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长路奉献给远方

23.11.2018  20:02

  截至2017年底,青海全省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900公里;

  实现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公路,98.6%的乡镇、97.1%的建制村通畅;

  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苍茫辽阔的青海高原,拥有“世界屋脊”“中华水塔”的美誉。在这片绵亘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山相连,水水相依,是名副其实的山宗水源。也因此,青海有中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有首批入列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严寒、地质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就有6个在青海,藏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8%。长期以来,囿于恶劣的自然气候与地理条件,藏区普遍行路艰难、交通闭塞,显得遥远而神秘。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艰苦奋斗下,昔日青海高原上的道道天堑变成今日藏区百姓交通往来的坦途,一座座承载着藏区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桥隧连通起阻隔的山水。这些跋山涉水的公路,如同千万条吉祥的哈达,为藏区群众带去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高速路、柏油路、通村路……如今的青海藏区路网纵横,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改革开放前,青海全省公路多为砂路,通车里程只有1.4万公里,等级公路仅有8000多公里,公路密度、通达深度以及公路主干线与支线连通度和运输效率都很低。

  “上世纪70年代,我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工作,那时候县城开往西宁的客车每天只有一辆,路况、车况很差,去一次西宁,天不亮就得出发,车子摇摇晃晃,从早上走到傍晚,近10个小时,到西宁浑身都是土。”曾任原青海省交通厅厅长的桑杰对那段岁月刻骨铭心。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建设,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青海等省藏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青海省委、省政府紧抓机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弥补资金不足,为公路建设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和资金保障。

  40年来,青海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43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五五”时期的628倍,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全面实现了跨越发展。特别是青海藏区六州公路建设从完成投资、建设规模,到项目数量、里程,均创下青海公路建设的历史之最。

  据统计,仅2001至2008年8年间,青海海南、海北、果洛、玉树、黄南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4亿元,藏区公路通车里程达4.5万公里,昔日的险道畏途变成“高原处处阳关道,白云下面班车跑”的崭新景象。

  江前村是坐落在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玛卿雪山下的一个牧业村。过去,由于缺桥少渡,牧民出行和牲畜转场时,夏天涉水、冬季履冰。“我们村子前边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流,水大时村民过河常会掉进去,数千头只牛羊被冲走。2005年,政府在河上架起了大桥,公路一直通到县里,这可是全村少遇的大喜事。”75岁的藏族老人美江说。

  青海藏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在2004年启动,2008年国家更是划拨专款16亿元对藏区6州进行村道硬化,修建永久性的“便民桥”。“我们杂多县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00万元,要不是国家支持,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得起这条公路。”时任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公路局局长的扎西尼玛告诉记者,2006年国家开工建设杂(杂多)莫(莫云)四级公路,前后共投资4000多万元。这条公路解决了沿途6000多名藏族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十二五”期间,青海交通运输部门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坚持发展“四个交通”,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累计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1109亿元,建成高速公路2478公里,建设国省干线公路5346公里,改扩建农村公路3.98万公里,实现了“三个基本、两个突破,一个确保”的目标,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通市州、二级以上公路通县区、硬化道路通乡镇,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里程突破3000公里,达到312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达到10116公里,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6万公里,较“十一五”末新增1.3万公里。

  2017年8月1日,我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高海拔高速公路——共玉高速公路通车运营;

  9月14日,堪称“青海第一桥”的我省首座大跨径斜拉桥海黄大桥建成通车,牙什尕至同仁高速公路开始收费运营;

  11月13日,我省第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花石峡至久治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由省会西宁至黄南、玉树、果洛、海西、海南、海北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通达高速公路。

  “以前,我们走西久公路,一路上要翻越黑土山、红土山、赛龙沟等高山峡谷,坡陡弯急不说,有些路段还经常滑坡坍塌。花久高速开通后,从大武到西宁不仅沿途风光好,而且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了。”长期工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刘师傅说。

