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点项目:电网建设加速度

05.08.2018  16:34

  8月1日,盛夏的阳光炙烤着满目葱茏的河湟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乡下寨村的小寨330千伏开关站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这里原来是个大缓坡,我们足足开挖了8米多,才开辟出现在这片场地,眼下正在进行土建施工收尾和电器浇筑安装,预计10月底带电投运。”国网电力公司小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经理杨晓东说。

  说话间,两名年轻的电气施工技术员已经架好测量仪器开始进行尺寸校准。杨晓东告诉记者,小寨330千伏开关站配电区域基础构架相较以往330千伏构架结构复杂、吊装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330千伏HGIS采用孤岛式基础,对平整度和埋件位置要求较高。“为确保330千伏HGIS孤岛式基础埋件精度能够达到创优要求,我们正在设计研发新型变电站孤岛式基础预埋件施工系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变电站基础分为孤岛式基础与大板式基础,其中孤岛式基础由多个“单位基础”组合成整个变电站基础;大板式基础即为整合一体式基础。相比较而言,孤岛式基础预埋件精度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为满足海东工业园区平北片区负荷发展需求,小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近期规模为330千伏开关站,330千伏出线2回(至墩顶山1回、阿兰1回);远期规模为360MVA主变压器4台;330千伏出线6回,至佑宁2回、墩顶山1回、阿兰1回、预留2回;110千伏出线22回;每台主变低压侧2组低压并联电容器。

  “标准化的施工和精细化的管理,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到今天,我们已经实现安全生产132天。”安全员范锐告诉记者。

  青海拥有丰富的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矿产资源,如何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电力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发展到哪里,电网就延伸到哪里,变电站就建设到哪里。”正是在这种大局意识和服务宗旨的带动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不断加大青海电网投资建设力度,特高压建设势如破竹,农网改造深入推进,藏区电网突飞猛进,在高原之巅架起条条巨龙,让电网延伸到城市、农牧区的每一个角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到高原千家万户。

  “今年,公司计划投入电网建设资金88.27亿元,安排35千伏及以上工程65项,其中新开工51项,续建14项,计划建成线路2579公里,变电容量1397万千伏安。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部副主任张辉告诉记者。

  为推动省委“一优两高”战略落地生根,今年下半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还将重点抓好两项工程,一是即将开工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也是我省首条特高压工程,它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省内新能源规模开发与消纳,让青海的清洁能源更多地输送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二是重点抓好“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作,计划建设的35个项目中,现已开工31项,剩余4项将于9月全面开工。(马 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