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入田刨食 农民无计可施

24.05.2014  17:16
核心提示:   四五月份,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农民们辛辛苦苦种下了玉米,不料,野鸡频频进入田地刨食苗种。野鸡数量大增,一方面反映出我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另一方面也让农民“伤不起&rdq

   四五月份,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农民们辛辛苦苦种下了玉米,不料,野鸡频频进入田地刨食苗种。野鸡数量大增,一方面反映出我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另一方面也让农民“伤不起”,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野鸡“进犯”

  “前些天刚种的种子,几乎被野鸡刨光了。”5月17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村民赵虎正在自家地里补种玉米种子。前不久,赵虎种了两亩玉米,过了几天去地里却发现种子被刨了出来。赵虎说,总共不到两亩的玉米地里的玉米苗几乎被野鸡刨了个遍,只好一垄一垄补苗,但补了又被吃光,真拿这些野鸡没办法了。

  遭殃的不仅仅是赵虎一家。靠近河边的田野里,不少村民忙着补苗和看守农田。村民乔永峰说,不少村民在地头立了稻草人,可是现在的野鸡连人都不怕,更别谈稻草人了。乔永峰说,前几年也有野鸡偷吃玉米,但不如今年这么严重,他这是第三次补种了,损失严重。

  人鸟斗智

  面对野鸡的侵扰,当地村民使出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效果却并不理想。

  顺着一条小溪走下去,记者在一块地里看到,为了防止庄稼被糟蹋,一些村民在地埂边拉了网,并在地头的树干上挂上草帽和衣服,以此来吓唬野鸡。然而,野鸡只需几天就能看出破绽,随后又飞到地里刨食。

  “为了防野鸡偷吃,有些村民一整天守在地里,但是野鸡往往在清晨五六时及傍晚时分出没,那正是村民们看守时间的空当。”赵虎说,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种地的都是老人。除了种田,还得送孩子上学,大伙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护农田。

  也有村民在地里撒上有毒的玉米,刚开始还有用。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已经上了一次当的野鸡学聪明了,对撒在地面上的玉米不理不睬,专刨地下的种子吃。

  环境改善数量大增

  是什么原因造成野鸡数量增多,又该如何控制野鸡数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鸟类学专家李来兴说,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狩猎工具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增加,野鸡也近乎成濒危物种。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这一物种得到了快速恢复,环颈雉(野鸡)又成我们身边常见的鸟类了。但这一物种种群数量的恢复速度,远远大于其所需的环境质量的恢复速度。也就是说,在其天敌种群没有恢复之前,环颈雉的数量可能激增。目前出现的“鸟害”,只是我们能够预见和在现实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之一。

  李来兴说,环颈雉的种群稳定,需要其环境中有足够的食物资源,不可能依赖人类而生存。对有限资源下的环颈雉种群数量的控制,需要足够天敌种群数量的恢复。

  采访时,不少村民也表示,自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山林树木增多,植被覆盖增强。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外出,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很大的活动范围,使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又回到村民身边。

  温和驱逐宽容对待

  对于目前野鸡伤农问题,李来兴建议采取联户轮流派人在田间值守驱赶,或在田间地头放扩音器,随机播放爆破声等。不使用毒药、枪械、套索等危害鸟类的手段。毕竟野鸡伤农事件是一时的,应该用良性的办法来解决。

  相关链接

  野鸡,学名环颈雉,也称雉鸡,共有31个亚种,是最常见的物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狩猎物种。野鸡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杂食性,所吃食物随地区和季节而不同。中国亚种已全部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作者: 赵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