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节能降耗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宁能源消费现状及“十二五”节能降耗问题研究分析

27.05.2015  11:32

  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国家考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保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良性互动,对经济、社会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完成节能降耗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是西宁市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便于对我市能源消费的产业结构、行业格局、进展程度和存在问题有个全面了解,专题做出如下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十二五”以来西宁市节能降耗情况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对西宁市下达的约束性目标是单位GDP能耗较“十一五”末下降11%,“十二五”前三年西宁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幅度为2.83%,只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进度的25.72%。今年为加快推进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低碳发展,确保全面完成青海省“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青海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对我市提出新的目标要求:西宁市2014-2015年能耗增量控制在220万吨标煤和年均增速4.9%。
  “十二五”以来,我市把节能降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紧紧围绕“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节能降耗成效正在逐步显现。2011年我市单位GDP能耗2.394吨标煤/万元,单位GDP能耗下降1.35%,与省上下达目标相差0.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市单位GDP能耗2.5001吨标煤/万元,上升4.41%。与省上下达目标相差6.61个百分点。从2013年开始,我市节能降耗指标由升转降,单位GDP能耗2.3587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5.66%,超额完成2013年目标2.91个百分点。为实现“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打下了基础。2014年三季度我市单位GDP能耗2.1838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3%。2014年省上下达给我市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为下降2.75%,经预测,2014年在不出现特殊情况下,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7%左右。
  预计“十二五”前四年我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幅度为9.5 %,将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进度的85%,还有15%需要在2015年完成,2015年单位GDP能耗需要下降1.6%,就能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但是今年全省对我市提出新的能耗总量控制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市节能降耗目标的难度。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需下降13.83%,年均下降7.17%,才能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二五”后两年单位GDP能耗目标任务。
  二、目前能源消费现状
  (一)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占比较高。2011年、2012年、2013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1730.22万吨、2077.02万吨、2235.08万吨标准煤,其中,全市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84.73%,84.81%,85.13%,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81.98%,82.06%,82.33%。可见,“十二五”前三年工业能耗比重占全市能耗比重在日益提高。由于我市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服务业,优化了产业结构,2014年三季度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的比重为83.71%,正在逐步降低。

  (二)全社会用电总量不断扩大,工业用电量占绝对比重。2006年—2013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180、190、219、246、344、418、442、484.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8.1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7.95%。2014年三季度369.68亿千瓦时,都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态势。其中工业用电量所占比重“十二五”以来都占到94%以上,占到第二产业用电量的99%以上。而在工业用电量中,重工业用电量要占到99%以上。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电力消费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98%以上。由于在核算单位GDP能耗时,需采用本地区的发电煤耗系数(2014年三季度我市发电煤耗系数为330克/千瓦时),因此西宁市电力消费量的增长,尤其是工业用电的增长,必然带动能源消费的大量增加。甘河工业园区与大通地区是工业用电的最大地区,2014三季度这两个地区工业用电分别为170.05和112.95亿千瓦时,占到规上工业用电量的85.28%,折算成等价值能耗约为935万吨标煤,这两个地区仅工业用电产生的能耗就占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5.36%。工业用电的占比较大,极大程度上使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我市节能降耗产生巨大的影响,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势必加剧全社会能源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三)原煤、洗精煤、电力、焦炭、天然气是我市能源消耗的主要品种,占到全市规模以上总消费量的九成以上。从能源消费品种所占比重的增减变动看,我市对原煤等一次能源产品的直接消耗有所减少,对电力、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产品的消耗有所增大,消费结构总体上趋向合理,符合能源消费向优质、高效、清洁能源产品调整的方向。 
  (四)高耗能行业依然是工业用能的主体,高耗能行业和万吨以上重点企业能耗决定着全市能耗走势。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的九成以上。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季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9.09%、99.1%、99.11%、98.3%。2014年三季度,能源消费量最高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00.11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49.74%;其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2.4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20.2%。从重点用能企业看,万吨以上能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上工业能耗的九成以上,带动作用明显。2014年三季度在我市233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年耗能1万吨以上的企业为52户,上半年能耗791.73万吨标煤,占规上工业的98.42%,其中年耗能5万吨以上的企业29户,能耗为751.77万吨标煤,占到全市规模以上的93.44%。因此,加强对我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和万元GDP耗能水平的关键。

