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四十载 履职奋进新时代——砥砺前行中的海西州政协

27.12.2018  14:13

  青海新闻网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西州政协从恢复到探索,从初步建立到蓬勃发展,伴随着柴达木开发和海西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激荡涌进的历程。40年来,海西州政协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精神,发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为”与“位”,有机整合人民政协的权利、责任和能力,聚焦党委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为海西改革和发展鼓与呼,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始终把履职工作放在海西改革发展稳定和柴达木开发建设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围绕海西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深度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主动建言献策,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促进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积极协商议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深入实践、政协组织职能的不断延伸,海西州政协的协商范围逐步扩大。在履职形式上,从召开例会、列席人代会、提出提案逐步发展到意见听取会、情况通报、专题研讨、专题论证、调查研究、委员视察、民主评议和提出建议案等;在协商内容上,从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深入到对推进海西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发展诸多方面开展协商议政。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为重点,以协商座谈会、提案办理协商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推动了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和制度化发展。十八大以来,海西州政协始终坚持议大事、抓大事,每年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和议题,围绕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等重大问题,先后召开了13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召开主席会议、季度协商会议、对口协商会议50余次,共提出意见建议260余条;创新“季度协商会议”制度,在全省政协系统工作创新中走在了前列,构建了围绕中心、立足核心、注重实效的协商民主体制。海西州行政区划改革、打造青海精神柴达木高地、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等协商议题,为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海西州金融扶贫项目及扶贫清零巩固提升、“五个千”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等调研成果及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肯定和批示。

   围绕州委重大战略执行情况强化民主监督

  40年来,政协常委会高度关注重大项目的实施,关注重点提案的具体落实情况及产生的效果,抓住海西改革开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智囊团”优势,通过组织委员视察、委员撰写提案、特邀委员担任监督员,以及委员听取专题情况通报等形式,开展民主监督,协助州委、州政府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推动了相关事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海西州政协强化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不断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由主席、副主席率队,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五重”重点工作、水污染防止、审判公开等工作,开展重点视察11次,征集社情民意30余条;为加强州直各部门党风、行风和政风建设,推进民主化、科学化决策,促进州直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廉洁勤政,按照《政协海西州委员会民主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委派54名州政协委员担任各州直机关民主监督员,公安部聘请驻州全国政协委员金花为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推进民主监督工作不断完善和加强。

   围绕推进重点民生问题解决主动参政议政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拨乱反正、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等有关重要问题政治协商,还是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等重大问题协商讨论,海西州政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时效性和创新性原则,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民生领域重要问题资政建言。十八大以来,围绕构建自治州现代化经济版图、“五个千”产业集群建设、营造海西大工业发展环境、打造稳藏固疆防火墙以及教育医疗、旅游文化、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48次,形成调研报告40篇;充分发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和大会发言三个文本优势协商议政,积极助推民生保障和改善。十二届政协以来,向州委、州政府报送社情民意信息700余条,大会发言材料150多篇,收到委员提案594件,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提案143件。 2008年以来,驻州省政协委员向省委、省政府提交有关海西问题提案300多件,其中,关于探索新式采煤技术实现木里煤田边治理边生产和关于加大力度开发冬季旅游景点的提案,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驻州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建议90件,其中,关于提高我省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等提案获得全国优秀提案。关于国家立项启动柴达木盆地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国家加大对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关于建设中巴铁路连接格库铁路打通中巴国际通道等提案、建议得到更高决策层面重视和支持,为推动解决海西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海西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为民服务

