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宁海绵城市建设现场

04.04.2017  19:21

  青海新闻网讯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自2016年4月,西宁市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西宁,正在努力探索西北地区半干旱缺水型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

  海绵城市离百姓很远?不,海绵城市就在百姓身边!那么到底什么是海绵城市?在城市主干道、在广场边、在小区内,海绵城市是如何建设的?近日,晚报记者随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到虎台电力支行小区、海湖广场、海湖新区文苑路等试点建设点实地探访,为广大市民解密西宁市建筑小区、道路与广场的“海绵化”。

   看看海绵小区是啥样子?

  可能许多市民对雨季小区内路面的积水会有些无奈,更会对暴雨天气时的马路内涝反感,那么,海绵城市建设能解决这些困扰吗?

  记者走进虎台电力小区,虽然前夜西宁经历了一场雨夹雪,但在这个小区里,几乎看不到有雨水积涝现象,而是干燥的水泥地面、水润的绿化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海绵城市”系统起了作用。

  记者看到,在每个单元楼前不仅有外置蓄水桶、还有高位花坛,蓄水桶收集的水经过处理后可绿化浇水、洗地、洗车,而高位花坛中收集的雨水通过砂砾等过滤净化,通过导流槽流向绿化带,绿化带植物在充足吸收水分后,再通过地底下铺设的溢流口及盲管将多余的水输送到蓄水池中。同时,小区内还铺设了透水地砖,这种缝隙透水地砖可将雨水直接渗透,通过地面竖向坡度引入绿化带。而小区内海绵化建设的最大亮点是雨水花园,这是一个“内部构造相对复杂”,能够充分吸纳、蓄渗雨水,并将“余水”缓释到排水管网的“秘密武器”。无论是蓄水桶、高位花坛,还是雨水花园,为的就是让小区地面具有透水功能,收集雨水循环再利用,降低市政排水压力,即便一些水最后排入市政管网,那也是“净化水”。

   会“喝水”的道路现身海湖

  记者在海湖广场和海湖新区文苑路、文博路等道路探访海绵型广场与道路建设时了解到,海湖广场在不同排水坡度设置了雨水截流沟,截流沟通向雨水花园,当雨水花园的水饱和后,雨水花园内铺设的溢流口及盲管会导流过量的雨水至蓄水模块。广场边缘路面是透水混凝土,并铺设了线型排水渠,雨水随着线型排水渠将广场周边的雨水进行收集并排至蓄水模块,这些海绵部件的设置,将海湖广场变成了“海绵体”。

  雨水过后,路上的积水不是直接流入雨水管网,而是通过“开口道牙”进入下沉式绿地,储存起来经过净化用于灌溉绿植。记者看到,随着文苑路、文博路等路段海绵化的建设,这样会“喝水”的道路会越来越多地“现身”海湖新区。

   今年实施海绵化建设114项

  据了解,西宁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18平方公里新区和3.6平方公里老城区内打造海绵城市试点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从而构建绿色安全的生态屏障,营造水清岸绿的水系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目前,已实施完成海湖新区13条道路和虎台电力小区等5个示范项目。今年,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实施项目114项,重点实施湟水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并以植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等改造项目作为核心节点,推进以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等各种类型的海绵化建设项目,形成连片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