  (五)能耗大户主要集中在大通、甘河、城北地区,是主要能源消费区域。2014年三季度,西宁重点能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居前三位的地区为大通县、湟中地区、城北地区,这三个地区占到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0.38%,比2011年下降1.32个点。其中甘河工业园区和大通地区等价值能耗约为1113万吨标煤,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等价值能耗的81.5%,极大的影响了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这三个地区的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制造、钢压延加工及铁合金制造、铝冶炼及有色金属合金制造、火力发电行业、炼焦业、水泥及碳素制品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都集中在此。尤其甘河工业园区,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有可能上马电解铝、合金制造、水泥、火电、化工等高耗能项目,这将极大影响我市整个能耗水平,必须是重点监控地区。
  三、我市三次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基本态势和特点
  从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占比最高,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有较大影响。“十二五”期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14年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3.47:52.69:43.84,与201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高耗能的较快发展,全市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能源消费比重有所提高,其他产业消费能源比重略有降低。2014年三季度,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为8.97万吨标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0.53%;第二产业为1422.74万吨标煤,占84.32%;第三产业为165.32万吨标煤,占9.8%,居民生活用能90.19万吨标煤,占5.35%。第二产业中工业能源消费是拉动全省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十一五”期间,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市高耗能型工业企业占比较大,而一些能耗低的高技术产业仍在发展阶段,对工业能耗降低的作用有着漫长的过程;同时第三产业增长慢于第二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呈现资源密集型、高消耗的特征,结构调整的步伐较慢。
  (一)三次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直接导致我市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能耗居高不下,给节能降耗带来巨大压力。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及各产业内部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由于不同产业或行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要素投入和使用模式不同,从而生产相同产值所需的能源消耗也不相同。相对于第一、第三产业来说,第二产业内工业的能源消耗明显较高,即使是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能耗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虽然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产业特质决定了工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仍属于高耗能产业,是我市能源消耗的主体。当前西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47:52.69:43.84。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一产、二产、三产、居民生活用能的比重为0.53:84.32:9.8:5.35,其中,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到83.71%,2014年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到80.96%。原煤、洗精煤、焦炭、天然气、电力,这五种能源消费量占整个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达90%以上。我市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全市资源性、高耗能型工业企业占比较大,而一些能耗低的高技术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对工业能耗降低的作用有着漫长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呈现资源密集型、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特征,结构调整的步伐较慢,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重工业拉动,产业结构突出表现为“二个偏高”:一是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2014年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7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偏高,2014年三季度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7.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8%,轻重工业之比为:22.2:77.8;规模以上重工业消耗能源 799.6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99.4%。虽然,我市目前重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加快西宁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增加了节能降耗的工作难度。
  (二)“偏高”的产业结构带来了能源消费高度集中。2014年三季度在西宁1687.22万吨标准煤的全社会能源消量中,工业消费1412.4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耗比重高达83.71%,重工业能耗又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9.4%。能源消费向工业内少数行业集中,其结果是工业占GDP比重或重工业占工业比重的小幅度变动,都将引起能源消费大幅度增减,进而加大了“结构因素”对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影响程度。
  (三)纵观近几年西宁市产业结构并没有朝有利于节能的方向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发展不快,产业结构总体呈“”型变化。2014年三季度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89:51.05:45.05调整为3.47:52.69:43.84。与2010年相比,2014年上半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21个百分点,到2014年三季度,工业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0.33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情况看,经过“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有所遏制,但其比重仍居高不下,依然是西宁经济的主导力量。201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中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为71%,比2010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型变化的产业结构和部分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对西宁单位GDP能耗的降低产生一定阻力。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直接反映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GDP)关系的重要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数值越高,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依赖程度越大;反之,说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少。“十一五”期间我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2013年我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4,略高于全国水平,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在0.5以下,说明西宁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仍然较高。近几年,西宁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也随之大幅增长,能源消费强度逐年下降。能源消费强度,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所创造的经济成果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说明一个地区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以及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

  
