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小 体验“全课程”
青海新闻网讯 走进西宁北大街小学一年级“全课程”实验班教室,好温暖自由的“全课程”教室!教室打破了传统的构造格局。整个教室内,一张张五彩斑斓手绘的图画贴满一面墙壁;一盆盆水栽花,摆放在窗台;一张张写满祝福话语的卡片垂挂在教室的上空……无论是在彩色方桌前上课、讨论,还是到讲台前的空地上游戏,你都可以想象到孩子们在这样温馨可爱的家园有多么的惬意和自由。
这只是“全课程”班级的整体布局,而新潮的教学方式,已在西宁市城中区6所小学的部分班级实行,师生家长一片叫好。近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近“全课程”,探访其中的神奇与奥秘。
一
“全课程”教育实验,是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培养“全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打通学科壁垒、强调综合性学习、覆盖学校全面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
“全课程”实验班取消传统的班主任制,两个老师(主班和副班)包一个班,建立起一个家一样的教室。把小学六年,划分为三大学段,一年级刚入学的半年为始业学段,六年级的最后半年为毕业学段,中间为常规学段。在始业学段,开设了始业课程。传统学校,小学生一入学,立刻就进入拼音的学习,拼音枯燥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六岁儿童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结果,这样的拼音学习持续数月后,就导致儿童普遍的恐惧、紧张、对学习的厌倦。“全课程”实验班,把第一个学期作为始业学段,开发了让幼儿柔性“软着陆”的始业课。
在始业课上,拼音的学习被后推两个月,学科的概念被淡化了。始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变了,学习方式变了,不再是枯燥的拼音学习、机械的生字抄写,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被动接受各种训练。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围绕主题,孩子们唱儿歌、读绘本、玩游戏、演戏剧、学舞蹈、学唱歌……孩子们每天都非常快乐。老师们不再是单纯教学科知识,而是陪着孩子度过一天又一天愉快的生活。在师生共度的生活中,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浸润其中。
此项教育变革从酝酿到实施期间,城中区教育局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多所全课程实验先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采取派教师跟岗学习培训、各校制订实验方案、派教师赴京驻校挂职、校际联合研讨、交流等形式,着力推动改革进程。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由著名教育专家李振村担任校长,是全国名校北京十一学校直属的分校,它以开放多元的“全课程”、自由包容的办学精神和一流的硬件设施而享誉全国。
二
“全课程的教材和现实联系得太紧密了,最近春天来了,我们的教材也进入了第二单元,题目就是《春天来了》。里面有写春天的课文,有唱春天的歌曲,有画春天的图片,甚至连数学科目也和春天联系了起来。”北大街小学“全课程”实验班的柴玉孜老师介绍。
“全课程”实验班的数学老师宋林东介绍,丰富的数学绘本、精彩的数学哲言、美丽的数学小制作等,让还处于幼小衔接的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分与合”章节时,给孩子讲了一个数学绘本故事《鼓鼓和蛋蛋》,故事里的主人公鼓鼓和蛋蛋是怎样把10个小石头分成两部分呢?利用数学课上分与合单元中有序成对的分法,孩子很快得出9种分法。既让孩子在绘本中巩固了分与合的知识,又让孩子感受到学好数学知识的作用。
除了阅读绘本之外,学生也会主动创作绘本。“在认识钟表章节中,我给孩子们布置写绘作业,让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表述一天不同时段自己在干什么?”宋老师说,过去写作文就是写作文,画画就是画画,但是现在两者却结合了起来。“我们让学生完成的绘画作业,除了画不同时段自己的样子,同时,还写上文字或拼音。”虽然学生创作的绘本看起来还很稚嫩,但是已经颇具雏形,看起来“非常有意思,很可爱”。
三
“全课程”实验班学生罗崇浩,现已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孩子刚进入“全课程”班,一开始接触这个全新的教学概念,作为家长,确实存在一定疑虑。罗崇浩的爸爸说“当时已经上课快一个月多了,儿子还没开始学习拼音,我就有些着急了,这样会不会耽误孩子啊!”后来,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同时观摩了几节老师的教学课后,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这一教学理念。”
“与其他同事、朋友的孩子比起来,孩子从内向变为自信,大胆与人交谈,孩子每天早晨都很期待去和同学们度过新一天的校园生活,放学回来后也很乐意和我分享学校发生的趣事。上学积极性这么高,我真是没想到,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另一位学生的家长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城中区区教育局局长徐洁坦言,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喜爱学习、习惯良好、活泼主动,我们依托“全课程”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用弘文的专业成就孩子的未来。让学校成为教师乐教、孩子乐学的乐园,“这是城中区教育一贯的追求”。她告诉记者,“全课程”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也不是消解学科本质,更不是放弃知识学习。“这种课程结构的改变,跨学科学习,不仅学习内容极大拓展,学习方式也更加丰富,可以认为是一种‘全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