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就业开启海东群众新生活大门

10.02.2015  20:24
核心提示:    青海的采棉工人正在新疆棉田劳作      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十二五以来的四年时间里,我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和收入倍增计划,特别是对藏

  

  青海的采棉工人正在新疆棉田劳作

  

  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十二五以来的四年时间里,我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和收入倍增计划,特别是对藏区就业实行倾斜政策,有效改善了藏区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全省新增城镇就业23.2万人,是“十一五”的1.3倍,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内。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超过445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开启了新生活的大门。四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6%,成为增长最快的时期。

  青海就业优惠政策知多少

  民生是根本,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全力保障投入,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成绩的取得,是就业优惠政策的强力支持,近年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民生就业。

  2012年,我省实施八项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启动全省经济园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不断改善园区企业用工环境,进一步缓解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局面,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力度,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年内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2014年,我省再次实施新一轮就业政策,在2013年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基础上,再从八个方面推出了16项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促进多渠道就业、引导高校生面向基层就业、扶持高校生自主创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和援助。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城乡居民低保家庭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的范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给予最长不超过两年、其实际缴费70%的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在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和招聘中带头招录高校残疾毕业生。

  拉面经济跻身百亿俱乐部

  海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容指出,拉面经济潜力巨大,并且目前年产值已经超过百亿元,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拉面产业。

  刚刚闭幕的青海省“两会”消息显示,目前,青海“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已达14.7万人,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的拉面馆约2.12万家,年利润超过60亿元。青海拉面经济发源于海东市的化隆。上世纪80年代,化隆回族自治县农民韩进录、韩东等先后到福建等地创业,开了青海农民在沿海城市开办牛肉面馆的先河。此后,青海拉面迅速走向全国。为促进“拉面经济”的发展,海东市政府进行多次专题调研,我省也在全国近60个城市成立办事处,为在当地开拉面馆的青海人提供咨询,并为他们办理《劳务输出证》。这本被称为“打工护照”的《劳务输出证》扉页上有牛肉拉面简介,后面加盖人社、民政、公安等部门公章及审核意见。此外,今年又制定了四项措施,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也正因为我省不断完善和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青海拉面经济的经营规模越来越扩大,近年来,青海牛肉拉面开始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转型,仅化隆就有40多个拉面品牌在省外注册。

  青海采棉大军赴新疆

  采棉大军,则是青海省劳务输出的一个知名品牌。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建设,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农牧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着力打造劳务品牌,继续组织开展赴新疆采摘棉花和赴海西采摘枸杞活动。结合全省经济园区用工需求,重点做好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劳务派遣等工作,做好就业衔接。

  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新疆已连续多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和调出量全国第一。每年棉花收获季节,几乎都会出现劳动力紧缺问题。针对这一状况,青海省近年来加强与新疆用工单位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采棉劳务合作关系。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青藏铁路公司开通采棉专列,使“采棉大军”出行大为便利。

  据青海省劳务输出部门不完全统计,2009年青海省赴新疆采棉的务工人员达到了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近2万人,其中海东地区组织了6万人,西宁市及其他县、市组织了1万人,采棉务工收入达到3亿元。2010年,海东地区输送了6.34万人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采棉,由于当年棉花收购价格涨幅较大,所以采棉劳务费普遍提高,采棉劳务收入达到两亿元。2012年,青海共向新疆组织输送采棉工6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2.4亿元……基于青海采棉大军的成功,我省逐步探索起“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群众自愿、经纪人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劳务输出模式,从而使用工地和劳务输出地实现“双赢”。海西采摘枸杞,也由此成为青海劳务输出的另一个品牌。

  去年,我省就业再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4%。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万人,转移农牧民就业11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