2005-2013年西宁能源消费强度(吨标准煤/万元)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全市3.60783.67743.44283.16242.93882.72152.39442.50012.3587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宁市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效果已经显现。
  2014年三季度,西宁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通过加强节能管理和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工业生产能耗水平有所降低,在我市工业企业列入单耗统计指标目录的30个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18个单耗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面为60%;13个单耗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占40%。全市部分单位产品能耗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有7个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市工业企业节能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节能攻坚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014年三季度西宁市部分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单位全国平均
单耗水平
西宁平均
单耗水平
西宁与全国
相比增减量
1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548.3588.7140.41
2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303.02330.2927.27
3吨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79.67866.33
4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11.29123.8312.54
5吨钢耗新水吨/吨3.123.830.71
6硅铁工序单位能耗千克标准煤/标准吨1689.741694.684.94
7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963.751032.8469.09

 

  五、西宁能源消耗与全国、全省能耗水平的比较

  由于我市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地理位置与全国各主要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状况息息相关,单位GDP能耗较高。以2011年为例,能耗水平与全国相比,2011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0.793吨标准煤/万元,西宁市单位GDP能耗为2.3944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国1.6014吨标准煤/万元,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内,排名靠后,与全国相比有明显差距。与西部五个城市相比,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西安2011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是0.610、1.402、1.4159、1.87、2.3944吨标准煤/万元,西宁与西部主要城市相比能耗指标偏高。与我省其他地区相比,2013年西宁、海东、海西、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单位GDP能耗分别是2.3587、2.4834、1.3027、1.7613、1.2472、0.6759、0.8050吨标准煤/万元,除海东高于西宁0.1247吨标准煤/万元外,西宁单位GDP能耗比其他6个地区都高,这也是西宁能源消费结构决定的。由于我市把节能降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2013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在全省七个地区排在第一,下降幅度为5.66%。
  六、“十二五”期间我市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11%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当前我市在推进节能降耗中主要承受着两方面压力,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快速增加的压力;二是受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降低能源消耗的压力。从当前我市节能降耗现实情况看,我市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决定着全市能耗增长速度,节能降耗的形势稳中趋缓,节能工作仍需加强。
  “十二五”时期是西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攻坚期。根据省上下达的“十二五”节能指标分解方案,西宁市确定为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1%。“十二五”前两年,西宁均未完成省政府下达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按照国家发改委预警监测分年度节能目标确定原则“当年未完成节能任务的地区,其未完成部分需分解到以后年份检测确定”。因此,“十二五”后两年,我市单位GDP能耗需年均下降7.17%,“十二五”能耗总量必须分别控制在2455.08万吨标准煤以内,才能完成《青海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对我市提出的新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而随着十二五期间新增高耗能企业的陆续开工启动(开工启动项目多为电解铝、铝板箔加工、化工、水泥、火电等),大企业技术节能空间变窄、新增高耗能企业的能耗空增,部分企业的扩能生产、产能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国家能源消费核算制度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将会对整个“十二五”的节能降耗带来影响。
  七、我市节能降耗存在的瓶颈问题简析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3年、2014年三季度全市节能降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说明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正确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同步推进的初衷所在,更是我们借“”发力、乘“”而起、加快崛起的动力所在;另一方面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期间,新增工业企业的项目上马、陆续开工等因素,节能降耗成效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根据我市的产业结构和重工业比重,整个“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节能降耗任务依然繁重,实现单位GDP 能耗下降目标任务依然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的不懈努力。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快速增加产生的压力
  我市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程度有待提高、资源性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对能源资源依赖日益加大,能源需求总量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发展是我们较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今面临着在发展中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的巨大挑战。
  在核算单位GDP能耗时,需采用本地区的发电煤耗系数,因此西宁市电力消费量的增长,尤其是工业用电的增长,必然带动能源消费的大量增加。我市全社会用电占全社会用能的71.74%,在全社会用电构成中,工业用电占到94.69%,占全社会用能的77.26%。目前我市年耗电超过10亿千瓦时的企业有12户,2013年耗电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81.7%;其中年耗电超过40亿千瓦时的企业为4户(黄河鑫业、黄河再生铝、中铝青海分公司、桥头铝电),2013年耗电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54.4%。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加快发展阶段,在全社会用能总量基数小的现实瓶颈制约下,必然面临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随着电解铝、合金制造、火电等高耗电企业的扩能,入规,这种矛盾将愈加突出,对“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三)工业领域结构性节能潜力小
