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31.12.2015  19:19

  2015年,中央出台的一些农村政策在农村落地,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我们选择了几个农民代表——以连片整治带领村民致富的村主任黄美峰、跑在污水排放标准前面的养殖户徐刚、为民解决环境问题的基层环保员杨波和参与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村民吴日颖,请他们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从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一年来农村正在变美,农业正在变绿,农民正在变富。

  农村有传统的根,农村有我们的乡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就是要让根扎得更深,让乡愁更美。

   中国环境报记者赵娜  

  7万个建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2015年底圆满收官,“十二五”规划目标超额完成,农村环境治理开辟发展新天地。

  村庄变美变干净,不但让农民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也给城里人提供了休闲去处。城与乡不再分离隔膜,城乡共享发展不再遥远。

  农村和城市本来就并非两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农村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就得不到安全的食品、干净的水源和优良的生态服务。广阔的农村好比是城市的母体,一旦剪断了脐带,城市必将慢慢枯萎。

  30多年来,城市一直是环保主战场。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一些地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由于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农村环保能力薄弱,使农村环境已经成为农村奔小康的又一突出短板。

  农村环境问题不解决,城市发展就会危机四伏。如今,已经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唯有共治,才能共享。

  国家正着力用制度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今年4月,发布《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5月,《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撑。同月,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发布,《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也出台实施。11月,十部委印发《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治理农村垃圾的目标任务。四部委也联合发通知,5年内消除人口集中区露天焚烧秸秆。

  自2008年农村环境“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315亿元,支持建成并运行了一大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连片整治从以项目示范到支持集中连片整治,再到整县、整省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步伐在加快。从2015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8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今年还安排8亿元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民秸秆还田。

  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为改善农村环境,很多地方开展了环境治理行动,创新农村环保新模式。其中,示范创建成为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载体和抓手。各地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生态县(乡镇、村)和省级生态县(乡镇、村),以及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局面。

  此外,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新模式。污水处理根据村庄大小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分散、集中、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等模式,有的走出了治污和人工湿地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垃圾处理探索出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处理模式。通过实行河长制,分片分段管护农村河道,“水流清畅、岸绿整洁”的乡村水景令人心醉。

  环境管理机构正在向农村延伸,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农村环保体制机制。成都、重庆等一些地区,在实现环保机构乡镇全覆盖后,又在县域所有村庄配备环保员,打通了环保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各地通过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农民环境意识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展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同时,村庄环境的改善也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农村环境短板必须加快补齐。目前,城市已建成了一套成熟的环境保护制度,各地农村虽有所创新和探索,但是在全国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农村环保制度建设有待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在全国选择10个左右县(市、区),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同时,继续加大“以奖促治”政策力度,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城与乡血脉相连,城与乡命运与共。农村既有传统文化的根,也有我们的乡愁。唯有实现城市和农村同步发展,缩小差距,才会有美丽和谐的共同家园。

     小人物 大变化  

     带村民致富的“海归”村主任  

     黄美峰:“美丽也能成为生产力  

  由于处在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域内,产业开发受到很多限制,我们想来想去,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是条路。

  ——黄美峰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李苑  

  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全村年收入300万元,如今成了名声大噪的“青蛙村”,村民收入增至5万~6万元。这里还有一位“海归”村主任,为每年探亲见闻的家乡变化所感,主动放弃美国绿卡,选择回国带动村民致富,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挥洒汗水。

  一个位于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域内的小村庄,是如何由“环境美”走向“百姓富”的,记者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巷村寻访究竟。

  沿着村口蜿蜒的木栈道,走过一个波光粼粼的鱼塘,就走进了一座颇具现代意味的咖啡馆“POND CAFé”。

  “这个鱼塘就是开展农村连片整治才弄好的。我们村家底儿薄,要做这些工程项目,经济压力会很大。2012年开始,我们依靠农村连片整治专项资金,加上村级财政自筹,共投入900多万元,把村里的道路、河道、驳岸、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建好了。环境美化之后,村委会就开始动脑筋,怎么样导入合适的产业,发展经济,让村民们增收致富。由于处在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域内,产业开发受到很多限制,我们想来想去,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是条路。”西巷村村主任黄美峰告诉记者。

  盘活村民闲置的房产,打造精品主题民宿,是西巷村乡村旅游富民的“门道”之一。2014年,西巷村成立了农房合作社,与专业公司合作,把村民们闲置的房子租下来进行改造。“根据农房的建筑面积,每年付给房主4万~5万元租金,视民宿的经营情况,还会给分红。第一年,有7户村民跟我们合作,得了经济上的实惠。到今年第二期主题民宿时,自愿加入的村民一下增加到28户。”黄美峰说。

