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源为生态建起“千里眼”

05.08.2015  13:00

   7月18日,由中国长江科学院和玉树州杂多县政府联合建造的江源研究基地正式在杂多县奠基。作为三江源区域第一座由长江科学院为主体建设的研究基地,江源研究基地的建立,意味着在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逐渐加剧的今天,长江南源当曲和澜沧江源的水资源以及水生态正在吸引更多的关注,将开展持续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长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在这里分布有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其中较大的有3条,即“长江三源”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其中南源当曲发源于杂多县境内的查旦乡,唐古拉山脉东段海拔5395米的山麓,随后在囊极巴陇与沱沱河汇合,始称为通天河。

  玉树州杂多县全境大部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境内水系众多,河流密布,奇特的地质地貌让这里发源了长江南源当曲以及澜沧江源扎曲,其中当曲源头与澜沧江源头仅一山之隔,再向南,则是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因而有“登上分水岭,一眼望三江”之说。除此之外,杂多大且连片的雪豹栖息地让杂多县极有可能发挥着三江源雪豹源种群的作用,被誉为“两江之源,雪豹之乡”,在青藏高原的生态屏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杂多县县长才旦周介绍: “长江科学院江源研究基地落户杂多,将极大提高公众对于长江、澜沧江生态现状和生态地位的认识,全面促进三江源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