    能耗大户产能扩张和新投产大项目增多,重化工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而工业重型化结构的加快发展,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全市能源消费结构及节能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影响。2014年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的重工业能耗达到99%以上,而且从今年形势来看,重工业占很大占比不会在近年发生变化,将会继续延续,这种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拉动我市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            
  (四)新投产项目,扩能项目带来的节能降耗压力加大
  从2013年到2014年,我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在新增企业中,甘河工业园区的青海际华江源实业有限公司、青海鑫恒铝业有限公司、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等新增企业多为高耗能企业,其生产产品为电解铝、铝板箔加工、化工、水泥等,甘河工业园区的桂鲁化工的入规,该企业主要产品是甲醇,这将消耗大量的天然气。这些新增企业在达到预定产能的情况下,带来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同时,必然会加大能源的增长,加之部分企业产能的释放,将会拉高我市工业增加值能耗、全社会能耗水平。
  (五)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能能耗较快增长,对节能降耗带来压力
  2014年三季度我市第三产业能耗为165.32万吨,同比增长8.24%,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9.8%,城乡生活消费用能90.19万吨标煤,增长7.81%,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5.35%。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第三产业能耗的增长也会带来部分压力,也有可能抵消部分工业领域节能所得到的成果;而居民生活本身不直接增加GDP,但它却增加了能源消费总量。随着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居民能源消耗呈刚性上升,今后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这就需要全市在生产领域以更多的节能、更高的能耗降低来对冲,才能达到全社会节能降耗的目标。
  八、促进全市节能降耗的路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市高能耗的产业如有色、钢铁、冶金、水泥等比重过高,而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如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和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这是我市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深层次原因。以2013年数据测算,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个点,可以使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减少24.4万吨标煤,使单位GDP能耗下降1.1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低耗能行业比重提高1个点,可以使规模以上综合能源消费量减少13.8万吨标准煤,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5个百分点。因此,要适当控制高耗能工业行业的发展,对高耗能高效率模式的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企业的生产,努力降低能耗;对高耗能低效率模式的冶金工业、煤炭炼焦工业等企业要在加速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大力降低能耗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要实行更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控制能耗总量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的项目上马,提高落后产能淘汰标准,继续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促进企业以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确保产业有序发展。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十二五”、“十三五”工业仍是节能的主战场,促进工业内部结构优化是提高能源整体利用效率最重要的手段,但西宁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客观决定了我市节能工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较大的重工业压力。因此,要结合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工作,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引导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制造业向“高端”重工业化靠拢,并逐渐向高加工度化过程转变,切实提高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技术行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
  (三)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我市的工业产品档次多为低级化、初加工的产品,这必然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因此,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迅速提升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向深加工发展,提升水泥、化工、电力等传统行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市优势产品向“”、“”、“”、“”延伸,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实现传统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其在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保证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四)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自身的科技含量比较高、附加价值较大,能源消耗少,加快其发展就必然会在促使经济总量增大的同时,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国家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西宁市应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十二五”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城市和城镇服务业;要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以及旅游业等新型第三产业,培育一批三产支柱产业,切实提高三产比重。
  (五)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对节能降耗
