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 用爱值守——记柴达木换流站上的“夫妻档”

27.12.2016  01:04

  青海新闻网讯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更要吃苦,那是建设“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时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提出的一句响当当的口号。

  当再次看到那片辽阔、神奇的土地,感受着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时,时间的年轮在这条天路上已经不知不觉的跨越了5个年头。2016年12月9日,青藏联网工程投运5周年,在这5年间,35名国网青海检修公司青藏联网工程的运维者们为“点亮青藏”,确保这条“电力天路”安全稳定运行,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他们书写着他们自己的情愫。

  爱你就是懂得付出

  李斌善是柴达木换流站的副站长,是单位里出了名的既有想法又一丝不苟的较真人。作为一名“80后”,他早已成为了站里、单位里的中坚力量。李斌善的妻子付红茹是民和运维分部的一名工作班成员。

  说起这对夫妻,好多人都要说,“小付真是太能干了”“小付真是勤快,孩子老人照顾的都好”“付姐不容易,上班也很远,家里家外她忙个不停。”。从结婚那年开始,付红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平时家里面大到两家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成长,小到买米买油、日常水电费的缴纳全是妻

  子付红茹一个人的事情。今年,付红茹和李斌善的孩子已经3岁半了,可是孩子见到爸爸的次数还是少之又少。

  柴达木换流站作为青海省首座直流换流站,其意义和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初期运维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殊的高海拔运维,基础回填土回冻过程等关键技术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数据,一些主设备无法在这里真正的实现远程在线监测。面对人员不足、没有经验、自然环境恶劣等困难,李斌善没有服输,他说,“我们就是要做出别人还没有做出的东西。只要我们能解决了这些问题,日后我们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李斌善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带着站里的其他年轻人一起潜心研究起来。

  “李主任,你媳妇怀孕了,你不回去看看吗?”站里的同事刘峰看不下去了。2012年10月,当时李斌善的妻子怀孕6个月,那时站里正是既缺人,高海拔直流输电设备逻辑切换课题又到了研究最火热的时候,他经常在站里一呆就是几个月。说起家里,李斌善脸上略过一丝愧疚,定了定神说道:“等忙过这阵的吧,现在站里真是需要人手啊,真是走不开。”

  2015年,李斌善带着站里年轻的小伙子们,成功的研究出了我国首个“高海拔直流输电设备技术研究项目”,成功实现了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平波电抗器的等主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远程监测,并可通过北斗卫星进行热棒和铁塔倾斜及基础稳定性远程的在线监测和评估。可是这几年李斌善对于家里亏欠却攒下了太多太多。

  “我已经习惯了,他要当站里的顶梁柱,那我就支持他,做他后方的顶梁柱。”聊起这个“不顾家”的丈夫时,付红茹这样回答道。

  千里情缘一站牵

  张京家住河北,黄国鉴家住湖北,两地相距1000公里。如果不是都是工作在柴达木换流站,两人大概只能是缘分的错过者。

  “是柴达木换流站让我遇到了我的爱情,我到现在也不后悔当时的选择和决定。”张京说道。

  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的直流枢纽站正在建设阶段。当时,招募运维青海省首座换流站的人才对于青海省电力公司来说,是一件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离家远、自然环境恶劣等众多困难和考验面前,张京和黄国鉴都义不容辞的选择了扎根这里。

  接触时间久了,黄国鉴发现张京很多想法、价值观跟自己都很像,而且张京还是个特别认真负责人的姑娘,这些优点都像磁铁一般吸引着黄国鉴。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2011年,张京和黄国鉴确定恋爱关系,2012年8月两人结婚,成为了站内第一对夫妻。2013年,两个人的爱情结晶出生了。

  在站内,张京和黄国鉴这一对携手奋战在青藏联网工程直流运维近4个春秋的模范夫妻,也有着难言的无奈。由于两个人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倒班性质,孩子至今还在湖北,由奶奶、爷爷照顾。

  “爸爸妈妈,我要读幼儿园了,我想你们。”每当听到电话那头稚嫩的声音时,妻子总会将电话递给黄国鉴,默默地擦拭泪水。“孩子现在快4岁了,每年见他的时间,真是屈指可数,有时候回去,孩子见到我们都会感到陌生和害怕。想起这些我心里总是很酸楚。”在妻子张京的眼里,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自己和丈夫没能陪在孩子身边,那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不过,今年这样的问题,大概就能解决了。我们妈妈打算带着孩子一起来格尔木,到时候能见面的机会就多了,虽然现在还有些困难,但日子总会好起来。”想到团聚的画面,张京忍不住兴奋起来。

  同站共事夫妻难聚

  2012年,哈银措扎着长长的马尾,穿着粉色的运动服,脸上洋溢着只有22岁才能散发出的阳光笑容,走出了大学校门,来到了柴达木换流站,这座沙漠中的孤岛站,让这个姑娘内心充满着未知和迷茫。

  刚到工作岗位,作为值班长的胡天亮,在工作上、生活上都对哈银措进行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快两个人便陷入爱河,确定了恋爱关系,2014年两人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由于哈银措和胡天亮从事的专业不同,所以,即使在一个站内,他们能看见对方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像碰上青藏联网工程年检这种大忙时期,两个人经常是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刚好下班。渐渐的两个人的“打情骂俏”少了,哈银措开始埋怨胡天亮谈论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对她的关心越来于少,也开始埋怨两个人的聚少离多,埋怨两个人生活的平淡无常,埋怨家中事情无人照料。有时晚上躺在宿舍的床头,看着他和胡天亮的照片,哈银措总是偷偷的留着眼泪。

  在知道这些情况后,站里的王书记找来了哈银措和胡天亮,进行交心的谈话。

  “生活都是需要磨合的,你看站里的其他人,有些家人不在身边,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有些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有些员工为了工作,半年才能回一次家。你们比他们要幸福很多,至少在站上,你们有彼此的支持和陪伴。整个‘电力天路’的稳定运行,是你们每个人的默默坚守换来的,你们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家人团圆。”在王书记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后,哈银措不再埋怨了,两人又回到了一千有说有笑的日子,而且他们更加理解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更加看重这份工作带给他们的荣耀。

  今年6月,在全家人的期待中,妻子哈银措产下了一名男婴。这对于是家中独子的胡天亮来说是件天大的喜事,家里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加入,变得更加温馨起来。

  “我用心,爱如电,要让不知名的脸,在不知名地点,照亮种种幸福的一瞬间,我正海拔五千。”当如今,再听到他们哼唱起这首为青藏联网工程创作的“爱如电”时,不觉感叹柴达木换流站这3对夫妻,他们与这份工作结下的不了情。他们的喜怒哀乐已与柴达木换流站、与青藏联网工程融为一体。

  一盏盏照亮藏中电网的灯光,同时也承载着一份人性温暖的给予,那张坚实的电网同时也凝聚着更多人的亲情、爱情、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