  据黄美峰介绍,未来西巷村计划继续挖掘当地的农耕文化,利用现有的农林资源,打造青蛙儿童乐园、果品采摘、农产品开发、自行车慢道等,把文、体、农、旅逐步串成一条线。

  今年3月~11月,西巷村咖啡厅和民宿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180万元。到村里取“富民经”的人如今是络绎不绝。在黄美峰看来,简单复制是很难奏效的。连片整治是起点,然后是因地制宜,用乡村旅游产业“提质”,用“环境美”做大“百姓富”的“蛋糕”,最终实现环境整治与富民惠民的“双赢”。

  西巷村的发展也是江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高层次转型的一个缩影。江苏许多示范片区村庄正把连片整治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促使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农区变景区、青山变金山,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增收致富,走出一条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谱就一篇“农文旅环”深度融合的大文章。

     跑在排放标准前的养殖户  

     徐刚:“终于能睡安稳觉了  

  我们镇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养猪场都被关停转产,现在就只剩我们3家了。今年效益好,全年销售收入能达到500多万。

  ——徐刚

     中国环境报记者晏利扬  

  一走进浙江省江山市徐刚生态养猪场的大门,早已等在办公区门外的他迎了上来。“来,我带你看看前两个月刚完工的工业化沼液处理池。”徐刚热情地招呼。

  沿着小路往缓坡上走,一旁是翠绿的果园。树下几只土鸡在阳光下悠闲地踱步、刨食。空气中没有一丝异味,要不是门口的“徐刚生态养猪场”大牌子,没人会想到这是养猪场。

  “我这片果园和山坡上的地有40多亩,都装了沼液喷灌系统。主要种的都是耐肥的黑麦草和马家柚,黑麦草都用来喂猪。”徐刚介绍说,猪场现在养了185头母猪,年出栏3000余头生猪。

  好在猪场建设之初,他就将猪场划分为生活办公区、养殖区和种植基地,经过干湿分离后猪粪卖做有机肥;猪尿等污水则经过沉淀、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液,回用于农田果园。去年年底,他经过测算,在减少一定养殖数量同时,又在一公里外租了30多亩地,把养猪场的沼液彻底消化。

  污水零排放,废物全利用。物理老师出身的徐刚,把他的生态养猪场经营得红红火火。然而,今年年初,徐刚再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环保的压力。江山市委、市政府今年年初部署开展了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市年内再削减生猪饲养量87万余头。

  “江山市对生猪养殖开展大整治,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搞了10多年生猪养殖的徐刚,这一次决定立足长远,彻底解决养猪污染存在的隐患。“你看,这些池子是我年初投资10万元新造的400多立方米的应急沼液池,再也不怕下大雨导致沼液外流了。

  应急沼液池的一侧,还有几个一人多高连在一起的大池子。“这就是刚建好的工业化沼液污水处理池了,现在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了。处理好的废水我仍全部回用到农田果园里。”徐刚说。

  “它达到的是江山制订的排放标准,比浙江省的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排放标准要高。”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蔡泉井强调道。去年1月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今年,《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也正式施行。结合条例法规的施行,江山的养殖污染整治要求也更加严格。

  在严格整治要求下,徐刚的养猪场也被要求废水治理达标后再生态化利用。去年以来,徐刚先后投入70余万元,在养猪场内实施彻底雨污分流改造、工业化污水处理等环保治理。但他说,现在“能睡安稳觉了”。

  “我们镇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养猪场都被关停转产,现在就只剩我们3家了。今年效益好,全年销售收入能达到500多万。”徐刚乐呵呵地说。

     一干12年的基层环保员  

     杨波:“我能做到的一定做好  

  让村庄环境变好、百姓满意,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杨波

     中国环境报记者赵娜 聂廷勇  

  重庆市近几年开展了一场“静悄悄的急行军”。1017个乡镇于2014年底全部设立环保机构,专职、兼职环保员从2012年的169人增加到3988人。

  今年37岁的巴南区南彭街道的杨波,就是一位普通环保员。从2003年开始,他一干就是12年,从兼职变成专职环保员。

  杨波每周至少要到饮用水水源地——鱼溪河和花溪河河边巡查一次。若发现河面上有漂浮物,立即通知承包公司进行打捞。“根据我们环保员的监管记录,区政府会扣除公司的承包费用。”杨波说。

