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树 英雄树

13.12.2017  08:12

  青海新闻网讯

   开栏的话:省委书记王国生说: “要大力宣传报道石油工人中的好典型和基层模范党员,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强大正能量。”

  石油工人,长年奋战在大漠戈壁,顶烈日,战风沙,用实际行动坚守着共产党人的誓言;他们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创业奉献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和血液中,成为他们的精神钙质。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十九大精神。他们是新青海建设的标兵和榜样。让我们走近这些可亲可敬的石油人,领略他们的风采,感受他们身上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第一缕曙光镀亮英雄岭的沟沟壑壑时,史昆已经背起沉沉的工具包走向油井。他那橘红色的工作装,像一团火焰,更像一面旗帜,格外醒目。散发着石油香味的沙地上,留下了他清晰的足迹。他的身影被初升的阳光投射在采油树下。

  油砂山并没有树,只有数不清的“磕头机”。采油树是油田人给采油机(俗称磕头机)起的一个充满绿色期盼又极富诗意的名字。

  采油树一边不分昼夜吮吸着大地母亲的慷慨馈赠,一边虔诚叩首,表达对大地母亲无尽的感恩与敬畏。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一脚踏进了这片寸草不生、四季风沙肆虐的荒漠戈壁,搭起了帐篷城,挖出“地窝子”,用青春和汗水甚至生命,在油砂山下,在柴达木盆地,谱就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恢宏乐章。

  史昆回身望了望计注站,目光停留在其中的一排房子上,那是青海油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史昆职工技能创新工作室”。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青海省首批企业单位首席技师……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史昆的诸多荣誉,展台上摆满了他和团队的技术创新成果。

  史昆今年40岁,他还年轻,这些荣誉和成果,不是他的起点,更不是他的终点。史昆知道,他的创新团队也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

  冬天的英雄岭寒风瑟瑟,史昆抖擞精神,向采油树走去……

  闪光的足迹

  史昆两岁时,跟随从部队转业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水利局工作的父亲来到柴达木盆地。初中毕业时,他想考一所中专,这样可以尽早参加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世上的事总有不如人意处,他以6分之差落榜了。

  这时,父亲听到消息,青海石油管理局石油技校招生,政策很是诱人:学校包吃包住包分配,在校期间还报销回家单程车票,连校服也是免费的。

  史昆不肯去读石油技校。老海西人常说一句话,“宁往东走一天,不往西走一砖(走一砖长的路)”,意思是越往西,条件越艰苦。如果读石油技校,毕业后肯定会被分到油田,而油田在海西最西缘,史昆从不少石油工人那里知道,石油工人太苦太苦了,他不想过喝风嚼沙,每天一身油腻,又常常回不了家的苦日子。但只能听父亲的,史昆很不情愿地走进石油技校。两年后,史昆被分配到花土沟采油一厂尕斯第一产油作业区。当时,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命运将会给自己怎样的历练。

  史昆上班了,巡井、测量、记录数据、洗井……和每一名采油工人的工作一样,这样的日子像树叶一样普通和稠密。

  就这样一天天平淡地过下去?许多个夜晚,史昆问自己。上班,下班,轮休,到时间领工资,这样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史昆内心深处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他深知,平庸像砂纸一样,极容易将生命的光泽磨得暗淡无光,生命的精彩,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石油,一定要迸发出磅礴的力量。

  在一个月光朗照的夜晚,史昆渐悟了生命的意义:一定要做一个新一代的石油工人: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是要创造价值。

  生命之花在这里绽放

  史昆由此变成了一个有心人。从学徒到采油工人,从采油工人到采油班长,从普通工人到采油状元、技能专家,史昆的生命之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从简单的换闸门开始,跟师傅认真学,自己查阅资料,再用到工作实践中,史昆很快成为技术尖兵,在中石油组织的技能比武中,史昆多次获奖。

  多年后,史昆成了油田名人,也有了“油井神医”的雅号。哪口油井有了问题,史昆通过看现场、听声音、数据分析,很快就能准确判断几千米井下的症结。

  如何降本增效,如何破解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性难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史昆。“书到用时方恨少”,他试图破解,但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撑所用,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学。

  多少个深夜,母亲醒来,儿子还躬着身子趴在电脑前。母亲起身,默默给儿子披上一件衣裳。

  多少个清晨,妻子醒来,见史昆两眼通红,还在电脑上制图,她爱怜地说: “你是个没有瞌睡的夜猫子吗?”

