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精神火炬照亮官兵奋进路

12.04.2016  11:00

  习近平主席在新古田会议上号召全军官兵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持老红军本色。省军区官兵广泛开展弘扬“老高原精神”系列活动,自觉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用精神名片回答时代考问——

  前沿

              雪域高原精神火炬照亮官兵奋进路

  青海新闻网讯 高原,高远苦寒。雪域,虔诚信仰。这里的军人长期卫戍“世界屋脊”,用守卫高原、扎根高原、建设高原的艰苦实践,在“生命禁区”绽放了革命理想之花,在“永冻层”上培育出了感动青藏、饮誉全军的“老高原精神”。

  近日,39名“老高原”先进个人披红带花走上领奖台,成为新一代“弘扬老高原精神先进个人”的突出代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老高原精神表彰大会已表彰了百余名先进个人,这些“老高原”已成为青海省军区官兵扎根高原、建功高原的楷模和精神支柱……

  精神铸就信仰高地

  每年,总有这样一个镜头令人感动:即将离开军营的“老高原”们,眼含着热泪向军旗敬上最后一个军礼。

  1985年,百万大裁军,人武部移交地方,当时的高原军人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脱下军装的那份深深的不舍,更是“扎根高原”和“返回家乡”之间的艰难抉择——

  当时社会上一度流行着“宁向东走一千,不向西挪一砖”的说法,而人武部移交地方则意味着将要在高原留一辈子。

  最终,在人生航向的“十字路口”,500多名高原官兵不计得失,毅然以大局为重,自愿移交地方,他们中70%以上的老家在内地,却放弃都市繁华,扎根高原奉献,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若以小利计,何以披征衣。老一辈高原官兵以最质朴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操守,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作为这次被表彰为“弘扬老高原精神先进个人”中为数不多的几名战士之一,某部战士陈发宝令人印象深刻,他已经在高原工作14年了,连队的官兵们都叫他“陈法宝”,这个“法宝”有多牛?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入伍14年来,执行车辆运输任务2000多起,累计驾程30多万公里,他的“车轮子”跑遍了青海省内的每一条公路;排除车辆故障600余件,编写教材30余万字,他的“铁扳手”为部队节省资金近10万元;培训出驾驶员106名,其中43名走向班长岗位,2人保送入学成为军官,他的“兵蛋子”几乎撑起了汽车连的大半个天……

  “一边是身患疾病的小儿子,另一边则是自己最爱的部队和战友。”2014年,服役满12年的陈发宝面临着回老家和留高原的两难选择。思虑再三,陈发宝还是坚决向连队党支部递上了《留队申请书》,他写道:“部队培养了我,高原历练了我,只要组织需要,我一定义不容辞。”

  精神汇聚能量磁场

  河流、雪山,摸着“老高原精神奖章”上镌刻着的高原符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武部部长任启荣思绪万千,这是高原军人的精神图腾,一代代果洛军人就像大山一样,扎根在雪域,默默守护着那里的一切。

  果洛州平均海拔4200米,这里是老高原精神的发祥地。果洛军分区29名历任军政主官中,患过肺心肿、红细胞增多、心律异常、头发牙齿脱落等高原性疾病的就有24人,占82.7%,在这片青海最缺氧、最艰苦、最严寒的地方,果洛军人们种活了第一片树林,建起了第一家澡堂、修造了第一座菜棚,用奉献创造了奇迹。

  “不能因为环境艰苦而因循守旧,条件恶劣而无所作为,地域偏远而思想僵化,要靠意志战胜艰苦,靠创新谋求发展,这是老高原精神的生机所在,也是高原军人必须坚持的操守!”老高原精神座谈会上,省军区政委李宁代表全体高原官兵发出铿锵之声:身在高原,更要有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信念,身在极地,挑战极限,打造极品,创造极致。

  祁连县人武部部长张世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6年来,张世红把人生中最美好的24年青春献给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军营。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行动践行“老高原精神”。

  针对民兵基层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张世红先后协调地方政府为2个偏远乡(镇)武装部投入建设资金8万余元,改善办公条件,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压减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开支,在民兵应急分队中广泛开展“‘四有’民兵样子大讨论”,印发“高原英模故事集”,建立民兵朋友圈,随时随地与民兵进行思想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民兵队伍的参训热情和身份认同。去年,在省军区组织的两次应急分队拉练考核中,祁连县民兵应急分队表现优异。

  精神点亮前行灯塔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次被评为“弘扬老高原精神先进个人”的杂多县人武部政委薛合建讲述起了玉树抗震救灾的往事。

  “地震发生后,玉树市的民兵队伍便在军分区和人武部的带领下冲向了灾区的第一线,民兵队伍成了救灾救援的生力军,给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青海驻地艰苦,自然灾害频繁,作为建在身边、用在手边的后备力量,如果不能抓好主业,发挥作用,树好形象,就会在时代大考中败下阵来。”省军区司令员李松山在一次党小组讨论会上这样说道。

  今年1月21日,门源回族自治县发生了6.4级地震。海北藏族自治州4个县的民兵应急分队第一时间集结参与救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海北军分区司令员王宝平颇有感慨:关键时候,民兵是能够派上大用途的。

  “人武部地处军地结合部,民兵更是寓兵于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树立军人的好样子是我们的使命,更是践行‘老高原精神’的具体体现。”黄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张海春如是说。

