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晚报评论员文章:掀起改革大潮
全面深化改革不能落后!
青海,已经掀起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大潮!
在青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骆惠宁掷地有声地指出,近年来我省坚守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开放不能落后的理念,努力以改革红利弥补区位劣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改革正处于最有利的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努力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
在刚刚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骆惠宁强调,我省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健康运行”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努力走出一条青海特色的改革路子。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抓紧抓好,落到实处。特别要在重点突破、形成特色上下功夫,在三个层面形成特色,即在重点领域突破形成特色;在某个领域内的重要方面、重点行业形成特色;在一些方面的某一项具体改革措施上打造特色,形成亮点,从而带动其它各项改革协调推进。
对于青海来讲,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们必须看到,青海地域广、底子薄、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这些横在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与绊脚石,更多的需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在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发展中赢得主动。
青海,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已经掀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改革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任何左顾右盼、畏首畏尾,都有可能贻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有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能抢抓机遇,占据先机。
青海,也唯有不失时机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以改革红利不断弥补区位劣势,增大后发优势,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才能进一步激发新活力、增强新动力、创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今年省委确定了14个方面57条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改革路线图已绘就,推进时间表已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正确方向,体现青海特色,重点率先突破,全面有序推进,部分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
经济体制改革有序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准备工作积极展开……
在去年取消和调整178项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今年再取消和调整186项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
始终坚持把医改作为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8项医改任务走在全国前列,实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等7项全覆盖。
……
全省各地改革春潮涌动:
省会城市西宁信心百倍,力求通过改革实现大突破,提出5个领域多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73项,通过政府网站公布了35个部门265项“权力清单”。目前,西宁市已经出台并组织实施的改革有12项,包括《西宁市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西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西宁市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方案》等,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工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对西宁市委、市政府呈报的《关于“212”个公章为突破口加快改革步伐的报告》、《赴上海广州深圳学习考察报告》,省委骆惠宁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
其他州市也勇争一流,海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71项;黄南年内拟取消行政许可4项,非行政许可9项,下放行政审批49项。海西、海北、海南、玉树、果洛也都在积极行动之中。
改革只有一个指向,那就是为人民而改革;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唯其如此,每一步改革的推进,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每一次改革的突破,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我们已经把深化改革的要求贯穿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百姓之心为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以打造“三区”、建设“三个升级版”为目标,鼓足干劲,勇担责任,我们定能打好改革攻坚战,开辟改革新境界,抵达发展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