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草原之子》在西宁震撼上演 引起热烈反响

18.12.2015  18:15

图片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讯 真情继续上演,感动不断延续。连日来,全省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走进青海大剧院,走进我省先进典型人物、已故青海省副省长尕布龙同志的精神世界,被他的事迹打动流泪,为他的精神振奋鼓掌。12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予波,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昌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文虎,和我省广大高校师生共同观看话剧《草原之子》,共同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今年上半年,省委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号召向尕布龙等先进典型学习,各族党员干部热情响应、广泛参与,自觉以尕布龙同志为榜样,认真查找不严不实表现,立行立改,有力推动了专题教育。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尕布龙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百姓,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典型,要求多宣传像尕布龙这样的共产党的好干部。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学习尕布龙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座谈会上强调,全省上下要大力弘扬尕布龙精神,树立起“三严三实”的更高标杆,为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而不懈奋斗。

  为了进一步把学习弘扬尕布龙精神引向深入,用榜样的力量提振精气神,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正能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直机关工委共同组织西宁地区省直部门和单位、西宁市直部门和单位、大中专院校、省军区、武警官兵和国有企业等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观看话剧《草原之子》,作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重温尕布龙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不断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向深入。

  尕布龙,蒙古族,青海海晏人,1926年生,曾担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尕布龙的家里开了30多年的“牧民店”,免费接待从青海各地来西宁办事、看病的农牧民;担任副省级领导职务后,坚持深入基层,带领民众脱贫致富;退休之后不忘初心,用生命染绿了西宁的南北两山。

  祥和美丽的金银滩大草原上,垂暮的藏族老人道尔吉在思念一个人——他就是话剧《草原之子》中以尕布龙同志为原型的布英德力格省长……舞台上尕布龙同志的艺术形象还原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生前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尕布龙同志“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百姓”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

  演出中,观众席中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很多观众边鼓掌边流泪。当剧中主人公说:“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我在入党时喊出的誓言”时,全场掌声雷动,久久回荡在青海大剧院的演出厅。

  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董海峰激动地说:“尕布龙同志是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题材,更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做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自觉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铭刻在灵魂中、熔铸到血脉里,融入到对莘莘学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去。”

  “三严三实”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热盼。青海大学大一学生洪世腾说,尕布龙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和做人准则,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修身之本、成事之要。在全国上下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大舞台上,我们一定要从点滴做起,从最平凡的事学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三严三实”最忠实的践行者,才能无愧于祖国对我们的培养和期盼。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史文工说:"在观看话剧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尕布龙精神过时了吗?但在观看过程中,我内心的答案越来越清晰和肯定。没有,从来没有!尕布龙同志的先进事迹是践行'三严三实'的生动体现,就像一面镜子,对照之下,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欠缺。我以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认真学习尕布龙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在我们的学生中间传承下去,为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而共同努力。"

  青海师范大学大二学生索南扎西看到舞台上自己熟悉的大草原布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激动地说,通过观看话剧,尕布龙同志的感人事迹已经深深印记在我心中。作为一名从牧区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尕布龙爷爷勤恳干事、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等学成之后为家乡建设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