  张海春是一名从地方入伍的藏族大学生干部,扎根高原22年,3次主动放弃岗位调动,他将一颗热爱雪域藏乡、服务各族群众的赤诚之心洒向草原,跑遍全州34个乡镇,组织党的理论政策宣讲100多场,十二年如一日帮扶希望小学,帮助6名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去年他还被表彰为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个人。

  一些接触过张海春的群众感触很深:他就是军人的楷模,老百姓心目中的子弟兵。

  声音

            老高原精神代代传

  有一种精神,历经风雨磨砺,以百折不挠的姿态屹立时代潮头;有一种精神,追逐斗转星移,以生生不息的力量扎根雪域高原;有一种精神,恰逢强军潮涌,以喷薄而生的朝气引领新的征程。这种精神就是青海省军区特有的老高原精神。

  2013年2月,习近平主席视察原兰州军区时,指出老高原精神是军区部队4种革命精神之一,是永远都不能丢的传家宝。穿越历史的天空,从红军长征途径果洛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到革命前辈解放青海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从百万大裁军时顾全大局、为党分忧的政治自觉,到长期驻守雪域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崇高境界;从鏖战高原谷马砺兵、苦练本领的血性虎气,到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的责任担当,一代代高原军人叫响“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苦干不苦熬,苦中求作为”“忠诚建高原、激情干事业”的响亮口号,以思想和行动弘扬实践“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的老高原精神,用坚如磐石的信念、忠诚老实的形象、来之不易的成绩,经受多重现实考验。

  有道是: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实践启示我们,在青海这样一个高寒缺氧,大面积艰苦的地方工作和战斗,更需要一种精神。我们深刻感到,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官兵如何更替,珍贵如金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博大厚道的淳朴情怀不会变,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向不能缺。

  老高原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哺育了好几代高原官兵,是省军区部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传家宝”。广大高原官兵长年肩负的是繁重的任务,面对的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忍受的是缺氧的不适应,没有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吃苦意识不行,没有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不行,没有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血性勇气不行。

  “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四句话,作为这一精神的具体写照和内涵反映,字里行间都渗透和闪耀着广大官兵的道德力量和价值追求,是引领官兵坚守政治信仰的红色血脉、是引领官兵根植奉献意识的淳朴情怀、是引领官兵正视困难矛盾的砺志文化、是引领官兵砥砺血性虎气的决胜密码。

  ————摘自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郭建军在省军区弘扬“老高原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心声

  “老高原精神”是我们高原官兵最为厚重最具魅力的精神“底色”。我们要在“老高原精神”激励下,带头树立艰苦不怕苦、苦中有作为的苦乐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昂扬锐气;带头树立生命可透支、使命不欠账的生死观,全面激活跑好“第一棒”的责任担当;切实提升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境界,以“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作用感召引领官兵继续自觉践行“老高原精神”。

  ——海东军分区政委田生宁

  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的“老高原精神”是我们高原军人的“传家宝”。我感到要把“老高原”精神提升到我们特有的价值观来传承,作为我们特有的军营文化来培育。这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充分用好激励手段,用正确的价值观、社会正能量、党和国家对高原军人的厚望以及军人使命责任等积极因素激励官兵。

  ——海南军分区政委杨康虎

  25年前,父亲才郎东智被原兰州军区表彰为“老高原先进个人”,今年,我也被青海省军区表彰为弘扬“老高原精神”先进个人。父子两代以半个世纪的传承、坚守、牺牲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高原精神的内涵,续写着高原军人的壮丽诗篇。我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传承老高原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负官兵对老高原传人的期望。

  ——海北军分区副参谋长牟雪松

  这种沉淀的红色血脉是我们高原官兵特有的精神财富,必须世代接力传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在老高原精神的激励下,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提振精神斗志,聚力攻坚克难,奋发创新作为,始终做到缺氧不缺精神,海拔越高干劲越足,为国防动员事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海东军分区乐都区人武部政委王占武

  老高原精神是一代代青海高原军人以鲜为人知的付出,甚至是壮怀激烈的牺牲,将老红军传统融入特殊环境与时代主旋律形成的。作为一名骑兵连士官班长,弘扬老高原精神,就是要向前辈们学习、向先烈们学习,扎根高原,热爱连队,叫响“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氧气少,牺牲奉献不能少”,在本职工作中模范带头、冲锋在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努力争做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

  ——黄南军分区独立骑兵连代理排长李四海

  作为一名出生在高原、成长在高原的藏族干部,我始终都对高原满怀感激和热爱,也对“老高原精神”有着更深的感悟和认同。战友退伍了一批又一批,然而一代代高原官兵身上“热爱青海”的情愫不会消逝,“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会消逝,“牺牲奉献”的品德不会消逝,“建功高原”的信念不会消逝,相信在“老高原精神”的激励下,我们高原官兵必将为“中国梦”在青藏高原开花结果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某团副政治委员贾郎拉太

  老高原精神之魂是坚定的政治信念,在其孕育、形成、发展的各阶段,一代代高原军人自觉克服条件差、环境苦、任务重等困难,干事创业,积极作为,表现了绝对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作为新时期高原预备役部队的政治干部,仍然要把加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放在首位,为做好预备役官兵思想教育、人才储备培养、预备役营连党组织建设等政治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某旅政治部干事白爱军

  荣获弘扬“老高原精神”先进个人优秀军嫂的称号,让我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这次来到青海省军区,我才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什么才是“老高原精神”,更加懂得了高原军人们为祖国为家庭所付出的牺牲与奉献。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伟大祖国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军嫂梁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