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好曼巴”尖措的一天

15.06.2016  20:55

  6月6日早上7时10分,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尖措家中,厨房锅灶上已经是蒸汽腾腾了,准备好和往常一样的荷包蛋,尖措只用了10分钟吃完了早饭便向他的诊所出发。尖措说:“早点去诊所,是因为诊前还有准备工作要做好。”

  在天峻县新源镇,当地人熟知的“爱心诊所”便是尖措的工作地点了。尖措是天峻县草原上不得不提起的一位好“曼巴”,未见其人便从牧民口中得知他是这一带有名的医生,他的诊所名字就叫“天峻县尖措藏医爱心诊所”,而他就是诊所里的全科医生。初见他时,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

  诊所在一个居民区的四合院内,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屋内身穿白大褂的尖措正在给牧民看病,诊所干净、整洁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细心地检查药箱、药品、医疗器械等,做好看诊前的准备工作。

  8时20分,“爱心诊所”迎来了第一位病人才保。才保是天峻草原的牧民,早上7时从离县城30公里的牧场来瞧病,近来他有些头痛。

  问诊、把脉,尖措耐心地询问着才保衣、食、住、行,一个细节都不落下。“有点感冒,有偏头痛,最近要注意休息,不要劳累和紧张,我先给你扎个干针。”扎过针,他又开了点藏药,在药盒子上用藏文写下了服用剂量,才保满意地说:“好像头痛好点了,谢谢大夫。”

  花毛措是尖措“曼巴”的学徒,今年27岁,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卫生职业学校毕业后在诊所里实习,看病期间除了跑东跑西拿药以外,都会在他的身边学习。花毛措说:“来这里看病的牧民群众多,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免费义诊,有些甚至是从县城以外赶过来的,我觉得尖措大夫就是牧民群众健康的‘保护伞’。”

  现年46岁的尖措从小在化隆回族自治县跟精通藏医的老师傅学习藏医,11岁已经将藏医学主要医典《四部医典》背得滚瓜烂熟,还给附近牧民开始看病,凭着天生的悟性,没过几年便熟练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藏医诊治技术并能独自看病了。随着经验的增长和技术的提高,找他治病的牧民群众越来越多了。

  问及尖措为何从化隆县来到天峻县,尖措说,1996年,因同学的邀请,从化隆前往天峻为牧民看病,没想到自己就定居在了天峻县,一住就是18年。

  在诊所里,时间过得很快,一个上午,尖措一共看了19位患者。从化隆回族自治县赶来看病的回族群众麦斯国说:“尖措可是一个好人,我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瞧病了,尖措大夫给家里困难的人看病都不收钱,在其他地方免费义诊的事情我也知道,这样的好人我们信得过,希望下次来我们县里义诊。”

  介绍尖措,免费义诊是两年一次,上一次是2014年为新源镇12个牧业社的1900多名群众开展“送温暖”义诊活动,今年的义诊活动还没开始。

  尖措将多年行医所得的钱大部分都用于为困难牧民看病上了。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他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天峻县舟群乡和新源镇先后四次累计为6700余名牧民免费发放75万元的药物。多年行医,免费为牧民看病救人的感人事迹也传遍了天峻草原。

  到下午5时,病人已经没几个了,尖措说,一天多能看40个病人,少也有20多个。

  采访中,尖措的电话不时响起,他告诉记者,他的手机号码已经变成公开的了,只要一个求助电话,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夜晚,他都会赶到病人家,2003年之前是骑马,之后变成了摩托车。

  如今,一提起“曼巴”尖措,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在县里的19年里,他走村串户,为新源镇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治疗。他说:“以后我将继续为牧民义诊,给困难户给予免费的治疗。”

  多年来,尖措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为衡量一名医生自身价值的标准。

  直到采访结束时,尖措的手机仍然一个接一个地响,在道别之后看着他的背影,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个画面——尖措背起药箱,骑着摩托车消失在茫茫大草原中……(张浩)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