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路面频频开挖有缘由 市政部门希望市民理解并配合

25.04.2016  12:01

  青海新闻网讯 近期西宁市区路面为何频频开挖,开挖之后为什么不能及时回填?带着市民反映的问题,西海都市报记者展开调查。

  4月19日21时许,离八一路与德令哈路十字东面几百米的地方,一群穿着红色与橘色工作服的养护工人拿着铁锨在路面上铺沥青,这些工人将在夜晚连续工作。

  近年来,随着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增多的车辆考验着城市道路,路面维修也就变得频繁,西宁经常可见“道路维修”的牌子。最近,市民走在街头发现维修变得越来越频繁,走到哪里都在维修。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者从市政管理部门获悉,每年夏季是旅游旺季,为了不影响行人出行,只能尽量减少路面维修,到了冬季,气温又达不到施工条件,只能将所有工程集中到春天。此外,为了迎接创城、创卫工作,近期政府加紧了城区路面破损处的维修工作,这给市民造成了“频繁修路”的印象。

  对于路面维修速度慢的问题,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开挖路面的部门相当多,涉及水、电、天然气、通信部门等等,这些单位因为特殊原因没法及时完工,只能延期。路面回填和修补工作的快慢与施工设备有关,道路养护部门缺少大型设备,只能靠人力“一铁锨、一铁锨”地维修,这也导致施工较慢。路面破损维修,并不是某处有病害后就立即维修,因为受施工技术的影响,只能把病害处全部统一起来,一起维修。几方面原因加起来,造成了施工缓慢。

  为何不能一次修完?市政部门也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城区一些老路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出现破损是正常现象,随着近些年机动车保有量增加,道路破损的现象逐渐增多,尤其夜间大吨位的卡车在市区通行,加剧了道路的破坏程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加速道路破损的原因是环卫部门的洒水作业。

  记者了解到,市政部门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防止道路病害,不影响过往车辆。要想根治,只能将道路大修或者翻修,这样耗费的资金非常巨大,养护部门没有那么多资金,只能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打补丁的方式维修。

  接受西海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市政部门与建设部门希望市民能够理解路面维修工作,配合他们完成路面修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