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我省首家“以医养老”示范基地

26.04.2017  21:25

  青海新闻网讯 春雪还没有融化的季节里,记者再次来到位于贵南县的我省首家“以医养老”示范基地采访。

  在大院向阳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一排坐开,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两名工作人员穿着大褂,拿着铁锹在清理院落中的积雪。小护士降央卓玛,提着手中的简易药箱,按照医生的嘱咐,给需要服药的老人把药一一分发了下去。看着他们吃完了药,又询问老人身体恢复情况,并一一记录在了本子上。

  上次记者采访时遇到的藏族老人万德加,看到我们后笑着伸出了一双大手。这位来自茫拉乡郭拉村的老人无儿无女,自从家里的两位老人去世后,他就住进了养老院,不用再去做饭、洗衣干家务活了。来到这里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和其他村的老人一起聊聊天,心情很不错。房间有人打扫,饭也有人做。现在,加上保健医生的合理治疗,原先患有的疾病都有了明显好转。

  当记者去年第一次来这里采访时,康复中心大楼正在修建,此时已经竣工后进入了装修阶段。这里的负责人杨洛加说,这座大楼的一楼将是一个大型的植物生态园,老人们可以在绿色植物中呼吸更多新鲜的空气。二楼将设有放映室、健身房等,给老年人提供娱乐健身的地方,三楼至五楼是老人们的生活区域。

  杨洛加说起发展规划,细致而明了。

  2015年3月份,贵南县恒健福利医院便有了“以医养老”的构想。去各地考察和查询后,都没有类似的模式。于是,他们又多次深入到群众中,把这一模式的优越性讲给大家听。通过摸底,也汲取了各种意见。最终,一个成熟的建议提交到了贵南县有关部门。面对这一陌生的新的养老模式,主管部门领导也进一步作了摸底调研。

  同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长沙调研时提出了“以医养老”的构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健康中国”一词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时候,贵南县的“以医养老”想法进一步得到了肯定。最终,当地政府决定将城关敬老院和茫曲敬老院,以“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托管给了贵南县恒健福利医院,成为我省首家“以医养老”为目的的敬老院示范点,集养老、康复、保健、救助为一体,为当地三镇三乡70个村的农牧民提供医疗就医服务。

  2016年4月份,贵南县恒健福利医院自筹资金720万元,新建了贵南县城关敬老院、营养厨房。自筹72万元,购置了多台大型康复医疗设备。通过不懈的努力,敬老院从刚刚开始的十几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三十多人。服务人员也从当初的3个人增加到了16人。使入住敬老院的老人得到了康复、护理、救助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每日的三餐,也是按照老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营养膳食。

  从杨洛加所说的发展经营模式中不难看出,这一思路一方面促进了地区医疗服务与养老及救助福利机构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服务群众,形成多级配套的社会福利体系,统筹医疗、养老及救助服务资源,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等社会福利服务有机衔接,建立地区健全健康养老及救助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健康养老及救助服务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

  贵南县民政局局长张宏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这一项目是贵南县“以医养老”综合服务体系项目,贯彻国家“医养结合”的政策方针,依托贵南县恒健福利医院形成中藏医药和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涉及贵南县恒健敬老院康复中心子项目、贵南县60岁以上老人智慧养老亲联网网络系统搭建子项目等8个子项目。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民政事业的必经之路,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需要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参与社会事业、兴办福利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化服务势在必行。

  记者在采访中深刻地感受到,这一项目建设单位,可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医养结合机构,可有效提高地区医疗及养老资源的整体效率,为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优质、连续、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的专家到护理院坐诊、巡诊,又将护理院的医护人员送到医院培训,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我省医养结合示范点的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促进青海省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的一大需要。

  也许,这就是“四个转变”在基层落实的最鲜活的事例吧。

  可以说,“四个转变”的理念是我省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使中央精神具体化、青海化、实践化的实际举措,是充分结合青海实际,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的根本思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我省首家“以医养老”示范基地正朝着这个方向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