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群众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

13.10.2017  02:43

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是我省人民的期盼,也是全省各级政府、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近年来,省农牧厅始终坚持把精准选择扶贫主导产业、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2016年,2.74万户、8.4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如期脱贫,产业精准扶贫实现开门红。

精准选择特色产业 把好产业精准扶贫“方向盘”

为因地制宜选准选好特色增收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省农牧厅与省扶贫局按照全国产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农业部的专题部署,组织召开了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讨论确定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业、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传统手工业、商贸流通业6大精准扶贫主导产业;调度收集了各县及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建设规模、投资需求、带动贫困户情况,指导各地确定了贫困村主导产业;汇总编制了省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并由发改、财政、农牧、扶贫等9部门联合下发,为全省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量身定制了1至2个主导产业和发展项目。

围绕构建“三区一带”农牧业区域布局,推动农牧产业集群发展。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重点发展雨养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打造成全省“菜篮子”供应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重点发展特色果蔬、循环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以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为载体,以有机环境、有机养殖、有机畜产品加工贸易认证为基础,延长有机产品产业链,创建有机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机畜产品基地;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加快改善现代渔业物质装备条件,提升养殖渔业制繁种水平,加快打造沿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启动产业精准扶贫“发动机”

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做好“放、管、服”工作,让贫困县有权力、有动力,履行好扶贫主体责任,支持实施精准扶贫、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现状,集“零钱”为“整钱”,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2016年在全省30个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支持试点县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探索解决长期以来资金使用“碎片化”等问题,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农牧业发展资金分三批切块到县,切块资金达到23.66亿元,占年度农牧业发展资金的86%。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全省所有贫困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架起产业精准扶贫“连心桥”

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组织作用,密切贫困群众与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过去一家一户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创新合作经营模式,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折股分红、合作经营、订单生产、务工增收等方式,形成贫困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据初步统计,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68万人,参与产业扶贫的种养大户达到5.73万户、各类合作社达到658家、各类企业达到108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赋予农牧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率先在湟中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全县16个乡镇383个村全面推进,292个村制定了权能改革方案、清产核资方案和成员身份界定办法,148个村制定了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管理办法,10万农户收益。

构建共赢格局 用好产业精准扶贫“加油站”

坚持农牧民持续增收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加快推进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继续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黑土滩治理和草原鼠虫草害防治,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安排。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禁牧补助标准由原来每年每亩6元提高到7.5元,草畜平衡由原来每年每亩1.5元提高到2.5元,草原牧区年人均补奖资金达到3017元,比第一轮增收583元,草原补奖资金成为牧民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

加强生态扶贫,科学设置生态管护员岗位,在国家公园所属四县新增草原管护岗位8623个,新增管护岗位全部从贫困户中聘用,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逐步完善。

加快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围绕草畜平衡和提质增效,推广“四制”模式,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让贫困牧民尽快受益、尽早脱贫、不再返贫。抽样调查显示,试验区试点社中,平均165户入社户中贫困户有68户,贫困人口220人,有些地区如玉树试点社平均284户中贫困户达到243户,这些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后普遍通过项目配股、劳力培训就业等政策手段,与其他牧户一起参与生产和分配,找到了尊严感、获得感,享受到股权收益,走上产业脱贫道路。

探索定点扶贫模式 建好产业精准扶贫“试验田”

省农牧厅把发展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定点的11个村脱贫的重要方式,在规模经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上加大扶持力度、狠抓落实,2016年扶持资金达到3294万元,11个村均建起了集体产业。

乐都区的5个村重点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推广新品种、提供新技术,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推动马铃薯提质增效。每个村组建了一个特色养殖合作社,以养殖带动饲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乐都区卡拉村在甘肃定西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引进建设了马铃薯全自动加工生产线,销售收入实现了翻番,并将残渣用于养猪,建成了地头市场,形成了原地加工、废渣再利用、粪污还田的循环模式。都兰、河南、囊谦县的6个村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盘活草地、牛羊资源,并扶持建立市场服务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机制。河南县智厚茂、德日隆、荷日恒3个村完成全村草场、牛羊等资源登记,在部分户实施了股份制改造试点示范,并在县城建设了商铺、宾馆、修理厂、服装厂等第三产业,推动了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的渠道,3个村2016年全部如期脱贫。

接下来,省农牧厅将全力抓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落实,用好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加大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特色产业促脱贫、龙头企业带脱贫、经营主体帮脱贫、农村改革催脱贫、科技指导助脱贫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郑思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