  招商引资为南彭街道的村庄引来了一些企业,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隐患。杨波作为巴南区干得最久的一个环保员,对企业污染点源摸得较清楚。近年已经关闭两家涉铅污染重金属企业,消除了辖区内重大污染源。

  他说:“企业有些问题自身解决起来比较麻烦,常被群众投诉。我们去指导并解决问题,大部分企业是欢迎的。但也有一些没打算长期在这发展的企业,环境意识不高,不太配合我们工作。

  重庆耿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代正惠表示,杨波定期来自己企业检查。“我们既怕他来,又盼着他来。他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请示上级部门想方设法去解决,这对企业帮助很大。

  由于没有执法权,杨波发现问题后报告给巴南区环境监察支队,再落实人员去负责和跟进。环保员在日常巡察、发现、报告、协调和处理每个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十几年来,杨波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明明发现了问题,还是无能为力。他说:“我们平时也常会碰钉子。”有个名叫张可猛的养殖大户,杨波多次去谈搬迁之事,均未谈拢。“他就是不搬走,还视我们如敌人,在院外加了一道铁栏,我们都进不去他院了。”杨波说。

  作为环保员,像这样头疼的事情还有不少。杨波说:“南湖地区农户的化粪池时间久了,达到一定量就处理不干净。我们请了1个专业公司换管道,掏化粪池,但效果依旧不明显,达不到要求。

  但自从基层有了环保员,群众环境投诉得到了及时处置。

  今年8月,有群众反映,花溪河平滩桥河段有泥浆状物体堆积,造成河道堵塞并污染河水。杨波到现场仔细排查,发现污染源头为一家公司罐车废水清洗场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含水泥浆的废水。杨波立即上报这一情况,公司收到整改通知。目前这家公司建了三级污水处理池,把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杨波很欣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处理效果。

  杨波说:“让村庄环境变好、百姓满意,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参与生态创建的普通村民  

     吴日颖:“生态村带来了好日子  

  不能为了一次丰产就滥用化肥农药,不然土壤会被污染,子孙后代就没地可耕、没田可种了。

  ——吴日颖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李拉  

  阳光暖暖的午后,海南省琼海市文屯村37岁的村民吴日颖陪着媳妇悠闲地散步。今年春节,他们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以前也谈过恋爱,但女朋友看到我们村污水横流,遍地鸡鸭猪粪,还有各种腐烂的瓜果食物和塑料袋,就打起了退堂鼓。”吴日颖还记得,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之前,不说女朋友,就连他自己也不愿意回村。

  “垃圾腐败臭味很远就能闻到,各家污水出门就泼,看着不舒服还招苍蝇蚊子,家里的大人小孩常被叮咬。”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垃圾,吴日颖只求眼不见心不烦,垃圾攒多了就点火烧掉,污水泼出去等着蒸干就是。

  后来有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要铺污水管道,建人工湿地,还动员村民清理垃圾。当时吴日颖根本没在意,“刚开始时,我是没有信心的,农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村里是动了真格。从那时起,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组织村民参观邻镇的村子,观看生态文明村宣传片。“村干部把嗓子都哑了,被说多了,脸皮再厚也会感觉羞脸。” 吴日颖不再被动,但是积极性依然不高。

  然而,村子越来越干净整洁,生活污水也通过管网直接排入村前的人工湿地,出来的清水流入村前的荷花池中,篮球场、文化室、路灯等设施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看到这些新气象,吴日颖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了起来,像其他村民一样,加入行动当中。

  2008年,文屯村被评为海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生态村。文屯村文1小组组长吴日柏告诉记者,村庄建设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规范管理,村民的环境意识也提高了。这正是文屯村能评上国家级生态村的主要原因。

  看得见的变化是村容村貌,看不见的变化是村民的意识。村里变美了,外出打工的吴日颖也重新回村创业,琢磨起了发展水果、蔬菜这些绿色产业。吴日颖在文化室的书本上学到不少关于生态循环农业的知识。“不能为了一次丰产就滥用化肥农药,不然土壤会被污染,子孙后代就没地可耕、没田可种了。

  渐渐地,像吴日颖一样尝到生态甜头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种植胡椒、椰子、槟榔、石榴等水果和瓜菜2300亩,去年全村总收入近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

  “今年年初,我丈母娘第一次上门,看见我们村庄这么整洁漂亮,抿着嘴直点头。现在干完活,打上一场球,出出汗,闲时到文化室练练书法,在大树下唠唠嗑,生活非常惬意。” 吴日颖感慨道,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亏了国家级生态村的成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