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级法院实现裁判文书上网

21.07.2014  12:34

        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实施后,青海省高级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结合全省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并下发了《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细则(试行)》,对全省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工作提出了详细的制度要求,列出了各个法院的上网时间表。即,确定省高级法院、全省各中级法院、西宁铁路运输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西宁市与海东市辖区基层法院从2014年3月1日开始,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辖区基层法院从2014年6月1日开始,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辖区基层法院从2014年9月1日开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经过全省法院共同努力,至6月底通过黄南、果洛、玉树基层法院一批裁判文书及时上网,我省三级法院提前三个月完成院党组提出的工作要求,实现了裁判文书按要求应上尽上,此项工作走在全国法院前列。截止目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7479篇。

        在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工作中,党组书记、院长高度重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省高级法院审管办遵照院领导指示精神,严格贯彻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指导原则,要求全省法院领导审核从“上网审批”向“不上网审批”转变。适时提出裁判文书上网“六针对”“六要求”,即:针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中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上网公开的问题,要求各中级法院以及辖区基层院确保每一位法官和工作人员理解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意义,转变认识,主动上网;针对文书质量不精良、不敢上的问题,要求一线法官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规范意识,层层落实文书审核责任,提高上网裁判文书质量;针对操作技能不熟练,上不好的问题,要求每一位干警正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法院关于司法公开、裁判文书上网的新要求,准确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做到每一份文书都上网及时、符合要求;针对上网范围对象不详尽,上不全的问题,要求每月上报《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情况月报表》,做到报表数据与司法统计数据相一致,严防裁判文书漏上网,提高整体上网率;针对考评机制不完善,上网无动力的问题,提出要革新考评模式,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作为对各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业务庭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后、问题突出的法院、部门取消评先资格,提升上网积极性;针对各级法院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的问题,要求各级法院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深度应用能力,省高级法院还派专人深入下级法院指导,解决技术问题,促进调裁判文书制作质量水平的提高。

      省高级法院党组将2014年确定为信息化深度应用年。通过信息化深度运用,全省法院变裁判文书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变选择性公开为全面公开,变形式公开为实质公开,进而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和“能认同的权威”,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