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推动大党建 筑牢“根”与“魂”

20.03.2019  10:1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来,都兰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眼从建强党的基层组织、织密党的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功能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上下贯通、左右互动的新时代民族地区“大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织密筑牢了党在民族地区的“根”与“魂”。

  在县域西部、中部、东部地区树立各具品牌特色的3座“党建主题精神堡垒”地标,推动党建示范创建由点向面拓展,提高都兰党建品牌的影响力;结合“党建+品牌”的模式,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理念,通过“十个一”工作模式和交叉验收的方式,持续推进7个高标准规范化活动阵地及现有33个党建示范点建“精”建“优”,使每个党建示范点都有亮点、有特色、有经验、有看头、有说头。

  以“哈西娃”模式为引领,联合周边相近的牧业村打造基层互助联合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产业链上党旗红、党群合力奔小康的生动实践;拓展金沟里·国道经济发展模式,以“公司+合作社+牧户+党小组”的发展模式运行,大力发展“国道经济”;打造党建引领“三农”发展的“科尔”模式,围绕土地流转、藜麦种植,发展生态畜牧业,把农牧民群众从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推进。

  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涵养都兰党建精神内核,在察苏地区重点打造以“乡村风”为主体的文化党建品牌,通过自编自导拉伊、红歌合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将党的政策、方针在各领域落地生根;在热水乡打造“双建双带”示范标兵机制,以红色阵地引领和党员带动,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兴乡富民的重要产业;在巴隆乡重点打造了以“1+N”党员联系户和“村民说事”制度,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通道等制度机制,整体提升制度建党的成效。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找准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的结合点,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贫困村美丽蜕变、贫困户华丽转身,在2017年率先在全省完成脱贫清零任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向全县55个建档立卡村和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及时选派165名驻村干部,严格落实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管理“211”工作制度,着力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农牧区产业发展、村级组织建强、基层政权稳固、群众增收致富。

  按照省委村集体经济“破零”和州委“一年清零、两年提质、三年做强”的阶段目标,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多种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和推进联企兴村“1+1”行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各级各类组织“多力合一”促清零、促振兴的良好局面,为全县1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清零、9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非薄弱村增收5万元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积极探索以“党建+X”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农牧区党建工作和农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借力“党建+人才+电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拓宽全县枸杞、藜麦及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快速将本地土特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党旗飘起来、支部领起来、人才带起来、电商动起来、农户富起来的目标。

海东坚持“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党的十九大以来,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