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奏响为民“三部曲”——玛沁县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工作纪实

06.06.2014  15:33
核心提示:    今年5月初,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机关及玛沁县委县政府大门口,张贴着一封没有署名的藏文感谢信,感谢政府部门创新冬虫夏草资源禁限采管理办法,把虫草采挖管理权限下放到牧民手中,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夸赞党员

    今年5月初,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机关及玛沁县委县政府大门口,张贴着一封没有署名的藏文感谢信,感谢政府部门创新冬虫夏草资源禁限采管理办法,把虫草采挖管理权限下放到牧民手中,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夸赞党员干部尽心竭力地解决牧民群众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

  今年春天,大武镇、大武乡、东倾沟乡、雪山乡四个虫草主产区的牧民群众为县领导送去了两面藏文锦旗,大意为:“胸中无私常怀为民心,心间永记民众疾苦,民生环保利国为民,无私奉献深表谢意。”

  一封感谢信、两面锦旗的背后,是玛沁县党员干部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带着感情下沉一线,深入草原,走帐串户,根据本县境内东部、中部、西部乡镇的差异性,分类指导,在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奏响为民“三部曲”,着力解决事关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牧民群众办了一系列实事、好事。

  帮助牧民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5月的一天,记者在去往大武镇尼玛龙村的路上,恰好当天下雪,道路十分难行,车辆在翻山途中,经常打滑,好在有惊无险。在车上,大武镇镇长才让尖措告诉记者:“现在路好走多了,以前只有一两米宽的路,一旦下雨或下雪,连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摩托车都走不了。今年5月份,镇政府从县上争取专项资金20万元,把尼玛龙村到大武镇的50公里道路拓宽到6米,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群众的出行。”

  在尼玛龙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口井,这是今年3月份镇上为吃不到水的牧民打的机井,还配发了水泵,一口井的投入达到了2.6万元。

  尼玛龙村老支部书记久科家客厅的墙上挂着新中国历任领袖的照片,久科就和镇长像熟人一样攀谈了起来,久科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通路、通水后给牧民群众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以前,到镇上的道路狭窄,每逢阴天下雪,牧民群众出行成为一个大问题,万一有生病的牧民,只能靠人背牛驮,翻一座大山,到大武镇去看病。吃水也要到三里外的河中去背,夏天遇上暴雨洪水,就吃不到干净的水……如今,道路通到了家门口,水井打在了房门口,出行和吃水方便了许多。

  久科的儿媳妇高兴地说:“以前缺水的时候,根本就不拖地,衣服也是好久才洗一次,现在,我家几乎天天早上拖地,每两三天就会洗一次衣服,家里洁净了,身上穿的也干净了,人也精神多了。”

  在离尼玛龙村不远的查仓村,牧民诺德和洛见家的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房因电线老化,在春节期间着火,诺德家房屋全部烧毁,得知这一情况,党员干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在全县党员干部职工中进行捐款,捐得善款4.5万元。“我家着火,穿的衣服和吃的食物全部烧完了,我正担心呢,县上的干部给我们送来了救灾帐篷,棉衣棉被,还有吃的东西。”诺德感激地说。

  地处黄河岸边的拉加镇以玛尔挡水电站建设为契机,加快拉加镇小城镇市场建设力度,增加牧民群众收入,据统计,近年来,拉加镇新增633间商业出租房、91个商铺和餐饮点、6家宾馆、2个大型养殖点。玛尔挡水电站投资修建的拉加镇卫生院急救中心和镇寄校到玛尔挡水电站的8.9公里道路正在紧急施工当中。

  引导牧民把钱花到最该花的地方

  

  果洛冬虫夏草资源主要集中在玛沁县,玛沁县的虫草资源主要集中在阿尼玛卿雪山周边的大武乡、东倾沟乡、雪山乡,近年来,依靠采挖虫草,这三个乡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富裕牧户,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但这些民间资本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攀比消费和铺张浪费上。因此,如何激活民间资本,引导民间资本理性投资,改善牧民收入结构,成为了玛沁县委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013年,玛沁县政府通过"青洽会",招商引资,引进隆豪置业有限公司,对玛沁县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闲置土地进行综合利用开发,投资4.2亿元建设阿尼玛卿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77亩,广场内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藏文化产业展示中心、虫草交易市场、酒店、商铺、幼儿园等,结合玛沁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神秘的藏地文化,激活城市商业发展潜力,打造一个特点鲜明、功能丰富的综合性广场和城市综合体。通过政府引导,牧民群众用闲散资金团购文化广场上的商铺、酒店、市场,用于增加经营性收入。在大武乡哈隆村,全村386户中就有180户融资3699万元,购买了文化广场上的沿街商铺8222平方米。哈隆村牧民周加告诉记者:"现在有钱了,恰好有这样一个投资机会,我花了20万元购买了一个商铺,这样以后收入也增加了。"

  "我们的牧民群众不会花钱,盲目攀比,通过闲散资金整合投资,引导牧民合理消费,收入也增加了,通过开商铺,牧民也渐渐融入城镇生活,以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了许多。"大武乡党委书记扎西才旦告诉记者。

  玛沁县党员干部不仅积极引导牧民整合闲散资金,还将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放在心上,着力解决。

  大武乡格多村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村内牧民用水、用电困难。今年年初,格多村驻村干部协同县有关部门向省水利厅争取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资达111.06万元,使354牧民收益。

  格多村的定点帮扶单位省国税局在年初投入3.8万元购买了格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550捆青草"罐头",发给全村183户,从今年起,每年帮扶格多村60万元,挑选20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并且,每年资助5个大学生。

  帮扶重点放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身上

  

  玛沁县西部的优云乡、当洛乡、下大武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玛沁县最为偏远,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这里的牧民群众仅仅以“靠天吃饭”的传统畜牧业为生。饮水、行路、上学、看病的问题是西部三乡牧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玛沁县将西部三乡与虫草资源丰富的中部三乡结成帮扶对子,中部三乡每年各拿出20万元,定点扶贫西部三乡的贫困户。对口扶贫当洛乡的大武乡党委书记扎西才旦说,以前,每到虫草开挖季节,大武乡会接纳当洛乡困难牧户到本乡进行虫草采集,但时间一长,发现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现在当洛乡牧民群众不用到大武乡进行虫草采集,我们每年会拿出20万元,来帮扶当洛乡困难群众购买生产母畜、种公畜等,发展畜牧业生产。"

  近年来,抢抓上海市及中国移动公司的对口援建和省内结对帮扶机遇,玛沁县加大西部三乡的游牧民定居、三江源保护与建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重大涉农项目工程,有效解决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去年以来,玛沁县委县政府争取项目资金,党员干部齐上阵,先后实施了优云乡、当洛乡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开通了雪山乡白塔路至下大武乡的乡政府78公里的四级沥青公路;充实了优云乡、下大武乡的医疗卫生人员,投资12万元购置医疗器械;修建下大武乡寄校30千瓦光伏电站,解决了寄校用电难问题;修建当洛乡野血牦牛繁殖基地,扶持和培育投资473万元的下大武乡年扎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优云乡德当村和阳桑村商业铺面修建工程,来增加牧民群众收入。

  县交通局针对西部各乡镇地处偏远,道路不便,农村公路时常有积雪的情况,组织人员,开展清雪作业农村公路67公里,确保农村道路的畅通,方便了牧民群众的出行。 (作者: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