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行时:“班玛经验”启示录

17.11.2014  10:12

  去年12月份起省委启动实施班玛县集中整治工作,以解决省际交界地区突出问题为关键,共抽调885名以懂双语为主的干部,综合施策,在社会治安、基层组织、干部作风、宣传引导、寺院管理等8个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并重、“管脑子”与“管肚子”同步共进等核心的藏区治理“班玛经验”——

  “钉钉子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往往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连续不断地解决这类问题,必然大有成效。”

   ——题记

  早春的一天,三江源腹地仍然是冰天雪地,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达卡乡,驻乡工作组的干部骑着摩托车来到还没有通公路的牧户久贡家里,核实情况,宣讲新的惠民政策。久贡激动地说:“今年来的干部服务意识浓,态度好,方法多,知道我们在想什么,盼什么,讲政策我们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他们不顾严寒,不怕骑马、下雨,把我们的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对这样的干部满怀感激,心存感恩。”

  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大渡河水源地的班玛县,高寒偏远,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许多社会矛盾叠加。去年12月份起省委启动实施班玛县集中整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维稳理念,坚持标本兼治,以解决省际交界地区突出问题为关键,由省委组建专门班子,从省、果洛州及所属县共抽调885名以懂双语为主的干部,组成7个专项组及9个乡镇、34个村社、23个寺院工作组进村入户入寺,综合施策,在社会治安、宣传引导、基层组织、干部作风、排查矛盾、寺院管理等8个重点领域集中攻坚。

  集中整治中,省州县三级干部深入基层,运用“双语”逐村、逐户、逐人地宣讲法治精神,宣传党的政策,办实事解民忧,有效组织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到集中整治活动中;集中整治中,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班玛县一些重大积案相继告破,一度严峻的治安形势得到彻底扭转;集中整治中,有效解决了个别寺院及宗教人员干预司法、行政、教育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集中整治中,依法严厉打击了恶意干扰市场秩序的行为;集中整治中,班玛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引进企业,引导群众发展藏茶、药材、菌菇等林下产业,走“基地+企业+农户”的路子,带动周边农户提高收入;集中整治中,班玛县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将寺办学校调整为公办学校,关闭了不符合条件的教学点。目前,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已全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干部在冰天雪地骑摩托、步行到户宣传政策、了解困难、解决问题,这样的作风我们喜欢”——

   启示一:必须切实转变作风,只要干群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本布隆村位于距赛来塘镇18公里外的一个深山沟脑之中,全村只有13户牧民,多年来,这个村就从没通过路,牧民出行只能靠徒步或骑马。今年,进村入社的党员干部看到这种情况,立即与主管部门协调,筹集资金,并动员全村群众出工出力,修通了一条从干线公路通往本布隆村的简易路。

  “现在路通了,我们出门挣钱,老人看病和孩子上学都方便了。”本布隆村牧民德保满脸喜悦地说道。

  不仅是本布隆村。在今年以来的集中整治中,670名县乡机关干部与815户(名)贫困群众结对认亲帮扶,走访慰问、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做到“重大自然灾害必到、发生矛盾纠纷必到、婚丧嫁娶必到、生老病死必到、重要节日必到”,逐步形成了“干部贴近群众、群众信任干部”的良好氛围。

  下乡期间,广大干部克服交通不便、天寒地冻、食宿和办公条件差等困难,驻村驻寺、严守纪律、务实奉献,在岗率达到99%以上,登门入户、僧尼走访率都达到100%,吉卡乡、班脑河村法治组等不少干部或受伤了仍坚守岗位,或家人去世也未能赶回家;达卡乡等工作组不畏洪水,骑马主动上门服务;有的干部骑摩托车过河时,倒在河里湿透了,还坚持完成登门任务……谱写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6月中旬的一个早晨,家住亚尔堂乡果芒村的俄拉吉起床后,竟然发现她家房子已经灌进了洪水,快淹到膝盖了,房内的锅碗瓢盆、衣服靴子、青稞、面粉已经泡在积水中。她急忙蹚水冲出屋外,看见河流决堤的缺口足足有40多米,乡上的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正在湍急的洪水中手搬锹挖,试图堵上缺口。不一会儿,50余名武警官兵也赶到了,大家齐心协力,奋力抗洪,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将缺口堵住,然后,又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将满是淤泥的河道清理干净。

