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观察:为新青海建设育才养才用才

26.11.2018  21:02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前,人才短缺仍是我省发展的最大制约。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标时代要求育好人才,依托优势潜力养好人才,着眼青海发展用好人才,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对标时代要求育好人才。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重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育人才。培育人才根本靠教育,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才。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各类教育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落在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学环节、教学目标全方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服务大局育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育才的终极目标,要突出需求导向,依照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育才、针对当前我省重点行业领域人才缺口育才、结合省情实际育才,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

  依托优势潜力养好人才。充分发挥我省优势潜力养好人才,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来青海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用政策这个最大机遇养人才。党中央高度重视青海的各项工作,兰西城市群建设、对口援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为青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红利,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人才工作优势,为人才在各个方面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大可能。用生态这个最大价值养人才。要涵养好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政治生态,让人才在壮美辽阔的高原感受幸福,在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中获得归属感,在开明开放、见贤思齐的人文风尚中自由发展,在风清气正、和谐气顺的环境中成长进步。用资源这个最厚底蕴养人才。我省战略资源储量丰富、能源资源潜力巨大、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潜力巨大,将人口资源变为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的底蕴也非常深厚,要打好“资源”牌、念好养才经。用改革这个最强动力养人才。人才工作要不断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勇攀改革高峰,通过推进体制创新、优化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畅通人才引进通道,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用开放这个最佳路径养人才。青海民族团结、民风淳朴,社会包容性强,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用精神这个最宝贵财富养人才。要以“两弹一星”精神、慕生忠将军“开路精神”、“新青海精神”等凝聚人才、引领人才,吸引更多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来青海挥洒汗水、贡献力量。

  着眼青海发展用好人才。人才的价值是在使用中实现的,把人才用好了,人才工作就有意义,青海发展就有动力。树立正确导向用人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就会营造什么样的社会风气,要通过给德才兼备的人才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才搭台子、给群众公认的人才架梯子,树立重德才、重业绩、重口碑的良好用才导向,切实形成用一贤人、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的人才浓厚氛围。围绕发展所需用人才。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要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向重点产业集聚,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与岗位效能需求最大化。加强激励保护用人才。要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平台,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激励人才,为优秀人才提供展示才能和职业发展的条件;通过尊重人才个性特点,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关爱人才身心健康等措施,激励人才扎根青海、奉献高原、成就事业、实现梦想。(牛馨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