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化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14.11.2016  13:08
  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基础、严格履行执法职责为手段、提高整体执法水平和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场所执法管理流程建设,切实转变执法监督形式,严格执法效能考评,全所执法规范监督体系初步形成,执法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严密执法流程,严格执法标准。强化制度体系建设。补充、修订、完善10大类179项执法制度,对执法管理各环节工作要求进行量化和程序化,进一步明细民警日常执法管理职责,规范引导民警执法行为,有效杜绝执法漏洞和偏差,确保场所执法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好执法业务台账。先后建立33项执法业务基础台账,不定期对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对查找出的内容不全面、事项不完整等情况限期整改,确保执法登记及时、执法记录齐全、执法资料设置规范。严把执法关键环节。按照强制隔离戒毒执法工作特点,对各个执法流程进行细致分析和梳理,并针对梳理出的执法关键环节,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执法标准进一步细化、对执法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执法活动程序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切实杜绝和防止关键环节执法的随意性。
  突出能力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强化公正文明执法意识。把尊重和保障在戒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放在场所执法工作的首要位置,将“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工作理念有机结合,既增强了民警严格执法意识,又体现了对戒毒人员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帮扶。民警执法教育培训常态化。紧紧围绕场所戒毒工作业务制定培训计划,举办和参加各类法制业务培训班,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培养理论功底深、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型民警。着眼实战加强技能训练。制订《青海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警体技能考核测试工作实施方案》,多次组织民警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野外实战对抗训练,检验民警队伍的实战能力,全面提高场所执法能力和维护稳定的水平。
  严格执法监督,促进公正执法。从一般性监督向重点环节监督转变。针对梳理出的五项重点执法环节和内容,研判、防范和化解重点执法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切实将监督方式从一般性监督转变为重点监督,保证场所关键执法流程合规、环节安全。从单部门监督向多部门监督转变。加强扁平化管理,科学整合场所内部监督资源,将“政工、纪检监察、管教”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三联动”监督检查工作履行监督职责,实现人员、信息、专业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执法监督效率。从内部监督向外部监督转变。定期不定期开展场所开放日、所长接待日、强戒人员亲属座谈会等形式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主动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新闻媒体的监督,健全执法监督员制度,切实提升所内执法效能。从传统模式监督向科技创新监督转变。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所内网络平台搭建基本成型,电脑终端设备基本达到人手一台,场所监控覆盖率达98%,通过监控对执法行为过程进行有效督察检查成为常态。
  强化执法考核,提升执法效能。完善考评体系。制定《青海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执法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进级、提拔任用、福利待遇等直接挂钩,初步形成“统一考核、分线实施、注重平时、随机抽查”的执法考评模式,保证执法考核的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完善考评内容。厘清“执法权力清单”,坚持将执法公开内容和基层基础工作列为执法考评重点,同时突出对处置多发性、普遍性、危害性问题的考评,督促各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使执法考评经常化、制度化,切实从源头上提升执法质量。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将执法考评结果与民警百分考核和公务员考核挂钩,纳入到日常考核体系当中,作为衡量各业务部门和民警执法工作效能评估的重要依据,提高了执法规范化水平。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