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一线行】长江源村精心浇开民族团结之花

27.11.2017  18:46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王柯岚 通讯员 王建刚  报道) 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长江源村,有一种“花”常年盛开,那就是各民族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民族团结之花。自2016年8月来,格尔木市各族儿女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嘱托,让长江源村的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长江源村位于该市南郊。2004年11月,唐古拉镇128户407人牧民群众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自发搬迁至格尔木市,形成今日的长江源村。村里现有247户542人,党员41名。新移民村之所以取名长江源,寓意着村民来自长江源头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

   提升民众福祉   筑牢团结基石  

  “现在的生活真好,房子宽敞舒适,看电视、上网、烤暖炉,不再像以前,住帐篷,照羊油灯。”在长江源村采访时党支部副书记更尕南杰说,目前村里百姓安居乐业,村容整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活动广场、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他们村正在迈往更宽阔、更长远的幸福大道上。正如总书记说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长江源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村,以前村民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镇草原放牧,随逐水草而居。该草原位于三江源地带,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受到破坏,为了保证牧民的生活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不受破坏,2004年这里的牧民开始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各级政府极为重视牧民的搬迁和搬迁后的生活,采取多种举措给予关爱和扶持。

  围绕着眼长远、突出当前、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近年来,格尔木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对长江源村的建设力度,2016年投资934万元,完成了长江源村卫生院、村级文化活动室、民族特色大门和文化长廊等5个民生项目建设;投资527.6万元,实施了长江源村排水系统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196.38万元,协调电力部门对村电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实现了电缆入地;投入401.49万元,实施天然气管网入家入户,使每户村民都用上清洁能源。2017年5月,格尔木市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的金融知识宣讲团成员正分别用汉、藏双语进行假币鉴别、征信、安全用卡、农户小额贷款等多方面的知识讲解,为村民发放国债26万元,兑换残损币8200元。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单位的关爱和扶持下,长江源村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9422.7元,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更尕南杰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该村也先后获得“海西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文明村镇”等殊荣。

   党员干部带头 架起团结桥梁

  长江源村始终坚持把为牧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当作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开展“多帮一”活动,采取“能帮尽帮、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牧民群众帮扶档案,由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带头联系帮扶困难群众,为民办实事。

  在入户走访中,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得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家里的电器增多,用电出现了超负荷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第一书记积极协调海西电力公司项目投资27万元,为133户村民解决了“电不够用”的问题。

  此外,该村还开展党员联户,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帮扶。全村40名党员,共联系217户。在政府的支持和党员干部带头帮助下,村民积极适应新的生活,转变了牧民传统的发展理念,开始从事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和商品零售等工作。

   民族文化领路 搭建团结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的亲戚联系,促进民族团结。该村成立长江源村文艺表演队,“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打造文化聚力,服务亲民的民族团结平台。

  在每年传统的节日,该村开展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赛马、跳锅庄等,传递藏族文化,吸引各族人民前来领略藏文化的魅力。同时和共建单位组织开展妇女手工艺品大赛,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近年来,该村共组织群众性文艺演出150多场次,100多人的长江源村文艺表演队,连续多次参加了格尔木市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极大地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信任,促进了民族团结。

  此外,该村与黄河路铁东社区开展“共建、共学、共乐”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一家庭联谊会,用歌舞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以玩游戏,聊家常的方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展现各民族打团结的和谐面貌。

  长江源村的民族团结之花,在党和政府精心浇灌下,竞相开放,也必将结出更加丰盛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