  1978年政协五届会议以来,州政协充分发挥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通过提案交办、社情民意、主题活动等形式反映群众利益诉求,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架起了人民政协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有效发挥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作用。十一届政协以来,围绕社会保障、校园安全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公共交通等问题提出的280余条意见建议被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纳;通过主席约谈、专题座谈、实地走访、委员提交等形式,共收集、整理、编发《社情民意》内刊21期,采用信息300余条,编印《海西政协》24期。其中,关于解决都兰县夏日哈镇人畜饮水、德令哈市尕海镇污水污染、牧区大学生就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加快推进全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建议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引导委员开展“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以及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法律援助、科技培训等惠民活动70人次,转移富余劳动力300余人次;多方筹措资金,为天峻县江河镇舟东村、舟群乡岗东村、快尔玛参康村,乌兰县铜普镇上尕巴村,柯柯镇兴隆村,都兰县察苏镇西河滩下村等联点村解决资金295万元,用于农牧区产业发展、村级党建、扶贫及文化卫生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政协为海西州困难群众发放汇爱基金56万元,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围绕增强党建引领全面履职加强党的建设

  40年来,海西州政协发挥党在协商民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思想解放中真理标准的讨论、姓社姓资的讨论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等学习宣传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现实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近期召开的全州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了海西州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取得的新发展和新成绩,深入剖析了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对今后一段时期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做好政协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遵循。在实践中,我们坚决贯彻州委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政协的性质和定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的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坚持把履职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海西各族各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议政建言;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贯穿于政协机关全过程,结合政协机关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海西州政协机关党支部工作规则》《海西州政协机关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海西州政协机关党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推进政协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山清水秀的政协政治生态,推动正风肃纪反腐走向深入,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党员活动室、文史阅览室、书画室、展览室、道德讲堂“四室一堂”建设有声有色,推进了阵地建设,助力了党建发展;与州人大机关、天峻县政协机关、乌兰路社区、岗东村等党支部经常性开展联谊和帮扶活动,发挥了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

  十三届政协在深化民主监督实践、创新季度协商制度、丰富文史资料成果,推进文化政协建设,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打造一流政协机关等方面亮点层出,在新起点上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海西州政协40年,发挥了政协组织在海西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也见证了海西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海西政协的特色和经验:那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坚持把增进团结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使命,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这些经验,既是长期形成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后海西州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40年春风化雨,40年履职尽责。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肩负重任的十三届海西州政协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共海西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前行在新时代的履职征程中,我们将围绕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同乘“柴达木号”巨轮,破浪扬帆,行稳致远,为把海西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现代化强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围绕推进政协制度机制创新提升自身水平

  40年来,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海西州政协逐步增加委员名额、增设优化政协机构,不断壮大组织力量。州政协委员名额,从1978年的90名增加到目前的246名,十三届政协聘任特邀委员6名;基层政协委员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265名增至目前的514名。十届政协以来,为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加强委员管理服务,研究制定了《政协海西州委员会委员管理办法》,在政协委员中大力倡导“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履职思想和风尚,共举办委员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理论研讨49场(期),着力培养政协委员在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和合作共事的“四个能力”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海西州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政协机关优化专门委员会设置,增设专门委员会5个,将州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文史资料及法制委员会职能予以调整,并更名为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民族宗教和法制委员会,设置了委员联络科和文史资料研究室;着力推进政协部门体制机制创新,修订完善了《政协海西州委员会议事规则》等13个制度规范,初步建立了履行职能、内部运行规范、工作激励和双向联系规范四大制度体系,让制度真正成为人人敬畏的高压线、硬杠杠;始终把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作为人民政协事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来抓,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政协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和协调服务能力,机关干部每人每年至少安排1次赴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进一步提振政协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定发展信心,砥砺担当精神,全力创建一流政协机关,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履职创业合力。海西政协网站、海西政协公众号以及在建的柴达木文史网等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近年来州政协荣获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优秀提案”等荣誉4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海西州政协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文史资料工作耕耘不辍,硕果累累。1988年以来,共编辑出版《海西文史资料》共21辑145.8万字,《柴达木开发史》《创业录》《委员名录》等单行本陆续发行,历时四年,成功推出具有很高存史价值的系列丛书—柴达木文史丛书,共5辑30本,史料文集《柴达木蒙古族百年实录》即将出版发行,文史资料建设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