  工程车下料,摊铺机熨平,压路机压实……2017年7月5日,连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甘德、达日、班玛4县的国道227线大武经达日至班玛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在海拔4300多米的青珍山上铺筑沥青砼路面。“经过2年多艰苦建设,目前大班公路路基已全部完工,10家参建单位正抓紧高原黄金期展开半幅路面施工,力争年内全线贯通。”青海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大班公路项目办副主任周峰说。

  大班公路是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的连接线,同时还是西宁经大武、石渠至玉树的第二大通道,在国家西部地区公路和青海省公路网中处于承北启南的重要地位。大班公路建成后,既可成为果洛地区北上省会西宁,南下四川、甘肃的重要政治及经济大通道,又将实现甘德、达日、班玛三县通二级公路,从而使青海通县公路全部二级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青海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近1639亿元,是前5年的3倍。青海交通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两路”精神,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新建了2443公里高速(含一级)公路、1461公里二级公路和1.1万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

  “十三五”期间,青海计划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比“十二五”预期目标翻一番。到2020年,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高速化公路(含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80%,100%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畅,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

  40年砥砺奋进,青海连通内地、畅通省内、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交通运输厅紧扣建设“交通强国”主线,围绕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省际通道数量少、重要节点联系不畅和路网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用“四个转变”新思路引领谋划全省路网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连通”的公路网。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出行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了藏区群众的获得感

  初秋时节,驱车行驶在阡陌纵横的青海高原,一条条如影随形的公路与雪山草地、大漠风光、江源清流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丰收年景。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当洛乡查雀贡麻村地处偏远,长期以来,牧民贡扎一家“靠天吃饭”,游牧业是惟一的收入来源。

  最近几年,柏油路铺到了乡镇所在地,2016年硬化路也修到了村口。过去,从最远的夏季牧场到乡里,骑马需要近2个小时,从乡里到县城又需要大半天时间。通路后,从村里到玛沁县只需3个多小时。牧闲时,贡扎可以随时去县城的建筑工地打零工,每天最少能挣100元。

  当洛乡党委书记扎西才旦说,这两年,随着全乡道路贯通,当地群众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的热情高涨。2016年该乡66个牧户成功脱贫,2017年又脱贫83人。今年起,所剩不多的贫困户也将逐步告别贫困。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这里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群众,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江水河流的阻隔,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所属6县每县只有一条公路可通州府,县与县之间“虽鸡犬之声相闻”,但因缺路少桥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10年4月月14日,玉树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灾害发生后,国家及各级交通部门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交通扶贫力度,决定启动新一轮的公路项目建设。

  在三江源地区修筑公路难,“难于上青天”。“从治多到杂多,总长187公里,其中100公里没有路,连便道都没有,有近88公里路是多年冻土路段,海拔相当高,都在4500米以上,最高的地方海拔4961米。”省公路建设管理局治杂公路项目办主任赵科如是说。

  三江源地区不仅以严酷的自然环境著称,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因此,在三江源地区筑路施工,生态保护是必须直面的课题。

  全长近200公里的S308线曲麻莱至不冻泉公路,是深入三江源核心区最长的一条公路,直穿被世界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确保当地藏羚羊、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的活动不受筑路影响,承建单位在筑路过程中特别设置了动物迁徙通道。

  为保护当地文物遗址不被破坏,承建单位还不惜增加投资,对原定设计路线进行改道绕避。

  经过4年鏖战,三江源地区的公路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2015年9月底,6条线路、1100多公里的新、改建路段全面通车,不仅打通了通往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的出省通道,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玉树地区公路一进一出的树枝状模式,向网络化、四通八达的模式转化。”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安全保障能力,为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永祥说。

  公路通百业兴。随着交通运输业翻天覆地的发展,青海藏区日益成为我省民族文化旅游的重点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地处青海藏区的青海湖、塔尔寺、热贡艺术、三江源等景点,已经成为青海旅游文化中的知名品牌。而这些旅游景点的开发,也给当地藏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农牧业经济的新平台。