  科技的投入,能有效的降低单位GDP能耗,更是企业节能降耗、减资增效的必由之路。一是科技经费的投入有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科技经费的投入有助于淘汰落后产业,加快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三是科技经费的投入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单位能源的产出,四是科技经费的投入有助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传统能源的使用。我市的科技投入强度不足,未来的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目前,国际上通常用“R&D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来表示科技投入的强弱程度。国际上较为客观的标准为:低于最低水平1%,企业难以生存,更不具备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2-3%,企业只能走模仿创新的道路;达到较高水平4-5%及以上,企业可以进行自主创新,进而会有一定的竞争力。2013年,西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44%,远远低于国际标准。与全国相比,我市的科技投入也处在较低水平,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4%,西安5.24%,兰州1.92%,银川0.85%,乌鲁木齐0.75%,西宁0.89%;2012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8% 西安5.25%,兰州1.85%,银川1.00%,乌鲁木齐0.69%,西宁0.84%;2013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 西安5.26%,兰州1.80%,银川1.02%,乌鲁木齐0.82%,西宁0.95%。这两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推动钢铁、铝、铜材、铅、锌、铁合金等初级产品的深加工,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加快实施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等“三废”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项目,提高了一批有色金属冶金回收率,努力缓解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瓶颈”制约,力求实现“以最小能耗换取最大效益”,出台和实施了相关法规,把资源节约渗透到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大力开展节约用电,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节能指导,推行清洁生产和能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严把新建改造项目准入关,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市的科技投入强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对节能降耗产生影响。因此节能降耗工作要与工业化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耗能的产业项目,增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新型节能技术。
  (六)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既定的模式,工业是我市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八成以上,通过工业项目的投资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上马重工业、高耗能项目。虽然我市节能降耗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的结构调整,但针对当前、将来节能降耗的形势,要有的放矢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1、由于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能为刚性增长,二者可控空间较小,工作的重点还是在工业节能降耗方面加大力度。要加大对我市主导高用能行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使重点耗能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有较大幅度降低,使其用能规模较前有一个较大幅度的缩减,为工业乃至全社会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重点领域的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合理引导居民生活用能;
  2、密切关注重点地区及重点行业能耗变动形势,跟踪监测用电情况。尤其跟踪监测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用电量,该行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的69.7%,是我市工业用电的重头。根据用电变动情况进行判断预测,继续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跟踪监测及指导,密切关注重点地区(甘河、大通、城北)及重点行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变动形势,防止能耗过快增长、不均衡增长,及时消除不合理的影响因素;
  3、突出重点,促进耗能大户节能。能源消耗大户是节能降耗的重点,也是潜力所在。要突出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工作。2014年三季度我市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52户,这些企业能源消费量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8%以上,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和万元GDP能耗水平的关键。
  4、提高火力发电生产效率。火力发电耗煤多、污染重,是节能降耗的重点行业。我市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基本趋于稳定。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生产效率一直不高。由于国家制度的规定,在核算单位GDP能耗时,需采用本地区的发电煤耗系数,因此这将会对全市的节能降耗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火力发电企业必须设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发电结构,降低发电煤耗。
  (七)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目标责任制
  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责任管理,制定并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建立能源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把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区、工业园区,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加大考核和监督力度,定期召开全市节能工作联系会议,通报全市面临的节能形势。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等指标,采取综合措施压缩高耗低效企业的不合理用电,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方进行预警分析和压力排名,督导县区进行预警调控;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公共机构以及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杜绝敞开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等现象。
  重要指标解读 单位GDP能耗: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能源利用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指标;
  等价值:指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一般用折标系数折成标准煤来表示,计算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总量时,电力消费采用等价值折标核算,即当年本地区火力发电每发一万千瓦小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
  当量值:指一个计量单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热量,一般用折标系数折成标准煤来表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电力消费采用国家规定的折标系数1.229吨标煤/万千瓦时进行核算。
  我国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算国家、省、市级的能源消费总量,电力采用等价值(即当年每发一千瓦时电消费的标准煤量)。能源消耗中“当量值”与“等价值”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电力这一能源品种所使用的折标准煤系数的不同,简言之,西宁市的“当量值”能源消费量是用1.229电力折标准煤系数计算的结果;而“等价值”能源消费量是用3.3029电力折标准煤系数计算的结果。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
规上工业80.9%贡献率来自西宁——全省经济半年报之七
  2021年上半年,西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人民政府
在实践中展示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重在行动,人民政府
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召开 多杰热旦出席并讲话
  8月6日,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召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