  “以前有急难险重任务时,许多干部不想干、不敢干、不愿冲到第一线。现在无论给谁安排工作都能欣然接受。”赛来塘镇党委书记尕玛吉说:“以前我们每年最多去群众家一两次;现在乡镇干部登门入户的次数越来越多,仅整治期间我们到群众家里的次数就达到十几次。”

  在整治前蹲点调研时,受访群众对干部作风持肯定态度的只占16.7%,而整治结束前回访时则达到100%,且92.8%的群众认为干部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很强。

   党和政府不仅为牧民修学校,建医院,而且还组织群众种植野生藏茶,采集羊肚菌,开辟增收新渠道——

  启示二:必须坚持“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

  玛柯河畔的原始林区内,零散分布着一座座极富特色的藏家碉楼群组成的村庄,灯塔乡班前村就是其中一个,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班前村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硬化了道路,整修了房屋,面貌焕然一新。在致富能手满保太等人的带领下,依托附近玛柯河林业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优势,村里成立了拖拉机队、植树队等,在林区务工挣钱,满保太说,保护森林是天长地久的事情,我们年年有活儿干,收入很稳定。

  坚决贯彻省委“管脑子”与“管肚子”同步共进的要求,集中整治活动切实把握综合治理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把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反复强调“综合治理是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政治环境的有效手段。同时,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需要坚实的发展基础、雄厚的物质基础”,以推动省直部门扶持项目落实为重点,借整治东风,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通过综合治理,打掉歪风邪气,挤压分裂渗透空间,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加快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生产发展创造条件。

  “我去年采集了60多斤野生藏茶,尚未晒干的湿茶每斤就卖了300元,今年县上免费提供了藏茶树苗,我就把五亩地都种上了藏茶。”说起藏茶种植,灯塔乡忠智村村主任洛美满脸喜悦。今年,班玛县和玛可河林业局投资500万元联手在灯塔乡开展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种茶,拟建藏茶生茶基地5000亩,目前已完成2500亩,成活率达98%以上。而这5000亩的藏茶生产基地可以吸收当地劳动力500人,解决500户农民脱贫问题,1亩藏茶达到盛产期平均可为每户农牧民增收5万元。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17个部门敲定落实规划外新续建项目及惠民措施54项,总投资4.6亿元,除扶持藏茶种植项目以外,还有一系列当地群众直接受益见效的游牧民定居房、寺院公路、便民小桥、异地调庄搬迁等项目已下达计划、相继动工。

  在班脑河村,牧民定居房整治前只有25%,整治期间积极争取项目,政府给其余90余户一次性解决住房,实现了100%覆盖;

  在吉卡乡,牧民群众自主创办的藏服加工厂初见效益;

  在赛来塘乡,牧民们正筹办投资70万元的机械石刻加工厂;

  在德昂村,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投资20万元开办合作经济实体;

  在多贡麻乡,几户牧民群众申请开办牛羊育肥场……

  “村里有路有桥了,我们贫困户有房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了,还帮助大家想办法寻找致富的路子,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江日堂乡多日麻村村民尼保说。

  整治中,还把解决群众当前实际困难为重点,全面调查群众在口粮、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与诉求,发放了496万元的食品、衣物等救济物资。集中慰问了卸任村干部、“三老”人员、贫困群众、残疾人员共2312人(次),慰问寺院23座,共发放慰问金174万元。农村低保覆盖面由以前的12.56%提高到15%。针对包虫病和结核病等地方病患病率高、残障人数多的实际,安排省垣专家深入班玛开展巡回医疗和残障鉴定服务活动,5159人(次)群众接受免费医疗服务,发放免费治疗药物;完成149名残疾人的鉴定和办证工作,为残疾人配发价值10余万元的辅助器具419件(套)。省科技厅、省科协等省级单位赴县开展“科技活动周”暨“科普与青海三区建设同行”系列科普活动,将全省最前沿、最先进、最齐全的科普展项等带到班玛,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干部走村入户、一家一户登门,引导团结稳定,鼓励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我们感激不尽,我更加坚信,跟着共产党,贫困牧民就有发展前途。”达卡乡董仲村支书确宝说。