  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不仅让美丽的青海湖与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走向了世界,而且让三江源国家公园从全国众多的名山大川中脱颖而出。更值得一提的是,祖祖辈辈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放下牧羊鞭,骑上了摩托车,办起了旅馆、商店、饭馆,经营起了骑马、照相等旅游业务。记者多次在青海湖畔看到,360公里的环青海湖旅游观光路线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车辆络绎不绝,真是“公路似织网,汽车似游龙”。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自驾游数量的持续攀升,省外自驾来青旅游的数量年均增长近10万辆,到2017年底已达143万辆之多。

  而各类凸显藏族传统文化的赛事、经贸洽谈、文化艺术节庆等大型活动也在青海藏区遍地开花。在海南藏族自治州,随着“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建设,旅游业正在逐步成为该州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以来,包括藏族在内的环青海湖沿线各民族文化得到国内外赛车手和游人的青睐,成为展示青海藏区独特风光和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

  在素有“八百里瀚海无人烟”之称的柴达木盆地,随着109国道日格段、315国道花石段、冷花段、湟察段的改建完成,形成了由茶卡、察汉诺、德令哈、大柴旦、格尔木、都兰等城镇构成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公路环线,盆地内丰富的钾盐、石油、石棉、有色金属等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并为开发昆仑山道教文化旅游、长江源头风光旅游、格拉丹冬探险旅游等,创造了条件。

  在浩瀚无垠的果洛大草原,过去由于交通闭塞,“50公斤羊毛只能换16.5公斤青稞或5、6尺布或1包茯茶”;如今,黑色油路串联1州6县,运输车辆急剧增加,跨省、跨州客运班车线已达几十条;214国道青海段在走向上与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大致相似,如今,文成公主进藏时那种“车辚辚,马萧萧”的景象早已被疾驶的车流所替代,820多公里高海拔公路穿山跨涧,越阻凌空,成为沟通藏区、连接祖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四省区接壤。进入“十二五”以后,青海交通人正在加快推进“连通周边”的通道建设。目前,青海全省范围内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省道与四省区相接的省际出口共有47处,其中与甘肃相接的省际出口有27处、四川相接的有9处、西藏相接的8处、新疆相接的有3处。截至目前,所有省际出口中,已建成15处。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占彪表示,青海省正在全力推进一批公路建设项目,加快推动实现“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的公路网;只要兰州-西宁城市群规划和公路网目标得以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面向未来的发展就能得到充分保障。

  站在高原,登高望远,一条条黑色的油路翻山越岭向前延伸,一座座恢宏的桥隧连天接地逶迤腾挪,它们仿佛圣洁的哈达和飞舞的彩练,为千千万万个像铺路石一样的公路建设者披红挂彩,也为世代居住在高原上各族群众架起礼尚往来、交相通达的幸福路。

   【采访感言】

  “山高鬼见愁,悬崖伴激流;行人攀石壁,走路栽跟头。”历史上,青海的交通运输极端落后,人们常用这样的民谣形容当时的交通状况。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过几代交通人的艰辛努力,地处偏僻的青海藏区公路尤其是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包括6个藏族自治州在内的所有市州通达高速公路,沿省城西宁周边“一小时出行圈”已从梦想变成现实。

  驱车行驶在“大美青海”的壮美山川,黑色的柏油路面就像一条条圣洁的哈达,把因山水阻隔的青海各族群众向往广阔世界的心紧紧系在一起,也把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高原与祖国各地相通相连,从而让青海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马新)

 

我省高速公路交通量创历史新高 日均车流量约19.27万辆
  青海新闻网讯 如今,实现了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的青海已经奔驰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上。据省高等公路建设管理局统计,截至目前,2018年全省高速公路交通量为6189.Qhnews.Com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