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省交通运输厅多措并举严把交通工程质量关

14.12.2016  05:39
    2016年, 省交通运输厅围绕建设品质交通, 牢固树立“进度服从质量”理念,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安全为先、科学发展”原则,深化监管机制创新,狠抓项目管理,多措并举,强化措施,有效促进了参建单位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场站建设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施工成效进一步显现,样板(标杆)工程的引领作用明显,安全生产标准化稳步推进,工程质量呈现出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强化配套制度体系建立。出台了《青海省交通运输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登记管理办法》、《青海省交通运输建设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以制度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继续施行动态评价和“双标管理”。加快推动交通建设精细化管理,在各建设项目中对施工、监理、试验检测企业实施动态信用评价,对违规企业和个人加大信用考核力度;强化项目实施中的“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标杆(样板)工程引领作用明显,今年通过组织克大隧道、大久路面、大循隆桥梁等观摩会,树立质量、工艺先进典型,激励各参建单位在质量管理上互学互进、比学赶超,营造浓厚的质量管理氛围,逐步推动全省交通建设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三是创新监督模式,提升监管水平。首次推行“检查组+技术专家”督查模式,以弥补我省专业督查力量薄弱的问题,今年聘请了52名省内外专家,对全省16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督查。通过联合监督检查,推进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有力提升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各建设单位与检查组和专家们的沟通交流,收效良好;四是认真落实整改工作,强化“回头看”工作。9月至11月,省质监局对省厅重点督查的15个项目及剩余项目进行整改回访工作,使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根治;五是加强质量状况的统计分析。对质量状况多方位、多层次定期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存在的新问题、新动向及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针对部分指标或通病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的指标,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稳步提高整体工程质量,确保建设项目工程内在品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