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昆仑大道西延段新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信息公示

10.12.2015  23:39

      根据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现对“西宁市昆仑大道西延段新建道路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有关结论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东起昆仑大道与湟水路交叉口,西至扎麻隆,道路全长19.126km。是以海湖新区为起点,向西连接西川新区、多巴新区的主要通道。红线宽度分为两段,起点至西城大街段为60m,西城大街至终点段为50m。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
      全线共设置桥梁2010m/4座,其中特大桥1430m/1座,大桥440m/1座,中桥140m/2座;涵洞23道。共设置平面交叉20处。工程施工需设施工生产生活区6处、新建施工便道1.88km,施工便桥220m/3座。
      项目总投资为25.73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3452万元,其中工程土建投资11.10亿元。资金筹措渠道如下:申请国内银行贷款18亿元,占总投资的70%,自筹资金7.73亿元,占总投资的30%。
      二.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简述
      生态环境影响
      (1)工程建设对于线路附近现有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受到损失的植物均属评价范围内的常见种,其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区域内植物种群消失或灭绝。道路建成后,沿线绿化将补偿部分生物损失量。
      (2)本项目对动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项目占地面积不大,周围类似生境多,影响的物种多为广布种。工程建设区域大部分已经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评价区域内陆生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不会造成上述动物的灭绝,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改变。
      (3)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影响:施工沿线具有多年形成的较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新建城市道路主要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工程影响范围呈线条状,地表植被的损失对现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损失的面积相对于沿线地区是少量的,同时公路绿化将弥补部分损失的生物量,施工未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水土流失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污水来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
      2、营运期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道路雨水也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水。
      (1)本项目城市道路工程建成后,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雨水,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和COD。根据类比估算,营运期间正常情况下COD的排放强度和年污染负荷相对较小,污染物靠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即可基本消除影响,因此,本项目建成后正常情况下道路雨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本项目为城市道路,道路范围内不允许危险品运输,所以本工程基本不存在装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交通事故风险污染水体的风险。但考虑到本项目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油类泄露,影响湟水河水体水质,在跨湟水河桥梁应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事故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沉淀和收集处理。
      声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本项目沿线主要受影响对象为居民点,居民点均分布在公路两侧5~200m范围内,因此,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将对其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昼间施工超标约3.0~14.0dB((A),夜间施工超标2.0~24.0dB((A)。
      2、营运期
      交通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①起点(湟水路)~四号路②西城大街~小寨大道③城东路~政东路④甘拦路~多甘二路⑤城西路~终点(多巴西路)营运近、中期:红线范围外昼夜均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和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
      噪声达标距离没有超出评价范围,实际情况中,考虑到地形、建筑物遮挡、植被吸收甚至空气衰减等各种因素,实际噪声达标距离要小于上述理论值。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施工期
      道路施工过程中,灰土拌和作业在受风力的作用下将会对施工现场产生TSP污染,根据有关测试成果,在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下风向50m处大气中TSP浓度8.849mg/m3,100m处为1.703mg/m3,150m处为0.483mg/m3,在200m处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均值0.3mg/m³。故应将灰土拌和站设在村庄敏感点的下风向200m之外或避开下风向200m范围内的村庄等敏感目标,且应避开大风天气施工。
      (2)在施工期,施工材料的运输和装卸将对沿线地区带来TSP污染影响。根据类似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灰土运输车辆下风向50m处11.625mg/m³;下风向100m处9.694mg/m³;下风向150m处5.093mg/m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对拟建沿线的污染较严重。因此,对运输车辆(尤其是运输石灰、砂料等散体的车辆)必须严加管理,采用篷布盖严或加水防护等措施。
      (3)石灰、砂料等散体材料储料场和临时堆土场在风力作用下易发生扬尘。其扬尘基本上集中在下风向50m条带范围内,考虑到其对人体和植物的有害作用,对其存放应做好防护工作。通过洒水、蓬布遮挡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风吹扬尘。
      2、营运期
      (1)根据预测结果知,拟建道路在近期2018年、中期2024年及远期2032年的CO小时浓度最大值及日均浓度最大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NO2小时浓度最大值、日均浓度最大值及年均浓度最大值也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2)本工程的运营后,当地车流量将逐渐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从而致使当地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大,对当地居民和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固体废物污染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土石方挖掘,房屋拆迁生产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由于施工期中固体废弃物是沿着道路呈线性分布的,若堆放不当或处置不及时,将直接破坏道路沿线的植被,堵塞农灌沟渠,掉入湟水河污染水体;堆置过久覆盖灰尘后遇风还将产生扬尘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因此,在道路施工期间,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时清运、处置可以减少和防止这类影响。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将造成恶臭,引来大量的蚊虫、老鼠,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不加防护的垃圾将产生污液,造成水体、土壤的污染,尤其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对水体、土壤的污染及其严重。
      2、营运期
      (1)城市道路工程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沿途道路行人产生的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污染空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营运期固体废物道路行人产生垃圾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道路两侧设垃圾桶,并实行分类收集,不能利用的垃圾集中运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
      三、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空气
      施工期:拆迁、道路施工现场采用大于2.5m临时隔板围护;施工现场地坪应进行硬化处理;开挖、钻孔和拆迁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灰土拌合作业。道路施工设置的储料场应远居民点。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装载不宜过满;道路运输定期清扫、洒水,减少道路二次扬尘,同时要求各施工标段至少配备一辆洒水车。施工营地建议尽可能利用当地民房或拆迁民房,施工营地餐饮应使用液化石油气或电炊具,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冬季施工时要加大遮蔽挡护等措施的强度。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进行恢复。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单位应着重对施工人员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如缩短工作时间和发放防尘口罩等。
