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清:贪腐官员蜕变的临界点及其防治
官员的职责在于为人民服务,为了更好地使其履行职责,党和人民赋予其权力。具有“两面性”的贪腐官员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败絮其中,分裂的人格、表里不一的行为,严重背离了从政道德,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和形象,必须以党纪国法予以严惩,防止“两面性”官员的再次发生,减少这类官员出现的概率。
贪腐官员“两面性”及表现形态
“两面性”官员的典型特征是在组织面前和在群众面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通过刻意作秀掩饰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但在利益选择面前彻底暴露了那不堪一击的另一面。这种人的心理是扭曲的,缺少正确的、理性的精神世界,对社会、对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具有“两面性”的官员生活在虚假的空间里,他们无法作为真实的自我而存在。那些身处高位的贪腐官员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正直官员,打造出一副体恤民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爱民形象。以清廉外表的假象伪装自己,欺骗组织和群众,做足表面文章,以博取他人的信任和赞赏。他们在群众面前,大讲党性、纪律和法纪,私下里却毫无道德地做着愧对党和人民的事情,干着违法乱纪的勾当。虽然他们也有正向的一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崇高思想,往往把情感、思想和行为割裂开来,使自己的人格常常处于分裂状态。典型表现是台上台下、人前背后两副嘴脸,视党纪国法如形同虚设,忘记了本真,放弃了最初的追求,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参与者和制造者。
人的欲望发生变异和膨胀,人就变得疯狂,再难抵挡利益的诱惑。灯红酒绿吞噬了他们当初作为人民公仆的赤子之心,美女色诱使他们丧失了道德底线的坚守,金钱追逐的贪娈使他们敢于冒上绞刑架的危险。他们用假面具掩盖自己肮脏的灵魂和丑行的行径,却难去表面的虚伪和内心的空虚,经常处于焦虑之中,一有风吹草动便寝食难安,良知与罪恶感交织,人性的黑白两面纠缠争斗,出现了严重的人格分裂现象。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放纵自己是他们内心满足行为的一种排解方式。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造成这些官员大肆敛聚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的钱财,贪污那么多钱财到底做什么。对他们来说,金钱只是个数字而已,为什么还要贪得无厌,明知水深还往里跳。当他们的金钱积累到花也花不完的程度时,这些官员也害怕过,也后悔过,但就是经不起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他们除了有获得既得利益的快乐,也有来自党纪国法的担心和恐惧,想要收手时已经欲罢不能,贪赃枉法已经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怕是很难再愿意过朴素艰苦的生活。在位时,高调倡导廉洁自律、打黑除恶,身败名裂后的请君入瓮便出现了巨大的讽刺。
官员“两面性”临界点转换的演变过程
对于所有为官者来说,哪一个贪腐官员不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和高尚的追求,哪一个不是抱着为人民服务的雄心壮志而为官从政的。为官之初,也都心怀天下,志在为民,对贪污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然而,随着地位的升迁和手中权力的加大,受官场上不良风气的濡染,内心世界悄悄发生了变化,渐渐走上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双面人生”不归路。他们自己都想不到会堕落到如此地步,自己都成了自己最憎恨、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为官之初,他们亦是清正廉洁之人。无论是高官鲸吞,还是小官巨贪,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贪腐官员往往是从权力小、挣钱少的时候做起,权力的增大使其有了获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和条件,在物欲横流面前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官场的历练,地位的升迁和权力的扩大,他们逐渐把豪情壮志化作追求金钱、名利、地位的享受,贪污腐败、违法乱纪,坠入泥潭不可自拔。一旦有了第一次的收受贿赂,私欲和金钱欲就无法遏制,根本就停不下来徇私、受贿、违法犯罪。权力越大,收受的数目也越大,数额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甚至更多而一路飙升,直至走到悬崖边,掉下去也只是迟早的事。
我们不否认,曾经的官员是好官员,只是后来学坏了,怎么学坏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毫无例外的是,落马官员几乎都有过辉煌的政绩,获得过无数的荣誉,挂满了各种头衔,是让党信任、让群众放心的好干部,为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付出过辛勤的汗水。我们不能说落马官员为官初始就是心怀鬼胎,他们也许有过坎坷的人生经历,有过艰辛的奋斗历程,让他们走上不归路的既与他们的自身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客观环境有关。一些出身贫寒的落马官员,渴望拥有权力,将权力视为身份和价值的象征,一旦手中大权在握,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初衷,出现在心理上、精神上、物质上的巨大的反差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巧取豪夺,许多具有“两面性”的官员都属于这种类型。可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随着地位的升迁、各种诱惑的增多而变质的,理想坍塌了,信念动摇了,道德上堕落,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久而久之及时行乐思想占据了上风,无视党纪国法,最终导致了政治上的变质,堕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一些开始真正为人民着想的领导干部,感觉自己辛苦了一辈子,什么都没得到,于是就产生了“弥补损失、寻求补偿”的心理,造成晚节不保。很多官员苦熬多年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彰显自身的能力,他们过分追逐权力带来的骄傲感,享受被人吹捧的膨胀感,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捞取个人私利,徇私舞弊,违法乱纪,出现了权力寻租的现象,不但没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地位、荣誉当作积极进取的动力,反而利用这些耀眼的光环行不法之事。站在权力的高处,备受追捧的虚荣心的膨胀,这是毁了无数官员的重要原因。
