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中小房企望地无门

16.05.2019  11:5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在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房企拿地金额前十名的榜单排名中,万科、融创中国及绿地控股占据榜单前三。

  进入4月份,是房企们拿地的活跃期。据统计,今年4月份拿地超过50亿元的房企多达18家,刷新了最近一年多土地市场的月度纪录。

  对房企而言,土地被誉之为其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从招拍挂市场到收并购再到城市旧改,百强房企间的竞争无处不在。

  近几年,一些大型房企在全国走马圈地,使得一些本地中小房企在激烈的土地市场竞争中夹缝生存。

  就西宁土地市场来看,本土中小房企拿地难成为普遍现象。据拓虎房地产数据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百强房企在西宁土地市场拿地份额占比为37.95%。2017年百强房企在西宁土地市场拿地份额占比提升至78.29%,2018年该份额又增长至87.83%。

  近两年,随着西宁市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很多土地规模大,土地总价少则几个亿,多则十几个亿。对于实力不济的本土中小型开发商来说,这样的价格根本无法承受,眼睁睁看着土地被品牌房企摘走。

  拿地成本高导致了目前的西宁商品住宅市场也都以大型品牌房企为导向。

  除了土地市场的激烈竞争让部分本土中小房企备受挫折,此外,在房地产业务开拓上也是力不从心。不少中小型房企都面临着转行或破产的困局,这种局面大多也是资金力不足所致。

  以越州国际广场“烂尾”事件为例。据中房报报道,青海越州公司对外负债有4亿多元,该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一位房地产专业人士曾经这样分析,对于越州国际广场项目的开发商来说,一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以各种变相手法“合作”非法承包、转包,收取保证金、垫资工程款等“融资”。二是经营管理开发混乱,不依法招投标,发包给无建筑资质的公司及个人,最后导致项目烂尾、债务缠身的结局。

  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和社会资源密集型兼具的行业,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其次房企还要具备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及开发资质。但目前来看,青海本土中小房企恰恰缺失的是这些重要条件。

  随着西宁市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规范管理及监管部门严格监督。很多不符合规定的青海本土中小型房企被降级开发资质,或被直接注销。

  在此大环境下,中小房企的出路在哪呢?从拿地来说,如果仅依靠传统招拍挂方式拿地,并无竞争力。因此并购、合作拿地或旧城改造逐渐成为中小房企拿地的主要渠道。且部分中小房企以“边缘化”策略,转战西宁周边州县地区。

  说到底,中小房企只有自身转型升级,让自己变强,同时寻求合作搭档,与强者联手,才有望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中房与万科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