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控烟现状调查

24.12.2016  10:35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20日,《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经实施一年七个月,这一年多时间里,西宁市控烟的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难题,控烟工作对市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网吧控烟不严被罚千元

  前不久,西宁市城中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辖区文化场所巡查时发现,辖区内的一家网吧里面有人在禁烟区抽烟。

  面对抽烟的顾客,网吧内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劝阻行为,执法人员现场取证之后,根据《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对这家网吧处以了1000元的行政处罚。

  12月20日,记者从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督察大队了解到,近期,西宁市已有多家文化经营场所因控烟不严格而遭到处罚,一些经营场所还因此停业整顿。

  当日,记者走访西宁市的网吧、KTV 、商场、饭馆等经营场所发现,抽烟的现象虽少但依旧存在。一些经营管理者说,控烟实施一年多来店里的环境改善了不少,抽烟现象相比以前缓解了不少。

  “以前总说控烟控烟,都没有控制住,现在实施的《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才算是真正的控烟。”一家网吧负责人说。

   控烟条例诞生一年半

  说起控烟,西宁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布过相关的市政府令。2008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时又出台了控烟政策,2011年国家提出控烟后,再次出台了控烟规定。虽然提出了控烟,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西宁市的控烟效果一直不尽人意

  2014年11月27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了《酉宁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并于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控烟条例》的出台,让西宁市控烟工作第一次有了法律依据,结束了以往控烟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控烟条例》也给市民营造了一介良好的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控烟提供了法律保障。

  较以往的控烟条例,2015年的《控烟条例》规定更加严格,内容更加全面。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要将禁止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日常管理,比如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区域内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标牌;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禁止吸烟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等。”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督察大队一名执法队员说,控烟场所的经营者承担了主要的制止和防范,执法人员负责监督和处罚。

   众多单位个人被处罚

  作为吸烟的“重灾区”文化市场的控烟工作尤为重要,从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督察大队提供的数据看到,文化经营场所2015年控烟处罚案件8起,共罚款8000元。2016年控烟处罚案件36起,共罚款72000元。2016年的案件数量相比2015年增长了350%;2016年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金额的数量相比2015年增长800%。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西宁市控烟工作逐步走向严格、成熟的道路。“这些只是文化市场统计的处罚结果,其他单位也有处罚。”负责控烟工作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业务处处长孟鹏说,截止到今年5月31日,西宁市控烟工作执法部门累计共检查各类场所13772家,劝导5822人次,下达行政警告处罚594家,罚款处罚147起,其中个人罚款28起,单位处罚119家。

   多部门包干控烟

  经营场所要设置吸烟室或吸烟区,其面积不得超过营业面积的20%;吸烟区必须有明显的吸烟区标志和引导标志,与控制吸烟场所有效分隔;并安装单独通风、排风设施等。记者从《控烟条例》上看到,关于控烟工作,《控烟条例》里面有具体的数据标准和处罚措施。

  “个人违反《控烟条例》的将被处以50元至200元罚款,场所违反《控烟条例》最高处罚3万元。”孟鹏说,如果在全面禁烟场所看到有人吸烟,可以拨打6265951举报电话,会有相应的执法人员对其进行处罚。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实施控烟工作,西宁市控制吸烟办公室将控烟的执法权分散给各个控烟场所的主管部门。

  “网吧、KTV等文化场所控烟归文化执法部门管理,学校控烟由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医院由卫生系统管理部门管理。”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督察大队负责人说,由于各个系统分管的控烟工作不同,处罚、监督等工作也按照各自的计划执行,但是总的还是依照《控烟条例》。

   有吸烟者抗拒控烟

  作为控烟工作的重点,文化市场的控烟工作还是由文化执法队员完成,而分管饭馆、医院、学校、商场等地方的相关部门没有专门的执法队员,控烟执法工作只好落在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身上。人少工作多,成为控烟工作的难点之一。

  缺少人力,控烟士作主要就落在了控烟场所的工作人员身上。记者走访时发现,网吧的网管兼职当上了“控烟劝阻员”,商场的服务员成为了“禁烟监督员”,每个单位都有类似的义务工作者。

  这些义务工作者只能劝阻吸烟者,但无法执法,遇到屡教不改的行为,义务工作者还得叫来执法人员执法。

  “客人不听劝是常事,有些客人还会公然抗拒。”一家网吧的“控烟劝阻员”告诉记者,以前还出现过因为劝阻吸烟而砸电脑、殴打劝阻员的现象。

   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从成果看,控烟工作看似顺利,但实际上执法困难重重。以文化市场控烟执法为例,控烟工作主要由防范和治理两方面为主,开展防范工作时,执法人员要定期根据文件要求进行地毯式检查,平时按照随机抽号的方式随机抽查,遭到市民投诉后还要第一时间前往调查。

  治理工作还需要执法人员办案,抓到一起违反条例的案件后,要经过立案、调查取证、谈话、处罚商议、处罚决定、下达处罚结果、交罚款等步骤才能结案。周期长、程序严格,加大了工作量。

  “控烟工作只占我们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一名执法队员说,控烟工作是“委托执法”,平时还是要以文化执法工作为主。

  记者了解到,四区三县总共有文化执法队员45人,却要负责检查1509家文化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其中不仅有网吧、电影院、KTV,还有印刷企业、电子游戏企业等。

   控烟还需靠市民努力

  由于吸烟现象属于短时间的违规现象,处罚时常常取证困难。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督察大队负责人说,要想处罚吸烟者,必须要有几个条件:正在经营中的场所、吸烟者在不该吸烟的地方吸烟、经营场所工作人员置之不理。这些条件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吸烟者或者经营场所违反了《控烟条例》。为此,执法队员只能瞅准时机才能开罚单处罚。

  “执法人员一松懈,控烟工作就开始放松,吸烟现象就多。”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督察大队负责人说,近期创城以来,督察大队的8名执祛人员每天要巡查许多家单位,时常工作到凌晨。

  面对种种难题,各单位分管控烟的部门依据《控烟条例》和实际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针对自己的行业,制定了各自的控烟计划和工作方法。

  “控烟除了政府努力,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市民的支持。只要做到在规定的场所不吸烟,控烟工作才能健康顺利的开展。”孟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