“两面性”官员的蜕变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理想信念的丧失、价值判断的迷茫、内心世界的扭曲、党的宗旨的忘却等是所有“两面性”官员的共性特点和思想根源。
官员“两面性”产生的预防与治理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崇高的信仰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怜又可悲的。作为一个人,应当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绝不是为了获取物质利益而活着的,失去了远大理想和高尚追求,就必然会把获得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标来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同清正廉洁之风紧密相连,只有精神上“钙”量充足,行为上才能体现本色。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是不应该被自己的欲望所左右的,奉劝那些心存不轨之心的官员时不时地驻足,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思索一下,在一味地追求目标的时候,是不是丢失了什么,或者偏离了最初的方向。正确的人生观是最重要的,它将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时时谨记心中的理想,不忘初心,在思想上弄清楚“为什么做官”。惩治贪腐官员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警醒那些还在顶风而上的顽劣之徒,那些视党纪国法于儿戏的人。对于贪腐官员来说,即使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再多的钱财,他们的精神世界依旧是空虚和贫穷的,精神的富有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我们应该有比金钱更高尚的追求,不能为了目的而丢掉了出发点。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为民所用。正确的权力观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把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做好事作为为官从政的追求,“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既然选择了为官从政的职业,就应当不断锤炼相应的职业素养。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其他的一切都应为之让步,面对诱惑不动心,经得起各种功名利禄的考验,只有牢牢守住第一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根本上解决不能贪、不想贪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己之职,思己之事。以职业操守和对党、对人民的责任心,以过硬的明辨是非能力,杜绝一切违背法律、道德和原则的事,正确对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一些重大问题面前保持理性的态度和认识。
遵守党的纪律,守住法律的底线。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牢牢守住讲纪律守规矩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法律的底线,以正义和法治遏制住人性中潜在的邪恶之念。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时刻不要忘记高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纪律和法规教育,增强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加强监督制度建设,构建“两面性”官员产生的防火墙。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监督,才有可能做到正常地运用。制度是约束“两面性”官员产生的关键,这种刚性的力量是杜绝和惩戒“两面性”官员的强制性力量。制度好可以使“两面性”官员找不到滋生的土壤,制度不好也会使廉洁干部犯错误。权力的滥用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是极端致命和无法弥补的。没有绝对的权力,也没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权力的最终指向为人民,权力为人民服务,不是一部分权力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为一部分人民服务,而是全部的权力为全部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设计出好的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两面性”官员的出现。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并增强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必须扎紧制度的笼子,使其成为预防和惩治“两面性”官员的有效措施。
总之,“两面性”官员的出现是由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必须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惩治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共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确保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 人民网 201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