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十二五’的获得感”

05.03.2016  01:19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技术的创新,让两会近在眼前。在今年两会报道中,本报首次采用了Skype for Business的群组视频会议功能,开设“两会·微沙龙”栏目,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和网友在网络上面对面,共话本届两会的热点议题。讨论内容通过视频直播技术,在光明网、光明云媒、光明日报微博等渠道进行直播。3月3日晚20时,第一期“两会·微沙龙”上线,百余位网友进入网络会议室实时参与了沙龙讨论。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获得感”一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隔一年,今年两会期间,“获得感”再次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 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高速公路、高铁的修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身边的工人、农民朋友,过去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现在开起了小汽车;我的一个朋友,过去做小生意,现在开办了大超市,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现在躺在家里用软件能叫外卖……这一系列变化,都体现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应该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点赞,这是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宁夏主委戴秀英:“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医保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等,都极大地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些成绩在世界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光明网资深网评员龙敏飞: 在医疗方面,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我父亲有切身感受。一次,他因脚伤去医院治疗后,报销了部分医药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家的负担。像我父亲一样感受到“‘十二五’的获得感”的百姓,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