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的青海

08.01.2018  16:51

  我国使用货币的时间长达五千年之久,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考古资料证明,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古代先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货币。这些发现于我省不同时期文化遗址中的货币,见证了青海政治、经济的发展。

  青海新闻网讯 在我国的汉字中,凡是与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从“贝”。这是因为,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人口迁徙贝币南来

  我省最早的海贝发现于五千多年的马家窑文化时期。此后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的墓葬中,都陆续有海贝出土。这些海贝小巧精致,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依然散发着润泽的光芒。

  曾就职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闫璘先生介绍,海贝因为其美丽的外表,最早可能更多是用于装饰。在青海高原,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早在旧石器时代,青海高原上就有了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只是当时还没有货币,人们采取的是物物交换的贸易方式。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海贝又因为“物以稀为贵”,而逐渐被人们当做货币来使用。

  因为海贝来之不易,后来就出现了海贝的仿生物——骨贝、金贝、铜贝、陶贝等,它们很有可能也被当做货币使用。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展厅中,就展览着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出土的卡约文化时期的金贝。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说,出土于我省的海贝,都产自于南海。青海高原与南海相隔千余里,在交通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古代,远在千里之外的海贝又是怎样到达青海高原的呢?

  侯光良教授介绍,这与古代贸易大通道——河南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河南道也称为氐羌道。马家窑文化时期,因为民族迁徙等原因,河南道可能已经形成。当时的古代先民从青海高原出发,南下黄河,过松潘草原,沿着岷江流域进入了西南地区。人口的迁徙和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所以海贝这种本该属于南海的生物,就被人们带到了青海高原。

  除了通过贸易和人口迁徙而来,出土于青海高原的海贝也有可能是从中原地区而来。《青海通史》记载,夏商周时期,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羌人与中原王朝有了密切的关系,羌人时而与中原王朝征战,时而臣服。闫璘先生介绍,有金文中就记载着中原王朝赐贝给羌人的事情,但是具体赏赐的是海贝还是金贝,或是其他贝就不得而知了。

   王莽铸币在青海

  海贝在青海最后出土于大通上孙家寨墓地,与此同时,上孙家寨墓地中也出土了五铢钱。五铢钱是一种中国古铜币,钱重五铢,上铸“五铢”二字,故名。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一直使用到了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汉武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的强盛,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开始了“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的战略行动。之后,经过李息、徐自为进兵湟中,以及赵充国平定河湟羌人以及屯田河湟等一系列措施,青海地区被纳入到了中原王朝的郡县体系中,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与中原王朝一体化的政策,于是五铢钱作为汉朝的官方货币,正式进入到了青海地区。

  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遗址考察时,不仅采集到了五铢钱和铸造五铢钱的钱范,还采集到了王莽时期的钱币,如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小泉直一、大泉五十等。

  出于政治的考虑,王莽得到西海郡后,要统治当地羌人,修筑西海四郡等,都需要大笔的支出。从中央王朝运送钱币,一来是路途遥远,不便运输;二来出于安全考虑,于是王莽便授权西海郡太守,就地取材铸造钱币。史书记载,祁连山很早就有铜矿的分布。这也是为什么西海郡城会有钱范出土的原因。

  王莽创立新朝短短六年间,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允许有些郡县自己铸币,这样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了通货膨胀。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