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推行垃圾分类难在哪

08.12.2015  19:36

  青海新闻网讯

   大量生活垃圾被埋入地下

  一份来自西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消息:在省城,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月产垃圾110公斤,年产垃圾达1.3吨!

  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的运转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随着西宁市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人口增多,西宁市城区内的日产垃圾量也逐年递增。

  11月18日,西宁市沈家寨垃圾场,几辆推土机紧张作业。运到这的垃圾被运送到垃圾填埋场后,由垃圾场的车辆指挥员指挥车辆将垃圾倒在指定的区域。垃圾被推平、消毒、压实,再在上面覆盖20厘米至40厘米的黄土,并予以二次压实。

  而在那些等待处理的垃圾中,不乏旧衣物、旧包、一次性筷子、报纸、纸板等可回收垃圾。

  据垃圾场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西宁市的生活垃圾仍实行容器化混合收集,除了少部分被捡拾垃圾的人和环卫部门清理出来外,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最终被送进了垃圾填埋场。随大量生活垃圾被埋入地下的,还包括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废旧电池、水银温度计等有害垃圾。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利益。据业内人士介绍,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垃圾至少可以减量30%至50%。然而,如何将这种资源的位置摆正,从源头上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这就需要细致而繁琐的垃圾分类。分类成为垃圾处理中不得不说的一个话题。

  其实早在2003年,西宁市城管部门就提出了垃圾分类,并在市区内设置了上千个分类式垃圾箱。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垃圾都存在未经分类就被扔到垃圾桶内的情况,除日常可回收的塑料瓶、废旧报纸、废金属等垃圾被拾荒者捡走外,其余的生活垃圾几乎一股脑地混杂在垃圾桶内,根本没有按照垃圾桶上分类箱的指示投放。分类垃圾桶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了“城市的花瓶”。

  市民很少分类丢垃圾

  11月16日,记者走访新宁路、长江路、朝阳西路、五四大街、中心广场、滨河路、北大街等处发现,目前垃圾桶共有两类,一类为广告箱式垃圾桶;另一类为塑料垃圾桶。

  在滨河路、中心广场一带,垃圾桶是广告箱式,都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箱体。记者看了5个垃圾桶,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里装的垃圾基本上都一样,都有果皮、包装袋、纸张、塑料瓶等。也就是说,可回收箱和不可回收箱里装什么,完全看扔垃圾者的心情。

  16日中午,记者在北大街的一个分类垃圾箱旁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市民在扔垃圾时,很少有人注意垃圾桶上的标志,自觉分类投放。大多都是将垃圾随意投进箱内。在采访中,市民大多都知道要把垃圾扔到街头的垃圾箱里,至于怎么分类,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废旧电池投在垃圾桶专门设有的小孔内。

  在长江路的一个公交车站点,一名刚刚走下公交车的男子随手将一个饮料瓶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中。记者问他是否了解垃圾需要分类时,这名男子不屑地说:“扔进去就不错了,还分类。”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虽然知道垃圾分类,但看到垃圾箱里什么垃圾都有,觉得自己一个人做垃圾分类也没有意义,于是也就随手扔了。

  小区垃圾回收:基本上“一锅烩”

  街头分类垃圾箱成摆设,那么居民住宅区内的垃圾收集情况又如何呢?

  记者走访省城部分小区时发现,多数小区采用的是在楼前设置一个较大的垃圾桶收集垃圾。居民处理生活垃圾也仅是将垃圾装进袋内,扔在垃圾桶内,并没有分类。“我住的小区,每个单元门口都有垃圾箱,但是并没有设置垃圾分类箱。我们也只好一股脑地把所有垃圾都扔在桶内。电池污染坏境,一般都是我儿子收集起来,交到亲戚所在小区的回收点回收。”家住省城北区某小区的市民赵先生说。

  相比大多数小区的“一锅烩”而言,省城新宁花苑的垃圾分类情况要好一些。在新宁花苑1号楼下,一个标有“餐厨垃圾专用桶”字样的黑色垃圾桶显得格外醒目。在这里已有为数不少的人能主动将垃圾分类。

  住户刘丽洁说,刚开始的时候,她和许多住户一样,仍旧按过去的习惯,将所有垃圾装在一起。后来,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并多次上门做工作,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得到了住户的理解和支持,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现在,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习惯。

  垃圾分类:在起点就已经卡壳了

  和垃圾分类有直接关系的还有环卫工人、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厂等环节。在分类的首要环节,垃圾分类就已经停滞,后面环节更无从谈起。

  市民丢垃圾不分类,环卫工人处理垃圾也不会分类,环卫工人把分类垃圾箱两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一起倒进垃圾车内。张大姐负责新宁路段的保洁工作,她告诉记者,尽管垃圾桶上的标志很明显,但市民一般不会特别留意分类垃圾桶上的标志,而是一扔了之,桶内的垃圾,自然就无法分类处理了。“要是再把这些垃圾分开,自己再整理,工作量太大了。”不言而喻,环卫工人也是一股脑地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箱里的垃圾混合运走。

  分类垃圾箱的作用不大,那这些混杂的垃圾到了垃圾中转站,又会如何处理呢?对此,记者探访了位于省城北区祁家城、西山三巷的垃圾中转站,大多数生活垃圾被运到中转站后,都没有分拣程序,而是直接将垃圾倒入设备内处理。

  探因:垃圾分类“瓶颈”在哪儿

  垃圾分类处理似乎较难推行。街头虽然配备了垃圾分类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小区内则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而垃圾在进入中转站这最后一道“关卡”时,也能轻易“通关”。是什么让垃圾分类如此难?

  首先是生活习惯难改变、不愿分。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并没有注意过街头的垃圾桶上所标的文字,而且他们也已经习惯了随手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很多人嫌麻烦,他们觉得扔垃圾前还要在脑子里“过筛子”,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有害……都不如直接一扔方便。

  其次,知识普及不到位,不知道怎么分。

  一些市民虽然知道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但同样也存在困惑:到底什么是可回收的,什么又是不可回收的?大多数人都知道,金属和易拉罐属于可回收,但其他的垃圾,并没有人告诉他们,到底是不是可回收的垃圾。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垃圾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比如饮料包装盒,就有纸、塑料膜、铝箔等,非专业的回收机器无法处理,导致无人回收,还有更多高科技的材料更是让人难以下手。

  最后,没有完善的分类体系,分了也白分。

  “安装分类垃圾箱的初衷非常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却不好。市民丢垃圾不分类,环卫工人处理垃圾也不会分类,我亲眼看到环卫工人把分类垃圾箱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一起倒进垃圾车内。垃圾分了又合,做的是无用功。”市民小赵说。

  也有少数居民提出,就算他们养成习惯,平时在家都将垃圾分好类,投到小区垃圾桶时也是按照桶身上的要求归类,可清洁工在清理小区垃圾时只是“一锅端”,集中将垃圾倒到同一辆运输车上拉走,最终只能是“分了又合”。

  “垃圾分类这项工作需要市民统一思想、政府统一理念,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我们的环境才能更好。”一名市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