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攻坚再攻坚 青海脱贫信心坚定

07.03.2017  11:37

  过去一年,我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成效明显,发展势头良好。

  从新的春天继续进发,我省将在更高层次上抓扶贫,做到工作更实、质量更高、效果更优,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四个转变”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6年,“十三五”开局脱贫攻坚首战年,我省实现了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3.2%下降至10.3%,目标任务超额完成,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2017年,脱贫攻坚进入了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我省再次明确时间表、下达任务书——要确保完成11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4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不论是阐释已经落地翻页的成就性数字,还是解读尚在目标图上充满期待的预期性数字,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这一组组数字之中富含的深情、深含的艰辛,能够感受到一组组数字对于青海来说得不简单、不容易。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现的是不落一人的全部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青海集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于一身,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也不言而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虽是处处举步维艰,但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冲刺路上,青海在疾驰的时间流中时刻坚定地挺进——

  进一步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切实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发挥好省委省政府领导包“战区”督战和各级领导联点作用,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力量向“八个一批”聚焦聚合,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脱贫工作格局……掷地有声的规划,掷地有声的信心,掷地有声的行动,铺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面,让伟大的小康梦想在青海大地日渐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若要探寻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的脱贫底气从哪儿来?若要研判一个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省份攻坚拔寨胜算几何?由“实”、由“准”、由“活”的谋篇布局、实际行动里可见,由“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就是讲政治”的工作高度可加考量。

   实:立军令状建督查体系 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去年,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聚全民之智,以上率下,高位推进。

  各地党政主要领导不仅挂帅,而且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全省上下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压实责任,形成了层层抓扶贫的喜人局面。

  在脱贫攻坚战一线战场,人员、组织保障有力。全省共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1310个,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全省10.9万名党员干部与15.4万户贫困户认亲结对,2500家省市县级定点扶贫单位与1824个“三类村”建立帮扶对子。

  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省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出台了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含金量高的“1+8+10”脱贫攻坚政策举措,明确了精准施策的行动路径。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也是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全省性共性问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紧盯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细化政策举措,提高脱贫质量。”据扶贫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丰胜介绍,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健全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紧盯目标靶向,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

  继续深化“两线合一”工作,实现低保和扶贫“两项制度”无缝对接,解决“一兜了之”的问题。研究出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后续扶持政策,巩固脱贫成效。

  继续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今年,国家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增幅将达到30%,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增幅也不低于20%,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4亿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40亿元,年度力争各类扶贫资金投入达到100亿元。

   准:抓住痛点精准施策 全面推进“八个一批”、“十项重点”工程

  “小雪不觉寒,宾朋满农家。”去年“小雪”节气,记者在西宁市城区偶遇了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的张万虎,那天他正和村里一起开农家乐的几位“老板”进城购买蔬菜。

  “卡阳村守着绿水青山却戴着穷帽子,去年我们村走上了旅游扶贫的路子,来我们村旅游的人多起来了,开办农家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告别了以前的穷日子,我们的精气神都高了。”张万虎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去年入夏以来,他的农家院收入不错,即使是寒冬腊月,院子里也是常有城里的亲戚到访,屋里装了土暖气,一点都不冷。

  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我省结合实际制定出了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实施“八个一批”工程。各地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对症下药,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成效初显。今年,我省在此基础上围绕十项重点工程精准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今年我省将深入打造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主导产业园“三位一体”精准扶贫产业品牌,实施24万贫困人口到户产业、13个县级扶贫产业园建设和50个贫困旅游扶贫项目,加上去年实施的项目,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贫困村脱贫的有效途径。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今年全省将实施2.2万户9.2万人搬迁安置项目,让贫困群众挪出“穷窝”,逐步实现致富。

  就业既是民生之本,也是治贫良策。今年,我省将加大对贫困劳动力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为贫困农牧民工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年内计划开展短期技能培训1万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1500人;实施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补助5000人,资助贫困大学生7000人。

