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永不褪色的警徽之二】陈毅——被定格的生命却拥有值得永远学习的精神

04.04.2016  02:03

     【永不褪色的警徽】之二

  缅怀公安英烈,弘扬英烈精神。公安英烈,永垂不朽;公安事业,后继有人!

    被定格的生命却拥有值得永远学习的精神

  2005年11月11日18时48分,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在110指挥中心响起。

  “喂,110吗?快,快来!”

  “您好,请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这有个人站在院子里额,身上绑着炸药,说是要报复社会。看着像要炸人,你们快来!”

  “请您把准确地址告诉我。”

  “我们在…… ……”

 

   突如其来的巨响终止了他本该璨烂的生命

  接到群众报警后,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巡警大队出警。接到指令后,巡警大队长王凯军立即将这一紧急重大警情向值班局领导作了请示汇报,并迅速组织巡警大队民警陈毅和协警员杨杰、代品胜、黄秉雄立即穿上防弹背心、头盔等防护器材,驱车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两分钟后,在湟中县石油煤建家属院内一幢二层高的家属楼寻找现场时与犯罪嫌疑人相遇。

  当时天已黑了下来。院内约有四、五十名围观的群众,陈毅和同事们一边对群众进行劝导、疏散,一边寻找犯罪嫌疑人。在一幢二层居民楼下,争吵声不断,出警人员用手电筒一照,看见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青年身前挎着一个背包,站在一居民家大门前与两名中年男女大声嚷嚷。这时陈毅距犯罪嫌疑人只有四、五米。

  因不明情况,陈毅一边往前靠近,一边问:“你们在干啥?”男青年气势汹汹地说:“我要用炸药把他们炸掉”,说话时情绪十分激动。陈毅开始对青年进行劝说:“别胡来,你还年轻,有啥事下不去”。大队长王凯军听后也好言相劝:“你想开点,有事慢慢商量”。

  陈毅同志作为一个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老民警,他一面与犯罪分子周旋,一面希望能够找到机会将其制服。然而,就在陈毅等人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犯罪嫌疑人根本就没有听民警的劝言,他后退一步,突然引爆了身上的爆炸装置。

  一声巨响撕裂了初冬时青海的夜空。一时间火光冲天,大地震颤,强大的爆炸冲击波将5名出警人员全部掀翻在地,他们倒在了血泊之中。随着这声整耳欲聋的巨响,陈毅同志壮烈牺牲,以身殉职。三条鲜活的生命便被永远地定格在了18时51分;另外还有8人不同程度受伤。

    原来祸根源于一段不幸的婚姻

  经调查,这起爆炸案的罪犯魏起福,时年32岁,是青海省湟中县人。曾与安丽(化名)结婚,新婚的甜蜜、幸福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两人便开始因为小事儿吵架,渐渐地吵架演变成打架。而被打,一度成了安丽的婚姻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离婚,逃离魔掌。是那几年安丽心中最大的也最为迫切的愿望。

  安丽噩梦般的婚姻在2004年终于结束了。再没有了魏起福的阴影,安丽又鼓足勇气开始了新生活。可就眼看着安丽和孩子的好日子刚刚开了头。魏起福开始后悔了,他明知安丽已经改嫁,但仍多次以看孩子为名到安丽家,提出与安丽复婚,遭到安丽家人的多次拒绝。想要强迫安丽复婚,却又得不到安丽本人极其家人的同意及原谅。就这样反复的纠缠、多次的吵闹都成为巍起福酿成人间惨剧的原因。 

  这场悲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后,一位当时在现场的煤场工人说,如果不是110民警及时出警,疏散围观群众,这次伤亡的人员就更多、更惨。是啊,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然而为了人民的利益,陈毅却毫不犹豫的扑向了犯罪嫌疑人,为制服犯罪,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为国徽增添了一抹火红的亮色。

  

   兢兢业业只为让群众更满意不负好警察之名

  从鲁沙尔派出所到原马场派出所;又从马场派出所到鲁沙尔派出所再到巡警大队。陈毅同志从警16年来,一直奋战在公安工作第一线,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宗旨,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公安事业无比热爱使他成为了群众口中、同事眼中的好警察。

  在派出所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公安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不论是在参与侦破刑事案件、查处治安案件、调解纠纷,还是在人口行业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中,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格依法办事。他总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民警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治安管理,及时查处各类治安案件,在各项工作中处处身先士卒,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实践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为基层民警作出了表率。

  身着威武的警服,头顶神圣的警徽;面对不法歹徒,你临危不惧,斗智斗勇。你就是正义的化身,罪恶的终结。守护着百姓的安居乐业,保卫着社会的稳定繁荣。你无愧于这响亮的名字——人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