  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业余娱乐生活,在朋友赞许的眼光里,他好学,却是一个“无趣”的人。而他在搞懂一个原理或有了新的想法时,便会兴奋地像孩子一样跳起来。

  天道酬勤,有心人天不负,他的用心、细心和苦心,像树一样绽放出蓬勃的绿意。工作一如既往,除了同事,采油树成了史昆最亲密的伙伴,他熟悉它们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这位石油工匠把工作的难题变成自己和团队的研究课题。

  采油作业中,采油工人经常会有“转偏心”操作。之前,工人们都用管钳和加力套管。因为用力大,有时两个人一起使劲,即使将管钳扭断,偏心都纹丝不动,成了所有采油工人作业中的共性问题。

  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史昆和同事赵建德动起了脑子。

  “能不能发明一个专用U形带齿的工具?”说干说干,当天晚上,两人找来一块钢板、一把小锉,按照尺寸锉了起来。整整两个晚上,你累了他上,他累了你换,手上都磨起了泡。工具成型,拿到井上一试,竟然断了!

  强度不够,必须找到更好的钢材!画图、找厂家,不久后,一款新的“转偏心”工具诞生,用这个工具,很轻松就能完成作业。

  谁都没有想到,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良,解放了成百上千一线采油工人的双手。2016年,偏心井口转动扳手这一个小小创新,获得中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创新鼓励奖,并很快在全油田得到推广应用,采油工人一致点赞。

  如今的史昆工作室,已经从最初的6名技术骨干,发展成由43名技能专家、工程师等组成的技术团队,仅今年一年,工作室申报技术攻关、专利研究项目课题39个。史昆工作室的技术创新应用于生产,已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百余万元。 “史昆工作室”也成为职工培训、技术创新和攻关的平台。

  可亲可敬的好班长

  油砂山的风粗野地刮了整整一天。风裹挟着粗沙,打在脸上生疼。

  采油一厂女职工程海燕裹紧棉衣,到自己负责的油井去洗井作业。大风推搡着她娇弱的身体,连站稳都困难,洗井又必须尽快完成,程海燕急得快哭了,她只好向班长史昆求助。史昆很快带着一名同事赶到现场,让程海燕在车里休息。大风更猛烈了,车也开始左右摇摆。一个多小时后,史昆带着同事顶着寒风终于完成洗井。一股暖流,悄悄流淌进程海燕的心里。

  “一个人进步不算进步,大家进步才是进步”,这是史昆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1年刚参加工作到史昆班组的葛秀峰,很庆幸工作伊始就碰到一位好领导、好老师。虽然毕业于石油院校,到了井边,他才发现多年所学,居然和实操有那么大差距。

  “有一次换闸门,我正面对着闸门,立即被老师纠正。”史昆告诉他,换闸门操作必须侧身,如果原油泄漏,带有巨大油压的油柱喷出就会伤到人。到现在,葛秀峰每每上井,都按史昆的教诲规范操作,如今也成了采油班里的中坚力量。

  “无趣” 男人的柔情五年前,在敦煌基地医院里,妻子侯玉芝正在忍受分娩的阵痛。史昆在产房外坐立不安,焦急踱步。

  这是史昆的第二个孩子。多日后,史昆拉着妻子侯玉芝说:“老婆,放段录音给你听……”没想到竟然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侯玉芝想不到整天忙于工作的丈夫居然这样心细,妻子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采油三厂工作的侯玉芝与丈夫聚少离多。在极其有限的相聚里,史昆不是绘图就是看书,妻子感受最多的是被冷落和忽略。但有时候,丈夫小小的贴心和浪漫的举动又让她心里暖暖的。

  有一天,史昆一整天都趴在电脑上。到了晚上,妻子实在忍不住了:“你知道今天跟我说了几句话吗?总共8句!你这8句话大多数是单音词:嗯,好,行……”

  史昆脸红了,起身走到茶桌前:“来,我敬你一杯茶。”

  侯玉芝准备和丈夫好好聊聊。可史昆端起茶杯又坐回电脑前。

  嫁了一个“无趣”的男人,侯玉芝时而抱怨,时而又被无法言说的幸福包围着。

  “这个是结婚纪念日的礼物,这是生日礼物,这是……”侯玉芝在花土沟不大的职工公寓里,如数家珍给记者介绍她的礼物。

  为了提醒自己,史昆把所有和家人有关的日子设定成备忘录,他怕自己太忙给忘了。

  “压力太大,太累了!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大家都看着我呢……”史昆回到家时,偶尔会给父亲说说心里话。

  冬日的油砂山是一块单调的调色板,一眼望不到头的土黄。只有磕头机,给这片荒芜添了些生机。

  上午天气晴好,天空蓝得沁人心脾,却寒气逼人。我们决定跟随史昆去他的井场巡井。责任区百余口井,开车巡查也得一天时间。监测,维修,走了还不到一个小时,手脚僵硬,全身在抖。

  到中午,又变天了,寒风阵阵,尘沙弥漫。唯见远处的山坳,一棵棵采油树在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采访结束时,史昆的话萦绕在耳边:“我是党员,党员就是榜样,就是旗帜……”一棵棵采油树,是青海石油人平凡而又不平凡事迹的记忆。它们在春风里发芽,在夏天绽放,在秋天结出累累硕果。

  此时,高高的井台上,史昆和他的队友,被剪影成了两颗挂在寒风中的小果子,鲜艳夺目,让人无法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