  既要因地制宜走“老路”,也要创新谋变穿“新鞋”。如今,“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风生水起。今年我省还将重点支持金融扶贫、保险助推扶贫、电商扶贫、创业扶贫、旅游扶贫、互助资金扶贫、社会扶贫,多项产业聚力前行,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后盾。

   活:扶贫“活水”定点滴灌 不断创新脱贫模式、激发内生动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关键的是看贫困的老乡是不是“自我能动”脱贫。

  “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两年前,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村民马秀清家因丈夫患胃癌去世,独自带两个儿子,贫困的生活让她对生活丧失了信心。

  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们家申请了小额信贷5万元,和亲朋好友借钱筹资,在家盖了1座牛棚,购买了6头牛进行繁育养殖。

  “这次贷款真是帮了大忙,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殖牛羊,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勤快一点,啥都有了。”如今,马秀清在家操持养殖,在外当起了退耕还林管护员,年末评估时他们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坚持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思想脱贫”“素质脱贫”力度。今年我省将通过开展思想脱贫集中宣讲、脱贫典型选树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增强内生动力,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贫困群众才是这场攻坚战真正的主体。今年,我省制定完善正向激励政策,将一些帮扶政策与贫困群众参与情况、脱贫成效相挂钩,激发内生动力,减少“等靠要”。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意识到,只有自己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的队伍中,才能摘贫帽、拔穷根。

  创建旅游公司、开办农家乐、谋划新事业、做大做强乡村种植养殖……去年以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牙合村的变化不小。

  “通过打造最美北方梯田,盘活山山水水,做活乡村旅游,游客来了,大家就要自己动手创造新生活。尤其是去年年末开展的牙合年货进城活动,极大激发了村民投身扶贫开发的积极性。”牙合村第一书记李晓俊告诉记者,随着扶贫模式的不断创新,贫困户自主脱贫积极性也在极大激发,现在“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脱贫攻坚,这是一场异常艰苦卓绝的战役,这也是一场创造美好、提升幸福的战役!青海发展的色彩,必将因这场战役的节节告捷而日益绚丽。(孙海玲)

   视点短评

   不破楼兰终不还

  脱贫攻坚再攻坚,不破楼兰终不还。

  2016年青海投入73.4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当于“十二五”总投入的77%;7865名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选派到村,实行挂钩扶贫;“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完成;在全国率先实现扶贫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八个一批”工程实施,19.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下达;贫困村统一制作脱贫攻坚“六张图”,建成省县两级精准扶贫综合信息平台……一系列苦干实干举措让开局之年的脱贫攻坚喜报频传,当年全省实现了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新时期脱贫攻坚战役在继续挺进, 2017年青海脱贫攻坚“任务单”已经出炉:要确保全省11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4万贫困人口脱贫。

  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既要看到“硬骨头”难啃的压力,又要抢抓国家政策好、扶持力度大的机遇;既要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又要倡导一件一件抓落实的务实作风、一家一户帮脱贫的实干精神,精准发力、苦干实干,把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越往后,脱贫攻坚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基础条件更差、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是发展能力更弱、致贫原因更复杂的贫困群众,脱贫的成本也就越高、困难也就越大、任务也就越艰巨。可越是在困境之下,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清楚明白在脱贫攻坚中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出什么效果”。能不能限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不看口号看“疗效”,不看数据看实绩,归根结底要看党员干部有没有实干精神、能不能担当作为。

  再攻坚,破楼兰,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在“实”上下功夫。切实体现做的比说的多,看到的比听到的好,组织开展返贫、“边缘户”等问题的调研,排查最困难的县、乡、村和老弱病残贫困户,组织排查政策是否落地、衔接是否到位、执行是否坚决,切实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再攻坚,破楼兰,要聚焦年度目标,持续精准发力。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生命线,打好“精准”主动仗,下好“精准”先手棋。政策落实要精准。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力量向“八个一批”聚焦聚合,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脱贫工作格局。扶贫重点要精准。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抓好易地搬迁扶贫工作,落实对口援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医疗扶贫等各项扶贫工作,进一步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深化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就是讲政治的思想认识,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在实干中形成共识,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实现同步小康。(孙海玲)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