准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对政策进行细化、实化、具体化,清除政策门槛和繁琐条件,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加强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增强政策之间、政策与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性,实施考核监督和第三方评估,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得到政策支持。
  积极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西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当前,西宁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着与国内大多数地区明显不同的“三个不匹配”。一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匹配。从2000年至今,市区人口增长100%,而建成区面积只增长了50%左右,土地城镇化远远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目前,西宁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3260人/平方公里,是北京市的3倍、上海的1.2倍。可以说,拓展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已是关系到西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二是城市功能与区域地位不匹配。西宁肩负着服务全省的重要责任,但在城市功能上还有较大差距。比如,与西部地区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西宁的市政基础设施年均投资量只有兰州的四分之一、乌鲁木齐的六分之一,路网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均在西北省会城市中垫底,历史欠账不少。三是城市“软件”建设与城市“硬件”发展不匹配。近年来,西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病”等问题日益突出,弘扬“青海精神”对全市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精神状态和文明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这“三个不匹配”的问题,迫切需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着力优化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在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中诠释“幸福西宁”的真谛。
  提升品位品质品评。
  城市是文化和情感的记忆载体。要坚持“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艺术与技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着力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关键环节,把西宁建设成为“品位好、品质好、品评好”的城市。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
  树立空间均衡理念,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划,构建“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体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促进就业创业乐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统筹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创建创业型城市,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稳定民生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采取有力措施保供稳价,增强群众对生活改善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善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衔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通过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种好“梧桐”、引来“凤凰”,增强企业对西宁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保障安康安居安全。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益。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紧密型、一体化的医疗联合体。完善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健全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实施住房提升计划,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坚持安全第一,强化安全的强制性标准,构建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不动摇、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促进农民增收,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统筹发挥政府、社会和市民三大主体作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协同发力,实现同心同向同行。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去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党中央为全党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做出的示范动作,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教材,是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实践标杆,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
  着力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自觉把意识形态作为最核心的政治资源和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把群众当成亲人和依靠,引导群众把对党委政府的朴素情感转化为“五个认同”。着力增强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推动报网、台网融合,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优化信息内容供给,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以青海精神凝聚人心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着力增强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加强人才培养,创新话语体系,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优势,传播党的声音,倡树新风正气,讲好西宁故事,开展文化惠民,培养发展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着力增强意识形态的战斗力。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站到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在大是大非面前做战士、不做绅士,既把错误言论阻击在露头阶段,避免“链式反应”,又让“观战”的群众在真理越辩越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坚定立场,实现斗争效果与教育效果的有机统一。
  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党三问”,努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升级版。要增强首责意识和主业意识,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强化党委(党组)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意识,明确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要设置责任清单。要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强基层党建阵地。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联系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要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畅通党务干部、业务干部交流渠道,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和主体能力培养。要落实从严标准和从实要求,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创新组织设置方式,通过网络化、个性化、功能化的设置模式,解决“”、“”、“线”的覆盖问题。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
  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让党纪党规在西宁真正具有铁的质地、钢的硬度。坚持把党性原则摆在第一位,把“”建在“信仰”上。以信仰超越现实利益取舍,用道德长久滋养身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守住底线,奔向“高线”,共同建设好发展好西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把廉洁自律视作生命线,把“”摆在“为公”上。坚持关口前移,严防披着“兴趣爱好”“人情世故”等外衣的灰色地带。带头落实主体责任,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管好亲属和本地区、本部门干部职工,把廉洁勤政要求落实到分管领域工作推进和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坚持把履职尽责作为出发点,把“”立在“责任”上。落实工作责任,敢于较真碰硬,不能把政治责任当成业务责任、把分内责任当成额外责任、把全面责任当成单向责任、把直接责任当成间接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着力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着力问责“为官不为、为官不俭、为官不廉”,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有情可原,不搞变相处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心中有权不任性、心中有责敢担当、心中有纪勇作为,大力弘扬青海精神,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干净与干事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集中的体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群众,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为建设“幸福西宁”、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而不懈努力!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
海西:“组团式”校园引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新动能新优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学历要求是怎样Qhnews.Com
青海省“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启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3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