      运营期:上牌新车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制定西宁市交通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在用车的检测与维修,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降低路面尘粒可有效减少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与地面摩擦产生的二次扬尘;加强管理,优化交通信号指示系统,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可减少机动车怠速行驶排放的尾气;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禁止农用车进入城市道路行驶;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力度和对“黄标车”的监管力度。评价建议规划部门在新建道路两侧不应再增建敏感点;道路两侧的阔叶乔木具有一定的防尘和污染物净化作用,对于短期内不能搬迁或是改变使用功能的敏感点可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在超标区域增加植被以减轻敏感点所受的影响。
      水环境
      1、施工期
      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废水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环境。在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施工废水应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工地洒水抑尘,严禁排入周边的湟水河水体。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理工作,特别是在湟水河等路段的施工中更应定期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发生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泥土和散体施工材料阻塞灌溉沟渠。
      2、运营期
      城市道路工程:道路雨水经雨水管道排入湟水河,正常情况下道路径流雨水污染物含量较低,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为防治事故状态下对湟水河水体水质影响,对跨湟水河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事故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沉淀和收集处理;在桥头设置谨慎驾驶、减速慢行等警示标示;另外大桥应加强防撞护栏设计,防止车辆坠入水体。
      声环境
      1、施工期
      施工期: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与施工场所,在重要的环境敏感路段应禁止高噪声作业机械在夜间施工,施工车辆运输路线安排尽量绕避住宅区、学校等敏感点。做好敏感路段的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同时应做好施工期的噪声监理工作。
      2、营运期
      (1)道路相关的噪声防治措施
      道路设计阶段,建议道路设计中在不影响排水情况下尽量降低路基高程,减少道路噪声的近距离声照区范围。
道路建成后远期,应该加强道路的维护,保证路面的平整。
      另外,营运期加强机动车管理,保障上路的机动车是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沿线道路严禁鸣笛。
      (2)主要环境敏感点噪声防治措施
      对本项目而言,公路为城市主干路,全线不封闭,不适宜采用隔声屏障或者围墙,且敏感点分散。对超标较严重的敏感点采用隔声窗措施降噪。
      (3)对沿线规划建设的控制要求
      评价对本工程修建道路提出相应的噪声防护距离要求,在未采取噪声防治措施情况下,路段对应2类功能区达标距离以内范围不宜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和居民居住点等敏感建筑物。同时应加强道路沿线的合理规划和建筑布局,建议规划管理部门合理规划道路两侧区域,尽量避免在噪声达标距离内规划集中居民区、医院和学校等敏感点;需在噪声达标距离内新建上述敏感点时,应责令建设方依据国家有关环保噪声法规,采取建筑隔声或其它降噪措施,使得室内环境满足功能要求。
      固体废物
      1、施工期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挖掘土石弃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的弃土石方和建筑垃圾拟运至西宁市城北区吴仲大沟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及时清运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任何固体废物严禁向湟水河水域和滩地任意弃置。
      2、营运期
      营运期新建城市道路工程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沿途道路行人产生的垃圾,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道路两侧设垃圾桶,并实行分类收集,不能利用的垃圾集中运往刘家沟生活垃圾处理场或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生态环境
      (1)对植被的保护措施
      施工时,施工活动要保证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临时占地要尽量控制在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施工营地和施工便道主要利用道路路基,缩小施工活动范围,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后,杜绝随意乱丢乱扔,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同时要注重表层土作熟土收集保存、加强道路绿化建设。
      (2)对陆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应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尽量避免在晨昏和正午的噪声影响,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恢复工作,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3)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措施
      本工程开发建设前,应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施工期间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废污水严禁排入湟水河水体,避免沿线局部水域发生污染。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减少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以工程为先导,“”、“”措施相结合,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保证工程建设期内挖损面及堆土场堆放土体不流失。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包括三部分,即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以临时防护措施为先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重点保护各防治区的表层耕植土,便于后期植被恢复或复耕;以工程措施为重点,发挥其速效性和保障作用;以植物措施为辅助,起到长期稳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同时绿化和美化项目区周边环境。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可完善城市路网的建设,可增加城市道路快速出行通道,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枢纽换乘中心建设,可合理调整全市客货运输布局,整合协调交通运力资源,提高运输系统效益,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借助先进的公安交通智能指挥系统对交通情况进行协调处理,使道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
      项目的建设将产生生活污水、噪声及固体废物,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且全面落实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为该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所接受。同时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城市总体规划,总体上符合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发展原则。
      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拟定地点、按照拟定的规模和建设内容实施,切实落实本报告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条件下,工程建设具有可行性。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查阅途径
      如想进一步了解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索取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时间自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建设单位:西宁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马海云
      联系电话:0971-6109157
      评价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吴睿
      联系电话:025-85287122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⑴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址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⑵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
      ①本项目建设对环境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②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赞同本项目的建设?③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建议?④其它建议?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形式
      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信件、传真、电话等方式与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也可发回公众参与调查表、回函或提交书面意见等。
      公众可就本项目建设方面的事宜与建设单位联系,可就本项目环境影响方面的事宜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环评单位联系,同时可以问询和查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可对本项目建设提出意见。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西宁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