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不只为中考

17.04.2018  09:41

  青海新闻网讯 4月16日,2018年西宁城区中考体育第一次测试开始。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开始提前引导孩子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在中考中拿到满意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练就强健的体魄和团结拼搏的精神。

   考试成为学生爱上运动的“引擎”

  每年中考,都会进行初中阶段体育部分的学业考试。西宁市中考体育的基本内容有:测试内容有三项必考项目(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和两项选考项目(50米跑,篮球运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握力,坐位体前屈,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考生从6项中选择2项参加考试)。考生参加两次考试项目必须一致,不得更改,两次考试取其中最好一次总成绩记入中考成绩。

  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体育锻炼要求学生动作迅速、准确,要求身体协调,这对参与者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思维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因而也使得这些智商因素得到综合锻炼,这也是中考体育的根本目的。

  去年新学期刚开学,家住省城的李女士一家就犯了愁,女儿面临中考,可是女儿自小就很少运动,体测中800米跑对女儿来说更是一个大问题。今年新学期开始,女儿所在学校开始统一组织学生晨跑。除此之外,为了应对中考体育测试,李女士给女儿制订了专门的运动计划。放学后,首先绕所住的小区跑两圈大约800米,随后做5组跳绳运动,每组1分钟,回到家再做50个仰卧起坐。李女士说:“最初,女儿根本无法完成所有运动,跑两圈就跑不动了。我和孩子父亲就轮流陪着她锻炼,鼓励她。”

  李女士还说,升入初三,孩子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每天大量的时间坐在课桌前,处于青春期的身体不能得到有效舒展和放松。因此,体测成为女儿走到户外、锻炼身体的牵引力。李女士不仅希望女儿能顺利拿到体测的分数,更主要的是想借机使女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女士的愿望圆满实现,女儿不仅通过了考试,更养成了经常运动的习惯。科学研究表明,当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练习到一定程度后,人就会产生愉悦感,人的整个身体就会被轻快感占据,这时的锻炼者已经不知不觉锻炼上瘾了。

   学生主动锻炼意识逐渐增强

  在海东市某中学担任体育教学的李老师说,学生要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必须对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李老师认为,即便目前许多中学体育课存在课时少、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也不能忽略学生自身锻炼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如今已升入高一的刘昊霖,去年同样为中考体测做足了准备,也因此养成了每天运动的习惯,高中虽然已没有体测的压力,仍然坚持每天早起15分钟晨跑。他说:“坚持锻炼给我带来很多好处,每天感到精力充沛、精神特别好。以前到了上午最后一节课就会犯困,但是,坚持跑步以来这样的情况逐渐减少了。”

   青少年成长离不开体育

  谈起学生的体育锻炼,一名有着海外生活经历的家长告诉记者,不参与体育运动,孩子在校园里根本无法立足,在周末,大多数有孩子的家庭,一家人会陪着孩子练习棒球、篮球、橄榄球等,学会一项伴随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从中获得健康的体魄,更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如今,许多家长的观念也开始转变。4月15日,西宁市北大街小学蒲公英足球俱乐部开营暨揭牌授旗仪式在体育公园举行。为了使校园足球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年年初,北小一年级(2)班师生及家长商议,决定以班级昵称“蒲公英”为名,创建“北小蒲公英足球俱乐部”。俱乐部主要面向本班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加入,目前已拥有34名小球员,平均年龄7岁。从此,北大街小学的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足球乐园。

  “以前总认为,孩子喜欢踢球、爱好体育是贪玩的表现,容易让孩子分心,影响学习成绩,现在这种落后的观念已被抛之脑后了,体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市民刘玉龙说,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西宁市足球青训中心,踢球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更加专注、认真了。以后在体育方面,他肯定会一直支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