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人伟:收入分配研究要抓住两个要点

30.06.2014  16:09
      【核心提示】 从事收入分配问题研究30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人伟在治学的人生旅途中有很多深刻感悟。“数据加上实感,方能号准经济跳动的脉搏” 。

  从事收入分配问题研究30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人伟在治学的人生旅途中有很多深刻感悟。“数据加上实感,方能号准经济跳动的脉搏” 。

   让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走上实证道路

  赵人伟童年因战乱无法系统学习,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后,他有幸接触到马寅初、陈岱孙、陈振汉、赵迺抟等著名经济学家,如饥似渴地吸收经济学知识。 粉碎“四人帮”后,在拨乱反正的大形势下,经济学领域掀起了关于“要不要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大讨论。出于大学时培养的兴趣,赵人伟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赵人伟有机会接触许多东欧改革的文献。他渐渐发现,在当代经济学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能不能把这种实证的方法引入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中来?”抱着这样的想法,赵人伟尝试对“传统体制下工资和价格基本双冻结,对不同代人所产生的不同效应”问题进行实证分析。1985年,他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一文,以理论实证的方法,论证了“看似人人平等的工资冻结政策,实际上会在老中青三代人之间产生代际的或纵向的收入分配失衡”的结论。该文的发表在当时我国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无异于向实证分析方向迈出了大胆的一步。这一探索得到经济学界同行的肯定,于1986年获得第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小试牛刀后,赵人伟并未自满止步。当他听闻,有的西方经济学家把东欧改革文献中没有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批为“非实证”,才恍然大悟:“没有数据支撑的实证,只能称为‘理论实证’;有数据支撑的实证,即‘经验实证’,才是真正的实证。

  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赵人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逐步走上经验实证道路。他组建课题组,引进国外经济学专家,召集大批中青年学者参与,开展大规模数据跟踪调查。从1988年到2007年,赵人伟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率领课题组开展了四次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大调查。这项调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调查所得数据在国际上甚至被冠以一个专有名词“Chips”(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赵人伟和李实也因此获得了第六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实感”是本土经济学家的研究“利器

  “如此说来,在收入分配研究中,数据是最重要的?”在回答记者的这一问题时,赵人伟说:“数据固然重要,但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尤其是本土经济学家,‘实感’也不可或缺,它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的‘利器’。” 赵人伟坦言,曾有一些外国经济学家拿着数据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因对中国国情缺乏实际体察和感悟,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符合现实需求。最终,他们只能与中国经济学家寻求合作。

  比如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在探讨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时,主要关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但探讨中国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情况要比一般国际经验复杂得多。赵人伟表示,“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经济发展方面,又处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期。”赵人伟据此将影响中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分为4大类、20个左右的因素,并对其作用一一进行分析。

  “要对研究对象产生‘实感’,必须亲自实地走访,入户调查。数据加上实感,方能号准经济跳动的脉搏。”赵人伟在总结经验时如是说。

   注重学术研究中的代际合作

  多年来,原本主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赵人伟,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及其调查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也深深体会到,对经济问题的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高和较全面的素养。他希望通过各类课题的开展,不仅能收集到长期连续的数据资料,还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后继研究者。

  “这不是一个人乃至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老中青联合作战,几代人连续作战。”赵人伟告诉记者,如今,课题组里有些年轻研究人员的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接轨。“我们老一辈人有自己的局限,就该自觉地‘快速折旧’。

  赵人伟认为,应该注意学术研究中的代际合作和代际交替,着力培养青年一代,让他们快速成长,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学研究较快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较好地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将有望赶超国际水平。”赵人伟充满期许地说。

赵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