   依法治理,打击黑恶势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扭转干部作风漂浮、办事不公现象,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启示三:必须切实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贯穿于县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

  “今年,党员干部深入我们这个贫困村,问冷暖,讲政策,修建了集中供水点,争取了90户易地搬迁。村里自发成立了治安联防队,巡山护草护畜,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赛来塘镇班脑河村年过七旬的藏族老人俄智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按照依法治理的原则,以清积案、抓逃犯、整乱点、打现行为重点,认真梳理各类典型案件,组织了社会面治安防控、交通秩序整治、“黑出租”、盗抢销机动车、图书音像制品销售、治盗伐林木、缉枪治爆、打击赌博、整治非法组织、基础信息采录、重点人员列控、寺院基础管理等13项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查处治安案件24起、侦破刑事案件7起。侦办案件全部告破,各类潜在隐患得到排除。

  达卡乡牧民多才说,通过依法处理身边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维护稳定有利于改善生活、发展生产,认识到遵纪守法也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打击恶意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全县个体工商户比整治前增加了近50户,县城肉铺从整治前的2家增加到8家,春节期间,县内商铺总营业额由去年的100余万元增加至300余万元。“以前,政府工作人员什么时候上班,我们就什么时候开门,政府工作人员一下班,我们就关门。现在好了,我们晚上都能经营到12点多。”县城一家蔬菜店店主田生海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班玛县加强村“两委”班子及配套组织建设。围绕村官“世袭”、年龄老化甚至个别干部立场动摇、不敢碰硬以及后备干部普遍缺乏的实际,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在32个村中调整了9个村的22名干部,另有22个村的33名干部计划在下半年村级换届中调整,预计换届完成后村支书和主任的调整率达37.5%,“两委”班子45岁以下的人数由16.4%提高到77.8%;对无合适人选的8个村选派了8名乡镇干部兼任村支书或村主任,推荐产生村级后备干部158名;处理43名不合格党员。同时,大幅度提高村“两委”成员报酬,兑现寺院民管会成员的报酬及办公经费,提高“三老”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开展村级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6名,发展新党员29名,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得到改变,非法组织、部落势力、宗族势力抢占基层阵地的局面彻底改变,“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这次低保、五保和草管员、护林员调整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而且在全乡范围公示,依据实际做了调整,比较公平。”班玛县群众说。整治工作中对全县586名草管员、护林员及756户五保户、937户低保户进行调查核实,对158名草管员、护林员和133户五保户、260户低保户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家族化、“世袭五保”、“终身低保”以及项目“抓阄”、轮流做庄等惠民政策落实不公平的现象。

  坚持源头预防,健全县调解中心和乡镇调委会,配备专兼职人员,调解员总数由98名精减为58名,并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解业务培训,参训率达100%,并实行一年一聘、动态管理,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三位一体”大调解格局,确保所有调解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法依规进行。排查邻里、婚姻、经济等矛盾纠纷59起,调解成功率达95%;梳理确定重点人员,并“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责”纳入管控视线,逐一建档立案,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不留隐患。

  这次整治的工作实践,回答了班玛县综合治理“为什么”、“是什么”、“依靠谁”、“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关键性问题,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并重、“管脑子”与“管肚子”同步共进等核心的藏区治理“班玛经验”。

  “以问题为导向,以党政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省州县三级联动,工作组进村入户、驻寺入舍,坚持依法治理,着力强化各级党组织,始终发动、组织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信任和使用当地‘双语’干部和各民族干部,把集中整治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思想教育引导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相结合,做到全覆盖,落实人头,不留死角”——来自北京的知名专家在今夏的青海行考察调研中这样评价“班玛经验”。

  “班玛经验”,是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群众路线、思想引导、依法治藏、“三基”建设、民生改善、寺院管理、“双语”教育、生态建设等关键环节,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中的一个典型。

  “班玛经验”,充分体现了省委集中力量抓基层问题上的“钉钉子”精神。

  在深刻总结“班玛经验”的基础上,省委进一步科学谋划,以点带面,已在青甘川边界地区的7个县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  汤扬多 钧瑾基)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