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原和湖泊恢复过去的样子

07.12.2018  14:10

        凛冽的寒风在耳旁呼啸,泛起涟漪的湖面一眼望不到尽头,一群群飞鸟从湖面上掠过……12月初,立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边,目光所致的一切既显得壮美又让人感到空旷寂寥。

        “我就生在这里,小的时候,这片土地上牛羊成群,但是后来因为过度放牧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草原逐渐变得贫瘠。一直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治理,这里才重获新生,现在父亲不住这里了,但是他最期待的就是我将这里每天的变化拍成照片带回去给他看一看。

        望着眼前的景色,今年30岁的日金仁则黝黑的脸庞上神情坚毅。对于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他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整整三年。

        玛多,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果洛州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腹地,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有大小湖泊5000多个。

        2016年,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按照山林水草湖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整体脱贫双赢,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制定出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和生态管护员管理办法。如今玛多县已有近3000名“生态管护员”守护自己的家园,日金仁则是其中一员。

        在海拔4600多米的黄河源头,除了恶劣的自然气候以外,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便是高原反应,快走两步都会觉得喘不上气,进行剧烈运动后更是感觉到眩晕头疼,似乎时时刻刻都在与生命极限的抗争中。

        对于日金仁则来说,每个月28天,每天至少10公里路程的巡护工作已经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穿着巡护队的马甲,戴着红袖标,骑着摩托车在巡护路上的身影也成为了他最常见的样子。

        “每一条巡护路都很熟悉,近的巡护点离家有十几公里,最远的巡护地点离家有190多公里,中间大部分都是山路,很不好走,一个往返就要4天左右时间.有些路段可以骑摩托车,有些地方就只能骑马了。”走在巡护路上,说起巡护工作的艰辛,日金仁则却突然指向远处,脸上露出了笑容。

        顺着他手所指的方向,4只野驴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它们悠闲地漫步在草地之上,与自然的画卷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并不觉得辛苦。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像野驴和藏羚羊这种我们小时候经常见到的动物们又回到了这片草原,我觉得特别欣慰。”日金仁则高兴的说道。

        正是国家生态保护优先战略的逐步推进,正是无数个像日金仁则这样的普通牧民的无私付出,如今玛多草原再现“千湖之县”的风姿,湖泊数量上升,草地平均覆盖度逐步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父亲前几天看了我拍的照片,他很高兴,我也会继续守护在这里,等着家乡的草原和湖泊恢复到过去的样子。”日金仁则的话语中充满了浓浓的家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